日前,晋江市文明办、爱卫办、市场监管局、文旅局、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等单位向全市酒店和餐饮业者发出倡议,呼吁广大业者积极参与“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活动,普及公筷、公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晋江全市餐协会员单位500余个,覆盖全市酒店及餐饮业者,倡议引起很大反响,会员单位按照倡议内容实施起来,落实分餐服务规范并通过设置餐桌提示、布置墙面招贴、及时提醒公众等办法,把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进餐理念体现在餐厅环境中。
“为了响应号召,酒店撤掉一半以上的桌位,每桌客人减半安排。”荣誉国际酒店总经理王素平表示,自从恢复堂食,酒店便引导顾客独桌用餐,一桌一客,相互间距保持在1米以上。实行分餐制,每个菜上菜时配备公勺或公筷。用餐人数按满桌人数减半,每间包厢都登记1名就餐人员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此外,餐厅传菜员都佩戴口罩,餐厅菜单(包括IPAD 电子菜单)都经过有效消毒处理。王素平表示,酒店和餐饮业作为重要消费场所,理应积极响应倡议,在改良不良饮食习惯、倡导文明进餐方式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声音
晋江市政协委员李珊珊:其实,酒店用餐使用公筷在SOP(标准作业程序)中早有体现并实践,只是疫情开始前人们使用公筷的意识不强,餐桌上摆放的公筷仅仅是个摆设。经历这场疫情,人们使用公筷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是个人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除了使用公筷,我们还提倡分餐制,分餐制能够满足安全卫生、造型大气、节约菜肴道数等需求,实现合理餐食分配、节约整体食材。此外,有条件的餐饮企业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VIP式服务,如给常客配备专筷,客人在筷子上备注签名,每次来都使用那双专用筷,避免交叉使用带来的卫生隐患。
欣悦大酒楼董事长庄建裕:香港在非典之后普及了公筷,疫情能够提高大家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从餐饮业经营者的角度看,在中高档餐饮中推行分餐制相对容易,但对商场中的小餐饮店、路边小饭店而言,分餐制、推广公筷使用就比较困难。现在大多数人一起用餐的社交需求超过了填饱肚子的需求。我建议,要趁防抗疫情,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大家养成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成为日常生活标配,让大家觉得不实行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公勺的行为是不符合礼仪的。而餐饮企业也可根据不同业态和规模,采用 “客位菜”、“公筷公勺”“自助”等不同的分餐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消费场合与需求。
荣誉国际酒店执行董事胡丞良:倡导分餐制有意义也有必要,尤其对社交频次较高的商务人士而言,分餐制不是不亲近,而是保护自己和同桌用餐者安全的好方法。在操作层面,建议分餐制要从星级酒店开始加大推广力度,从宣传上形成新文明、新风尚的理念,酒店在客人点单前进行适当引导,即使是从一两道菜开始,也是一种好的趋向。同时,餐饮业不仅要为客人提供公勺、公筷,更要加大引导力度,如在桌面放置类似小提醒的卡片,在餐厅醒目位置贴上宣导海报,将引导客人使用公勺、公筷作为餐饮服务员培训的必备项,利用行业协会发出倡议,共同引导,营造健康、文明、卫生的公共用餐习惯。
市民郑先生:我经常出差外省,异地酒店、酒楼会给用餐者准备两副筷子,其中一副就是公筷。为了区别,两副筷子还有不同颜色。经历这场疫情,公筷公勺的使用会更深入民心。此前,晋江一些餐饮经营者对此不太重视,即使提供公筷,往往与私筷一样,难以区分,或者根本就不提供公筷。现在公筷公勺的使用渐渐被重视,对己对人都是好事。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晋江市委文明办 晋江经济报 张燕妮 董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