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泉州惠安:价值引领市民向上向善 文明之花香满全城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7-02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共建惠民城市 共享惠安生活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罗福新 摄)

  2018年以来,惠安县以争创第六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围绕“共建共享惠民惠安”创建主题,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理念已经在惠安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突出价值引领

  建设崇德向善之城

  惠安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善行义举社会正能量,激发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润物无声,传播文明理念。广泛宣传刊播各类公益广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Q版惠女六姐妹、“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筷公勺公益广告。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聚龙社区新春和谐邻里宴、七夕小岞惠女集体婚礼、中秋崇武潮乐水关民俗展演等一批特色节庆品牌活动常态化推进。

  德治先导,引领凡人善举。先后1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福建好人榜”,11人获评省、市道德模范,连续两届推出30名县级“新时代好少年”、2人入选市级“新时代好少年”,并通过现场交流、巡讲巡演等方式,不断完善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和身边好人关爱帮扶机制。修订完善、宣传推广《惠安市民文明公约》,开展“倡导八不行为、规范公共言行、争当文明市民”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垃圾分类等三项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

  文明实践,彰显社会温度。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调拨县广电大厦2500平方米办公场所用于试点建设,力争在年底“国检”前完成县级中心建设、5个省级以上文明乡镇实现所、站全覆盖,两年内实现全县12个镇、218个村(社区)全覆盖。同时,融入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结合39个薯花文明小站,和村(社区)便民服务设施、beplay官网app 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形成遍布城乡的志愿服务驿站群,打造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15分钟服务圈”。

注重beplay官网app 涵养

  建设beplay官网app 厚重之城

  beplay官网app 是城市的灵魂。惠安县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beplay官网app 生活打造城市气质,用beplay官网app 力量滋养市民文明素质,让文明之花花开遍地、香满全城。

  以beplay官网app 人,倡导惠邑新风。开展“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惠邑新风”三年行动,把全县12个镇、218个村(社区)、2366个村民小组划分为三级网格,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格、格不漏户。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大力推动村规民约修订、红白理事会建设,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文明新风,实施“五个不超”“五个禁止”丧葬礼俗改革。打造一批移风易俗主题公园、beplay官网app 长廊、beplay官网app 墙,精心编排一批高甲戏、木偶戏、快板等文艺节目,让村民随时随地接受熏陶。

  以文铸魂,塑造城市精神。注重挖掘传承惠安特色地域beplay官网app ,加强惠安石雕、惠女服饰、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等非物质beplay官网app 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精心策划联合摄制电影《海门深处》、央视专题片《中国影像惠安志》《记住乡愁》以及城市宣传片《醉美惠安》等,用特色beplay官网app 底蕴彰显城市精神新高度。深入实施优秀传统beplay官网app 传承发展工程和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建设一批红色beplay官网app 、优秀传统beplay官网app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阵地载体。深入开展“家+beplay官网app ”“身边故事 共同铭记”“惠·宣讲、惠·朗诵、惠·传承、惠·家风”等家国情怀活动,打造“惠风”传统家训展示馆、张岳家庙、侯卿陈氏家风家训馆等一批家风传承基地。

  以文润城,提升城市气质。实现全县12个镇综合beplay官网app 站、218个村级综合性beplay官网app 服务中心全覆盖全达标,青少年优秀传统beplay官网app 实践基地、非遗传习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村beplay官网app 礼堂等“beplay官网app 惠民”工程等不断完善。深入开展“书香惠安”全民阅读“七进”活动,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新馆,建成1个24小时图书馆、1个美术馆、29个“百姓书房”、500个公益性全民阅读点、34个电子阅报机借阅机。广泛开展beplay官网app “三下乡”“乡土民风 一村一品”、戏剧展演、非遗传承、村级公益性青少年校外艺体培训、快闪活动以及百场传统戏剧进校园社区、千场公益beplay官网app 活动、万名免费艺术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beplay官网app 活动,不断满足群众beplay官网app 生活新需求。

 强化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宜居之城

  共建共享、惠民惠安。惠安县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全面深入实施文明城市创建惠民工程,着力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宜居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

  坚持把惠民利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8年以来,将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城区断头路改造、主次干道沥表化改造、公厕提升及集贸市场改造等民生热点问题纳入创城达标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普惠与福祉。创新开发惠安县文明创建指挥系统,及时发现、收集和解决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坚持以创城项目引领带动城市颜值提升。连续6年累计投入资金12.96亿元,完成167个创城达标提升项目,包括城市景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广场提升、集贸市场改造等民生项目。开展环境卫生、城市绿化、景观风貌、道路交通等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完成43条背街小巷改造、3个农贸市场提升、15.6公里城区道路沥青化改造、新增3500个停车位、新建60座城区公交亭、更换维修人行道40万平方米、提升绿化30万平方米、更新路灯景观灯2800盏等。针对市容环境、交通秩序、校园周边、集贸市场、社区小区等薄弱环节,逐项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水平。

  坚持按照“全县一城、城乡一体”要求抓好城乡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新建改造农村标准化公厕68座,投资1.5亿元启动生活垃圾中转站统一市场化管理PPP项目,每年投入1亿元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并在公交、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五个方面构筑起一张城乡一体“幸福保障网”。扎实推进文明村镇、乡风文明示范村(社区)建设,建成218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乡村旅游项目、乡村beplay官网app 墙、孝贤beplay官网app 长廊等。组织开办道德讲堂、农村讲习所等阵地载体,利用“电波宣讲”“板凳宣讲”“地头宣讲”等形式,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统筹城市治理

  建设人民满意之城

  惠安县坚持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有机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中,以“绣花”功夫打造精细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健全机制,确保常态长效。出台《惠安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路长包干责任制、考察点位负责制、文明单位挂钩制、志愿服务参与制、自查自纠提升制、应急协调管理制、定期联席会商制、督查督办工作制等八项创建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促进文明创建规范化和精细化。同时,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考评内容,作为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考评依据。

  齐抓共管,全民携手共创。坚持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行业系列创建活动带动全民创建,构建起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单位通力协作、乡镇社区具体推进、全民踊跃参与的良好格局。积极畅通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渠道,开展各种群众评议活动,邀请热心市民、志愿者组建文明城市观察团,增强市民群众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文明创建有奖平台,2年来累计接收群众投诉举报1859件,兑现话费奖励2.96万元,不断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泉州晚报)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