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发展、民生”相得益彰
新华社上海6月26日电(记者杨金志)22支龙舟在1000米的赛道上你追我赶;来自上海全市10个文明镇的“包粽子达人”个个大显身手;大人孩子们一起玩过青蛇、打蜈蚣、钻蝎子、除壁虎、跳蟾蜍的“除五毒”游戏……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上海市“我们的节日——2012端午季”主题活动特地选择在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开幕。碧水、蓝天、绿地与旅游、beplay官网app 、民俗的结合,让这里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而这些,正是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上海独一无二的“绿肺”。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岛”,这是方方面面对崇明发展的高度共识。聚焦生态岛建设,上海市和崇明县正在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的科学发展之路。
“生态岛建设不是单纯采取限制开发来保护生态资源,也不是简单搞植树造林。”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对记者说,“我们既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符合生态岛建设方向的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既要留足备好上海市未来发展空间,又要兼顾岛上居民的就业和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崇明的“家底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命根子”。2005年起,上海市相继颁布《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等文件,明确要把崇明岛建设成为森林田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和科技研创岛。如今,崇明全县林地总面积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5%,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1000-2000个,俨然一座“天然氧吧”。
生态岛建设绝不是“捧着金饭碗没饭吃”,更不是追求片面的“原生态”,而是科学布局符合生态岛特色的产业集群。崇明县县长赵奇举例说,现代农业方面,这里建设了占地1.6万亩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1600亩的全国低碳农业示范区;而在特色旅游方面,崇明依托东滩湿地、东平森林公园、明珠湖景区等自然生态景观,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和休闲绿道等特色旅游项目都已形成规模。
坚持多年的“调结构”,让崇明的发展速度上去了,发展成本却降了下来。“十一五”期末,全县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5.2%。最近5年来,崇明地区生产总值和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7%和17%,均高于上海全市的平均增幅。
崇明县居民68.8万人,且大多是农民,生态岛建设怎能“见物不见人”。为了保障民生发展,上海市明确不考核崇明的GDP增长指标。从2005年起,市财政每年向崇明县转移支付数十亿元资金,财政补偿占全市郊区财政补偿总额的1/4。“生态建设具有十分明显的公益性、外部性、长期性和经济性特征,不吝投入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给予崇明的这些‘特殊政策’体现了这种远见卓识。”彭沉雷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崇明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五年前的6310元增长到10854元,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水平从220元提高到1040元,农保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从70元提高到371元。不论生态保护还是转型发展,落脚点始终“锁定”的是民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
已是最后一篇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