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秀丽的石桥湖。(代君君/摄)

秋色迷人的仙女山街道。(代君君/摄)
2020年10月14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我区名列其中,这标志着继2018年我区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市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成为重庆第一个成功获得这两项荣誉的区县。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是国家生态县、市的“升级版”,创建指标涉及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beplay官网app 等领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命名工作从2017年开始,每年命名一次,此前,生态环境部已命名了三批。
“这次我区成功入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是对我区长期以来坚持绿色发展的肯定,也是对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区委、区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紧密相关,也与我区建立的一套科学严密的长效管理机制密不可分。”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斌说,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长效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
在此过程中,我区高起点规划,编制出台《武隆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规划(2017-2022)》,同时还强化督查督办,跟踪落实,确保进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生态环境考核指标权重,推动节能减排和环保保护,从“软约束”向“硬指标”转变。
近年来,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途径新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在保留好山脊线、水岸线的同时,着力培育绿色经济,壮大生态旅游,发展生态产业,做优高效农业,大力建设绿色家园,提质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让山水田园、城市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特别是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我区断然说“不”,划下了“禁入”的红线。“首先我们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底线,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坚决禁入,主动关停了37家非煤矿山和一批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区以清洁能源,页岩气、农副产品深加工、大数据智能化等为发展方向的生态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杨斌说道。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40天以上;乌江、芙蓉江水质持续优良,大溪河由Ⅳ类水质提升至Ⅲ类、大部分时段达Ⅱ类;城区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区声环境、辐射环境和土壤环境总体保持稳定,使我区旅游发展更具优势,同时也给我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
杨斌介绍,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我区紧紧围绕绿色化、特色化、集约化、品牌化,积极培育打造高山蔬菜、高山茶叶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包装推出羊角豆干、仙女红茶、土坎苕粉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产品。目前,我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量超22万吨,还获批了国家鳅田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我区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所坚持的发展道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据悉,接下来,我区将始终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定位营销,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强化监督,强化环保督查队伍建设,严格推动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打造执法队伍铁军,强化监测队伍建设,打造高科技现代化监测队伍。再一个就是,严格企业准入,强化本底保护,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坚守环境准入底线。同时,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点位创建,强化建设,发动各级各部门、广大人民群众为创建美丽家园而奋斗,让蓝天白云、新鲜空气、清洁水源、绿色食品、宜居环境能够永远滋润武隆大地,滋养武隆人民。(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