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春,1959年生,山东省日照人,中共党员,复旦大学哲学研究生学历,空军上校转业。2014年8月,张玉春和女儿徐小燕,辞掉了各自的工作,跨越1600多公里来到湖南宜章一六镇合动阳光小学,参加爱心支教公益活动,这一干就是五年。支教以来,没有工资,一切开销都要自掏腰包。因为支教,张玉春不能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处理好父亲的后事,他又回到学校支教。2014年张玉春获评“感动宜章人物”,2018年获评“郴州好人”。
原山东空军上校成了湖南乡村“教娃郎”
现年60岁的张玉春出生于军人之家,其父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是1956年复旦大学哲学研究生。正是受父亲的影响,他的两位哥哥先后参军入伍。1978年,年满19岁的张玉春也带着梦想成为了一名空军航空兵。在部队,张玉春完成好工作之余,仍坚持每天学习。1981年10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2年,在参加部队组织的一次航空兵飞行演习中,由于表现突出,张玉春被部队破格提干。当年,他便和部队提出申请去上学,最终以军区第三名的成绩成功被南京政治学院录取。参军27年,张玉春先后历任参谋、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曾多次立功受奖,上校军衔。2004年转业后,他曾担任过企业高管经营实业。但当兵时心里就存有的一个心愿——当一名山村老师,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玉春在战友的QQ群了解到,一个叫“好友营支教团”的公益团体在招募老师,他二话没说,拉着女儿一起立即报名。父女俩取得支教资格证后,自带生活费,于2014年9月,来到了一六镇合动阳光小学,当起了支教老师。“那一年我已经55岁了,年龄大了,不适合长期支教。当时我就是想来看一下,支教一学期,还自己心愿。”张玉春回忆起当时说。只是,原本只打算支教一个学期的张玉春父女,与孩子们相处之后,却发现自己已无法离开。“看着孩子们那种眼神,孩子们那种学习状态,就想继续教下去。”张玉春说。
一六镇合动阳光小学是周边6个自然村唯一的小学,170个在校学生,开设从幼儿班到三年级的课程。和其他村小一样,一六镇合动阳光小学也面临任教老师青黄不接的尴尬,8名老师的年龄平均下来50岁。张玉春告诉记者,他当时给孩子们上拼音课,碰到最纠结的问题就是教孩子们普通话发音。为了让孩子们发音准确,他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办法:整整两个月,没干别的,天天早上来了就是带孩子读拼音,下午也读拼音,各种读,把拼音写成卡读,把拼音做成道具戴在头上让孩子们“找朋友”,组织朗诵小组……两个月的时间,孩子们的拼音上来了。就这样,父女俩一起支教了两年。两年后,张玉春选择继续留在这里支教,其女儿则因为要成家,回到了家乡。
克服重重困难 坚守支教岗位
孩子们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能让张玉春高兴半天。不过有喜悦就会有失落:因为支教,张玉春不能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2015年11月,正在上课的张玉春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立即请假回到山东老家,可到家时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让他愧疚不已。处理好父亲的后事3天后,他又回到学校支教。临行前,他承诺母亲,再坚持一个学期,带完这学期后就回老家尽孝。那个学期结束后,2016年6月,张玉春兑现了对母亲的承诺,回到了山东陪伴母亲。离开支教村那天,赶来送行的乡亲们将校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放鞭炮都放了10多分钟。张玉春在家待了8个月。这8个月里,他常常坐立不安,心有所失。晚上,他看着与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些视频画面,总是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他太想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了。88岁的老母亲看出张玉春的心事,通情达理地对他说:“想去就去嘛,你尽管去做你想做的正事。你不想干,干不动了,人家不要你了,再回来。”带着母亲的支持,2017年2月20日,张玉春又重返了一六镇的支教课堂。
支教期间,学校只提供宿舍,没有工资,生活开销都得自掏腰包。张玉春便和另一名支教老师丘小红在荒地中开垦出了绿地,种植了部分蔬菜瓜果。25岁的丘小红是韶关人,来这所小学支教一个学期了。她与张玉春两人一起带一个班,她负责教数学。丘小红告诉我们,她从张玉春身上学到了很多。“我特别佩服张老师,我要学习张老师勤奋、包容、充满大爱的精神,他的支教故事感动了我。在生活上,他把我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在工作上,鼓励、指导我,他对我的影响,将使我受益终生!”
用心呵护 传授的不仅是知识
这几年,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张玉春仍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上学条件。2014年4月,张玉春父女俩被评为“感动宜章十大人物”之一,获得了1万元奖金。他们毫不犹豫地将1万元奖金用于购买饮水系统,让学校的孩子们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想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没有钱买草皮,张玉春就自己出钱买了草籽种上,一天天悉心照料,总算让孩子们有了在专业草坪上撒欢打滚的机会。张玉春说,下一步计划是把学校的运动场地变成橡胶操场。
扎根村小爱心支教,张玉春为孩子们的全心付出,让全校师生及家长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这种义务支教对于我们当地老师来说,影响非常深刻。我们作为拿国家工资的老师来说,更应该要比他们做得好,多向他们学习。”一六镇合动阳光小学校长谭德贵介绍,在过去的几年,学校陆陆续续来了很多支教老师,但大多都是支教一学期或一年,“像张玉春这样一待就是5年的,还是第一个”。
“只要我还能站在这三尺讲台,我就会去践行自己的诺言,教孩子们读书,为他们一直在这站下去。”张玉春说,“我热爱支教生活,也热爱这些孩子们。”张玉春的支教故事,还未完结,它还在继续演绎各种精彩。这位老兵对乡村孩子始终怀有的那份牵挂和关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大爱,已点亮了乡村孩子、乡村教育工作者心中的那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