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振琦,194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连云港市赣榆区沙口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口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
事迹简介:1964年,年仅20岁的张振琦,作为一名下乡知青,从上海繁华都市来到赣榆边远乡村,扎根基层从事小学教育40余年。2004年退休后,被聘为沙口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口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从此,他把自己的天伦之乐延伸到青少年关爱上,为办校外辅导站倾注全力,为扶贫助学努力奔波,为弱势群体解决困难,为失足青年奉献爱心,他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为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不遗余力、默默奉献。
张振琦先后获评“江苏好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文明办、省关工委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港城叶欣仁”。
致力扶贫助学,情暖寒门学子
“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即使老了,也要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是张振琦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4年,张振琦没有选择享受生活,而是依然把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开始走村入户,对全村适龄儿童及中小学生进行普查,短短两个星期,他便跑遍了全村的每个角落,了解了全村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2005年,在一次普查中,他发现3名初中生和1名小学生辍学在家,他马上到学校和学生家里了解情况,苦口婆心的劝说辍学学生的父母。
为了做通家长的工作,老人不知跑了多少趟,费了多少口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国家政策耐心细致地讲给家长听,讲义务教育,讲形势发展,用实在的例子说服家长,告诉家长学习的重要性和知识的无穷力量。老人的真诚感动了每一位家长,他们也才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终于改变了想法,让4名辍学孩子重返校园。
“什么能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唯有读书。”张振琦说,虽然农村人的保守观念让他做工作时遭受了不少冷遇白眼,但更多的是成功劝回学生的满足与自豪。
“要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孩子的辍学现象,还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2006年,为了避免学生因贫辍学情况的出现,确保教育路上“一个孩子不能少、一天不耽误”,他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并多方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成立“沙口村助学基金会”。如今,17名因贫辍学学生受到资助、重返校园,沙口村彻底杜绝了学生辍学现象。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张振琦老人设立沙口村奖学金,该村学生,凡考上本科的一律奖励一千元,专科的奖励八百元,中专生奖励五百元,多年来,共发放奖金四十余万元。在老人的带动下,村民们经济上再困难也尽全力供孩子上学,崇学重教蔚然成风。“发展beplay官网app 教育,虽说见效益慢,但是‘后劲大’!”这已经成为沙口村村民们的共识。
关爱弱势群体,奉献无私爱心
学生小刘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9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整天不务正业,从不关心他。无家可归的孩子,就像个小乞丐,整天在村里游荡,也不上学。张振琦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就主动把小刘带到家里,经常帮他洗澡、理发,辅导他的学习,给他零花钱,给他讲人生的道理。每到节假日,他都把小刘带到家里,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而这,仅仅是张振琦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的一个缩影。为困难村民送去慰问金、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捐款、为孤寡老人送去过年物资……近年来,张振琦老人先后向贫困家庭、孤寡老人以及长期受病的家庭等捐款捐物5万多元。
多年前,村民高节的大儿子因病去世。2006年,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二儿子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大儿子治病,高家早已负债累累,哪还有能力来救治这个孩子。张振琦老人知道后非常同情,四处奔走筹措,到有经济实力的老板家里联系,争取他们的同情与支持。最终,共筹得善款近6万元,为高家解决了孩子的手术费用。拿着这笔沉甸甸的善款,望着眼前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高节这个堂堂七尺男儿不禁热泪盈眶。
2007年,张璐、张祥小哥俩分别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上海艺术学院,然而,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们却一筹莫展,两人每年上万元的学费让这个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看着父母因为自己学费的事痛苦不堪,弟兄俩便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就在全家人已经丧失希望的时候,张振琦老人知道了,拖着病重的身体,亲自将2000元交到他们手中。当听说孩子们的生活费还没有着落,他当即给了小哥俩每人400元,用于生活支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张爷爷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们有幸重新回到校园,我们唯有以优异的成绩才能报答他!”每次,这小哥俩放假回家,必到张振琦老人家中问候一声。老人每次总是关切地询问他们在校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在学校要安心读书,学成后要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
感召失足青年,传递人间真情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张振琦看到网络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一些青少年学生逃学,成天泡在网吧里的危害。于是,他便主动请缨,担任义务网吧监督员,每天都去网吧巡视。看到有的孩子学习时间在网吧打游戏,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管吃了不少“闭门羹“,但他从未放弃,主动找家长、学校、网吧业主讲法制、摆道理。经过不懈的努力,那些贪玩的孩子又重新回到课堂,投入到学习中。
张振琦老人还十分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扶教育,始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青年农民刘某,因聚众斗殴打群仗,伤害了别人,2006年被判刑三年。张振琦对刘某非常关心,多次到拘留所去看望刘某,对他进行法制教育,教育他要认识自己的错误,努力改造重新做人,刘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后悔,决心改过自新。2007年,因表现良好,刘某被提前释放。张振琦担心他因受人歧视或被坏人利诱,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于是,就特意与他结成帮扶对子,联系可靠的熟人带刘某外出打工,让他自食其力。
学生小张,母亲去世多年,住在外公家,初中毕业后,好吃懒做,还经常上网,闲来无事时四处惹事生非。张振琦多次找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服教育,在他的耐心帮助下,小张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张振琦帮助联系让小张到养殖场学习养殖技术。如今,小张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养殖场做了一名技术员,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自2006年至今,在张振琦老人的带动下,全村没有发生一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2010年,江苏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霞林专门到沙口村就“五老”参与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创建工作进行调研,对老人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并嘱咐他要保重身体,继续为关工委工作多做贡献。
热心校外辅导,打造幸福港湾
沙口村是一个以海为田的临海渔村,村民大多以近海养殖、出海捕鱼为生,致使村里的孩子们无人看管,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没办法啊,要赚钱养家啊。”村民也很无奈。2007年,沙口村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站,不知疲倦地张振琦老人又自告奋勇出任辅导站站长。他深知:建好校外教育辅导站,不仅增强孩子们的安全系数,还能义务帮助他们学习,是一件利村利民的大好事、大实事。为此,老人倾注了全部时间和精力。
以校外辅导站为家,对青少年进行思想、beplay官网app 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制订了辅导站活动开展、评比奖励、档案资料、安全保障等各项制度;聘请“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等参与辅导站辅导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沙口村校外辅导站成为赣榆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不断承接着省、市校外辅导站工作交流现场会。
作为站长,张振琦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是他的精神头却更足了。每天,总能看到老人在辅导站忙碌的身影。除了负责辅导站的日常工作外,他还发挥自己作为一名教授的优势,亲自教授英语、音乐。为了练好“内功”,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骑电动车到十里外的新华书店“充电”;为了提高二胡的水平,他自费参加二胡培训。村里给他的补助,他全部用在了辅导站建设上,并自掏腰包购买了象棋、呼啦圈等健身器材,丰富校外活动内容。他多方奔走,争取资金,成立了赣榆区第一家校外辅导站“绿色网吧”。他以辅导站为平台,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每年受教育的青少年达3000多人次。
“致力关工常舍家,总将汗水润新芽。老牛何叹斜阳短,尽洒余晖献晚霞。”这首诗是对张振琦老人最好的诠释。老伴患有心脏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每次住院,张振琦老人都是雇人在医院全程陪护,而自己则一心扑在校外辅导站的工作上。尽管家人对他有过埋怨,但他却始终无怨无悔。2012年7月,已经68岁高龄的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他多年的心愿!
他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劳着、奉献着,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孩子。有人问他,一个古稀老人,何必这么操劳,老人从容说道:“首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为年轻人做表率;其次,我虽然出生在上海,但赣榆是我的第二故乡,为这里尽心出力我义不容辞;第三,我还能动,我有多年教育工作经验,更要利用这些为地方发展多做贡献。”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一种责任感,支持着这位老人始终不求回报,默默奉献,为关心关爱下一代老骥伏枥、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