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泽军,男,65岁,中共党员,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北罗垡村村民。其弟弟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高泽军辞掉县城的工作回村种地,38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生活难以自理的弟弟,上演了不离不弃的手足深情。先后荣获廊坊市道德模范,最美廊坊人等荣誉称号,《固安县好兄嫂精心照顾瘫痪弟弟38年》、《固安哥俩兄弟深情 哥辞工务农照顾瘫痪弟38年》等多篇稿件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长城网、网易、河北新闻网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刊播。
20岁的弟弟突然病倒。高家是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7人,高泽军排行老五,高泽民比他小7岁,是家里的老小。高泽军13岁那年,父亲病逝,家中重担全部落在母亲身上,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正读小学二年级的他辍学了。
1976年秋天,高泽民参加生产队劳动,带着一身汗跳到水里冲了个凉,然后接着打麦子,打麦机的风扇直吹他的腿。第二天一起床,高泽民感觉腿特别疼,只能用脚尖走路。家人将村医找来,说是受风寒了,开了点药。因家庭贫困,高泽民也没太在意。谁知,腿不但没有好转,渐渐恶化了。1978年秋,高泽民都迈不开步了。家人将他送到县医院,经诊断,患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骨关节粘连,年仅20岁的他彻底瘫痪在床。
写辞职信申请回家照顾弟弟。弟弟病倒时,高泽军正在固安县鞋厂上班,是集体企业的合同工,一个月挣31块5毛钱的工资。看到活泼好动的弟弟只能躺在炕上,高泽军心里特别难受,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工作,照顾弟弟的担子就落在他和母亲身上。工作之余,高泽军到处求医问药,他曾带弟弟到北京治疗,但没有起到任何疗效。
1986年,母亲岁数越来越大,照顾弟弟越来越吃力。几经考虑,高泽军瞒着妻子找人代写了辞职申请。由于他是骨干,厂领导没有答应。不久,高泽军找人代写第二封辞职申请,诚恳表示回乡是为了照顾弟弟。厂领导被感动了:“你先回去照顾你弟弟,等他病好了再回来!厂里给你照发工资。”高泽军回到家,三个月过后,他发现弟弟不可能康复了。于是,他坚定了辞职的想法。这次他没有瞒着妻子,而是请妻子代笔写辞职申请。妻子很了解丈夫,很了解这个家,通情达理的她理解丈夫的做法,帮他写下第三份辞职申请。就这样,高泽军回到家里,边种地边照顾弟弟,由旱涝保收的工人变成了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
老母带着牵挂和欣慰离去。高泽军的家离母亲、弟弟的家不远,高泽军前后两院跑照顾弟弟,每天按时将做好的饭菜送过来,夏天帮弟弟擦洗身子,冬天帮母亲生炉子……1995年以前,高泽民还能坐轮椅,之后便卧床不起了,翻身困难,连嘴都张不开,最后只能吃些流食了。2000年,辛劳一生的老母亲因脑出血去世了。去世前,老人问高泽军:“娘死后,你弟弟可怎么办?”高泽军向老娘保证:“您放心,有我吃的就有他的。”老人是怀着无限的牵挂走的。
母亲不在了,为了不让弟弟孤独,高泽军一度将被子搬到弟弟屋里,晚上睡在他身边,端水送药、喂饭,擦屎接尿……高泽军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早晨5时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弟弟的身体状况。饭做好后,他一口一口喂给弟弟吃,弟弟吃完后,自己才吃。为了防止长期卧床肌肉萎缩、生褥疮,高泽军每天都要给弟弟不断翻身、按摩。在部队当兵时落下了严重的腰肌劳损,每次给弟弟翻身,他都要一手按着炕沿,一手翻转弟弟的身体,腰伤疼得他直冒冷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邻居们都说,修下这样的哥嫂,真是高泽民天大的福气。
照顾弟弟须臾不离。北罗垡村距离霸州岳父家不过几十里路,为了照顾弟弟,自从母亲去世后,高泽军13年没去过岳父家一趟,都是妻子自己回娘家。“他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拉尿,挠痒痒都是我帮,实在走不开。”高泽军说:“照顾弟弟他都形成条件反射了,有时睡着睡着觉,会突然警醒:弟弟怎么样了,有事没事?”高泽军大半精力放在弟弟身上,家里的事、地里的活都压在妻子身上,李秀丛没有怨言,高泽军实在分不开身,她就送饭、洗洗涮涮。有人问高泽军,照顾弟弟这些年累不累,有没有后悔?他只一句话:“兄弟之间,付出多少都是应当应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