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男,维吾尔族,新疆墨玉县人,1974年3月生,南昌市西湖区广场东路210号阿布拉江烧烤王餐厅老板。
2016年6月他的《给妈妈的一封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为之动容,他的感人事迹受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原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省委书记鹿心社的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先后进行宣传报道。2017年7月他的家庭也因此入选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第一届文明家庭”。
一封家书满满感恩
不久前,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的79岁老人阿卜拉江·库万汗收到了儿子的一封信。
写信人就是她的四儿子——已在南昌创业打拼15年的阿卜杜拉·吾拉西木。
平常都是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阿卜杜拉在信中写道:“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接触到了许多人和事,对我触动很大,我经常在忙完店里的事后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想了很多问题,也把我来南昌的15年经历好好地理了一遍,觉得应该写一写,把我的想法告诉您老人家。”
信的字里行间浸润了感恩与思念、友爱与团结。
在阿卜杜拉心中,餐厅不仅是事业的开拓地,更是民族团结的窗口。在团队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每星期例会制度,例会上阿卜杜拉给家乡来的弟兄们,主要宣传讲解民族团结,讲解诚信做人、遵纪守法的道理。
南昌工学院大三学生阿巴斯江来自新疆和田,曾在阿卜杜拉的烧烤大排档勤工俭学,“他经常给我们讲,要老老实实做生意,不管是汉族人还是维吾尔族人,都要讲民族团结,都要尊重客人。”
诚信经营共同致富
家住附近的刘先生一家三口,是餐厅的常客,“分量足、味道好”的评价代表了顾客群体的心声。
“刚来南昌时,确实很困难,有时一整天都赚不到一块钱,但再困难,我也告诉自己,要严守做人底线,把遵纪守法摆到第一位。在这一点上,儿子真的没有让您和爸爸失望。”阿卜杜拉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回顾创业生涯,阿卜杜拉直言,这几年,他收获了信心,有了从流动摊点到固定店面改变的底气;这几年,他认识了不少汉族朋友,亲身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深情。
言谈中,在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南站派出所工作的徐勇出现频率最高,阿卜杜拉称他为“警察兄弟”。这些年,阿卜杜拉每每遇到棘手事,徐勇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
2010年开始,南昌市对火车站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不能再在火车站周边流动摆摊设点。刚开始阿卜杜拉还不太理解,甚至有些抵触情绪。徐勇将包括阿卜杜拉在内的五六名新疆经商者召集起来开会,耐心细致地讲解相关政策,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要长久发展就得进店经营。不久后,阿卜杜拉看中了一家店铺,但高昂的转让费又让阿卜杜拉犯愁了。最终,徐勇出面担保让阿卜杜拉顺利租下了店铺,做起了羊肉生意。自此,阿卜杜拉的生意才算走上正轨,规模也逐渐扩大。“徐勇多次和我说,要我合法诚信经营,做出新疆人的品牌。”提起这个“警察兄弟”,阿卜杜拉的眼里满满都是感激。
饭点时刻的餐厅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伴着轻松欢快的新疆舞曲,店员们来回穿梭,阵阵新疆特色美食香味从鼻尖飘过。阿卜杜拉凭借一股吃苦耐劳的韧劲,从一名打工者成长为在南昌拥有11家店面、10个摊点的老板。
看着餐厅日益红火的生意,阿卜杜拉寻思着再招一批汉族员工,“一来可以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工作岗位,二来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提高新疆店员的普通话水平。”
指着店门口民族团结的宣传画,阿卜杜拉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才能一起过上好日子。”
乐善好施真诚回馈
“现在一个家是新疆的,一个家是南昌的,两个家都一样。”阿卜杜拉在信中向母亲述说,在南昌也算是事业有成,想多帮助些有困难的兄弟姐妹们。
“他刚开店时,对残疾人和70岁以上的老人家,卖羊肉每斤优惠2元钱。”徐勇还记得阿卜杜拉的善意。
“跟好人交朋友,你的花儿会盛放。”正如这句维吾尔族谚语一般,在南昌的15年里,阿卜杜拉遇到了不少像徐勇一样的好心人,事业也因此蒸蒸日上。在收获帮助的同时,他也真诚地回馈着这片土地。
在南昌工学院教师迪里努尔眼中,阿卜杜拉有些“穷大方”,自己的烧烤大排档经营得蛮辛苦,却经常帮助家庭经济不太好的学生,还赞助了学校3个足球队的队服,并拒绝在队服上印广告。
春节前,阿卜杜拉找到南昌市民宗局干部,请他们联系些困难户,上门走访慰问。“那些帮助过我的南昌兄弟姐妹们,日子过得还不错,他们不需要我去报答,我就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把爱心传递出去。”阿卜杜拉说,“我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算真的好。”
今年春节前,阿卜杜拉到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墅溪社区慰问了5户汉族困难群众。春节后,他又到南昌市安义县新民乡吊钟树村看望慰问10户困难群众,送去了羊肉和慰问金。
王磊曾住在阿卜杜拉广场东路老烧烤店楼上,经常带着朋友去店里吃烧烤,逐渐和阿卜杜拉一家人成为好朋友。后来,王磊突然生病住院好几个月,阿卜杜拉知道后直接给了2万元现金。“他在我困难的时候慷慨解囊,我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