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黔北聚焦
遵义桐梓:“家训牌匾”家家挂 “四在农家”处处新
时间: 2015-11-24 来源: 桐梓文明办

  桐梓位于红色革命圣地娄山关脚下,这里生活的73万娄山儿女,受长征精神熏陶,个个勤劳俭朴,家家致富奔小康,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通过“家训牌匾”的方式,引导50余万居住在山区的农村家庭讲家风、重传统、促文明,逐步迈上经济、beplay官网app 、生态、政治、社会“五个文明”建设并驾齐驱的正道。

图为村民家门楣上悬挂“家训牌匾”

图为村民家门楣上悬挂“家训牌匾”

图为村民家门楣上悬挂“家训牌匾”

图为村民家门楣上悬挂“家训牌匾”

农民从精神上“富”起来

  自2002年以来,桐梓县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活动内涵,找准着力点,在抓好让群众尽快从经济上富起来的同时,让群众从精神上也尽快“富”起来。让“五个文明”建设在创建活动中更好地同步推进。该县结合“四在农家”创建,开展了“家训促文明”创建活动。

  “家训促文明”就是用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beplay官网app 以及当代文明成果来教育人、启迪人、帮助人,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帮助人们学习beplay官网app ,提高人们文明程度。基本方法就是在各类书籍以及民间流传的beplay官网app 中收集整理,再结合当代文明创作一些事关学问、存养、持躬、接物、惠言、处事等名言、格言、警句以供农户选择,然后做成“家训牌匾”,悬挂于农家的堂屋或门楣醒目之处。如规劝子女踏实读书则选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的学问类警句;勉励勤耕则选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致富类警句;规劝孝敬则选 “人人都要老,敬老、爱老、养老是打开自己幸福晚年的绿灯”的尊老爱幼类警句;提醒尊重妇女地位则选择 “家有贤妻,胜过国有良相”的名言。请县书法协会老师书写装裱后免费发给农户装挂,全家共勉,从而教育、警示、规劝,潜移默化家人和邻里。

让农家从思想上“和”起来

  2009年7月7日,桐梓县天坪乡金山村梓桐观的陈大亮起了个大早。不一会儿,村干部将写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善学者能多能老成”的“家训牌匾”送上了门,陈大亮连忙招呼老伴把牌匾挂到了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像这样悬挂“家训牌匾”的农家,就拿金山村来说,当天上午就有12家。

  自挂上“家训牌匾”后,陈大亮每天总要对着牌匾念几遍,有时还会向入住他家开设的乡村旅馆的重庆客人“炫耀”一番。难怪他要“炫耀”,他在当地还真算得上善学者、多能老成者。2007年,他看准开办乡村旅馆肯定能致富,准确分析金山村梓桐观背靠尧龙山、气候凉爽、与重庆相邻等有利条件,在乡政府带动下,第一批创建黔北民居,开办乡村旅馆。他开设的大亮居共有床位18张,可同时接待游客20人,自2008年开业以来,全年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年收入6万多元。每到乡村旅游旺季, 牌匾就成了陈大亮招揽客人的法宝,用他的话说,牌匾就是光荣榜,是奖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挂,能悬挂这样的牌匾,是政府的信任和肯定,也是对游客的承诺。

  桐梓县通过“家训促文明”活动,在农村倡导“勤、礼、孝”等良好风尚。“忠诚爱国孝道持家,忠孝双全古今流芳”“做本色人,说良心话,做近情事”“人生道路千万里,关键只在几步中”“抬头做人,埋头做事;胸怀坦荡,心情愉快”……类似这样的“家训牌匾”在农村处处皆是,农家从思想上“和”起来了,邻里矛盾纠纷也减少了不少,农村和谐了,农民更有心思和精力投入新农村建设,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让农村从品质上“新”起来

  通过“家训促文明”这项持久开展的教育活动,农民普遍认识到,新农村并非服饰新、房屋新、环境新就叫“新”,而是思想品质新才叫真正意义的上档次有品味的“新”。

  “家训促文明”这项活动收到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是提升了农民beplay官网app 品位,营造beplay官网app 氛围,提高农民beplay官网app 素质。家家户户都挂有一条beplay官网app 品位较高的名言警句,一个村落就至少有几十上百条,有的村落甚至多达两三百条或几百条。农民窜门时,你欣赏我家名言,我学习他家警句,这个过程既是学beplay官网app 的过程,也是提高思想境界的过程,记性好的农民至少能知晓几十条名言警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beplay官网app 品位,提高其素质。二是提升了村寨的文明程度。按照以自然村寨为创建点开展创建活动的要求,一般情况是一个创建点就是一个村寨,在一个村寨有几十上百条名言警句在那里传颂,在那里教育人、警示人、规劝人,起到的潜移默化家人和邻里的作用不可低估。特别对农村青少年有更大的思想教育作用,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好载体。有的子女择偶相亲时,家长会留意其家中悬挂的“家训牌匾”内容,从而推断其家风家教是否与自家相通,家长们认为,只有思想兴趣一致的家庭,子女结婚成家才会幸福。

  通过连续13年来的“家训促文明”创建活动,该县农村的文明意识普遍增强,大家自觉崇尚新风,根除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新风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氛围。(王宗伦)

  1. 上一篇:习水县桃林乡亮剑整顿作风惠民生
  2. 下一篇:“中国好邻居”荣登好人365封面 感动在蔓延
责任编辑:罗 湘江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关于我们| 人才招聘|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文明邮箱|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中国文明网]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