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县以关爱服务“一老一小”、推进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围绕“明主体、建机制、强阵地、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创新开展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乡村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为家长提供科学实用的教育指导,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近日,红河县迤萨镇勐龙街村的活动广场上,一堂主题为“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家长”的“家长夜校”如期开讲。课堂上,老师通过情景剧、小游戏等互动形式,让家长亲身体验有效沟通和情绪管理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科学的教育方式,争取每堂课都能学到一个小技能,得到一个小收获。
“我非常喜欢参加‘家长夜校’活动,很方便,我经常来参加。”村民塔艳说。这种“送课上门”的模式,不仅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了更多家长参与,还让家长在寓教于乐中学会了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亲子沟通是双向的,家长情绪稳定,孩子自然也会情绪稳定。通过专业的指导和互动教学,家长们不仅掌握了教育技巧,还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联系。”红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张颖在课堂上说。
2024年,红河县在全州率先开展“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利用晚间时段,围绕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等主题,面向家长开展培训,推动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服务升级,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同时,红河县以乡村教育为着眼点,明确家长主体,聚焦“家长如何教育孩子”,通过乡村“家长夜校”着力解决农村家庭在教育引导、关心关爱、安全意识、革除陋习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乡村家庭教育注入新活力。
在师资力量方面,红河县创新机制,组织各乡(镇)和县级部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构建“常备人才+专业人士”的师资队伍,汇编精品课程,推广教学案例。同时,整合驻村工作队、社会人士、爱心企业等资源,激活工作动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自活动启动以来,红河县累计开展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236场,实现了乡(镇)、村(社区)全覆盖,主动报名参加的家长达1.5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