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河州>> 红河州蒙自市:心系桑榆晚 情暖夕阳红
【字号:
【打印】

红河州蒙自市:心系桑榆晚 情暖夕阳红

2024-07-09 来源:红河日报
  近年来,红河州蒙自市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力量,以关心关爱留守老人为重点,不断扩大关爱服务半径,实现帮扶到“身边”、医疗到“床边”、美味到“桌边”、智能到“手边”,全面守护留守老人身心健康。

机制先行强保障
  “医护人员可以到家里来为您做治疗和康复,费用都是按医保政策报销,若身体有不适可随时打电话给我……”在上门为留守老人检查身体后,蒙自市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叮嘱道。针对辖区内的高龄老人、留守老人等群体,蒙自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医务人员通过量血压、测血糖、体格检查等了解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并进行合理用药、健康饮食等健康常识宣教。截至目前,蒙自市65岁以上老年人已签约44866人,签约率91.05%,留守老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
  由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乡村医生为主要力量的“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只是蒙自市为老年群体增福祉提供制度保障的一个缩影。
  从一份记录、一份评估、一份保障、一份协议、一份清单、一份回访“六个一”的长者照护制度,到构建市级部门或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为主,乡村医生、片区民警为补充的“多对一”挂联机制;再到探访关爱、挂联帮扶、项目建设、适老化改造等“1+N”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一系列机制的有序推进,为关爱服务留守老人夯实制度保障。
智慧养老显温情
  在蒙自市芷村镇联合村,66岁的留守老人侯永祥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智慧养老设备。根据他的身体状况,蒙自市民政局为他配发了监护手表、活动探测对讲器、门磁感应器等智能化设备。“监护手表能更好地方便家人了解老人的行动和身体健康状况,实时监测心率。心率呼吸监护垫放置于床垫下,能在老人睡眠时监测其心率、血压、呼吸等。”蒙自市民政局副局长周华勇说。
  每一个数据与信息的传递,不仅是智慧化的管理,更体现着细致的人文关怀。据了解,蒙自市居家养老“三级响应”服务模式为全省首创,智慧养老设备报警信息发出5秒内,一、二、三级接警平台便能接到报警信息。其中,一级接警平台是老人家属的手机端,二级接警平台是第三方服务公司设立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三级接警平台是蒙自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
  “在老年人家中安装的智慧养老设备,通过接入全市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实现‘一张网’实时监控其健康与安全状况,实行‘7天×24小时’三级紧急呼叫与接警响应处理。”据蒙自市行政执法指挥调度中心副主任杨雅萱介绍,截至目前,蒙自市共有1986位老人接入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其中留守老人24位,以智能化应用解决老人独居风险。
  蒙自市通过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合作,以“智能化”提升护老安全度、“扩场所”提升养老承载度、“微改造”提升居家便捷度……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企业参与建设、运行与管理,提高老人关爱服务质量。
社会常怀寸草心
  “一折叶,二放料,三压实,四封口,五扎绳……”端午节前夕,在西北勒乡大丫口村委会泥白冲村村民吴义清家院子里,该村的留守老人、特困分散供养老人等群体,在蒙自市妇联、爱心企业以及“美孃孃”巾帼志愿者的陪伴下,围坐在一起,共同包粽子、迎端午、话家常。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声声细心的嘱咐,让老人们倍感温暖和幸福。
  “通过陪伴留守老人,并为其提供剪指甲、理发、洗衣服、换被褥等生活照料,将暖心服务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志愿者何美华说。
  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不胜枚举,蒙自市通过整合村(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关爱服务,打造以村(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志愿者为支撑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制,推动公益活动走深走实,为留守老人提供方便可及、安全可靠的居家养老服务。
  如今,蒙自市积极探索关爱服务留守老人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不断凝聚各方力量,让温暖涌向留守老人心间。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委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