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2024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云南省候选人建议人选推荐公示
【字号:
【打印】

2024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云南省候选人建议人选推荐公示

2024-02-18 来源:云南省文明办
  根据中国文明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关要求,现对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云南省拟推荐的有贵生等12名候选人建议人选予以公示(名单如下)。
姓 名 推荐单位 推荐类别
  有贵生怒江州助人为乐
  李春瑞德宏州助人为乐
  王 英曲靖市助人为乐
  王文国保山市见义勇为
  陈 伟红河州见义勇为
  徐可波昭通市见义勇为
茶应明、李玉华大理州敬业奉献
  马国江曲靖市敬业奉献
  方震东迪庆州敬业奉献
  芶大荣玉溪市孝老爱亲
  董大彩临沧市孝老爱亲
  于应香大理州孝老爱亲
  广大干部群众对所推荐对象如有异议,可通过来电、来信等形式向云南省文明办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4年2月18日至22日
  联系人:云南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建设处 刘老师
  联系电话:0871-63992077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8号
  邮编:650228
  2024年2月18日
  云南省文明办
有贵生:轮椅老师回村支教11载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
  有贵生,男,傈僳族,1959年10月生,群众,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大练地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谐社区居民。曾在老家古登乡腊斯底村支教11年,后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和谐社区创办“长者学习班”,班里的学员都是老年人,学习的内容是基础的数字、生活技能、普通话、民族音乐等。
  身残志坚,毅然投身支教事业
  有贵生出生便双腿残疾,但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小时候村里没有学校,需要到其他村子去上学。对双腿残疾的有贵生来说,别人走一小时的路程他却要走上两小时,但即使双脚起泡、流血,也未曾动摇过他上学的决心。
  升入中学后,有贵生学习更加刻苦,加上为人正直,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高中毕业后,有贵生本有机会到一所待遇较好的学校教书,但他想起大山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毅然选择回到村子,当起了支教老师。有贵生在支教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学生也从最初的三四个慢慢变成十几个、二十多个。期间,前后共有400余名孩子在有贵生的班里学习,孩子们不用再为上学每天奔走数小时了。
  不忘初心,开设长者班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
  从支教岗位退下来后,有贵生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责任。2019年,有贵生从山上老家搬迁到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和谐社区,他发现社区里大部分老人都不适应城里的生活。为此,有贵生在怒江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和泸水康德社区工作服务中心的帮助下,于2020年成立了长者学习班。
  有贵生自己担任长者学习班的授课老师,教授老年居民学习数字、简单汉字、生活小技能等内容,带领群众开展阅读活动。有贵生还从长者学习班中挑选骨干成立长者志愿服务队,为行动不便、高龄的老年人提供上门送书、伴读等服务。长者学习班成立4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被有贵生吸引到学习班上来。目前,长者学习班学员已从最初的16名发展到300多名,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提升生活适应能力的氛围在社区越来越浓。
  贡献学习小教室,开展理论政策宣传普及
  为了便于老人们学习,有贵生将自己的安置房间贡献出来,搭建了一间简易小教室。小小的安置房里放满了学习用品,黑板上写满了学习内容,记录着老人们的学习日常。
  有贵生在向老人们教授知识时,同时把党的理论和政策用傈僳语翻译给长者学习班的老人们。搬迁群众对党的感恩之情,也体现在有贵生的文艺课堂中。他经常带领学习班的老人们用傈僳语学唱《边疆人民心向党》《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用歌声表达边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在有贵生的带领下,长者学习班自开办至今,已开展老年人融入新生活学习活动95场,教授课程500多节,社区受益老年人近2万余人次。
  坐在轮椅上的有贵生,帮助社区里的搬迁老人们在城市“立足”,更好地融入新生活。他是群众身边永不退休的“老师”,也是群众眼里的“最美夕阳红”。
李春瑞:边疆老知青建乡村图书馆做景颇beplay官网app 守护者
  李春瑞,女,汉族,1949年7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工青妇干部学校退休干部。为了兑现当知青时许下建乡村图书馆的诺言,退休后她毅然回到曾经当知青的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芒弄村民小组,筹建了芒弄乡村图书馆。她先后被评为2022年度“瑞丽好人”和瑞丽市“博爱先进好人”、瑞丽市“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
  情系边疆,爱在村寨
  几十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知识青年来到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户育村芒弄村民小组,李春瑞就在其中。他们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山村,成为那个时代建设边疆的排头兵。“大家扎根农村的热情是高涨的,和当地群众的情感是真挚的。”说起那段难忘的岁月,李春瑞脸上满是怀念。
  在芒弄当知青的那段时间里,李春瑞被当地淳朴的乡风和独特的民俗beplay官网app 所吸引,她开始研究景颇族妇女beplay官网app ,搜集有关民俗beplay官网app 实物并写书立著。
  在芒弄村民小组度过的岁月让李春瑞和这个小村寨结下不解之缘。回到昆明后,她和丈夫曾多次回来探访,并尽自己所能,牵头联系一些院校与国际公益组织到村里调研,为芒弄村民小组争取医疗卫生培训等项目的支持。
  重回故地,建一座乡村图书馆
  在昆明,李春瑞曾为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开办过图书馆。她认为要改变落后的生活,必须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以学明智。为此,这位老知青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帮助芒弄村民小组建立一个乡村图书馆。
  就这样,退休后的李春瑞带着自己收集的几百册书籍和3台电脑又回到了芒弄村民小组。为筹建图书馆,李春瑞四处奔走联系,她的想法很快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芒弄图书馆建成,李春瑞成了图书馆的义务管理员。
  十年如一日,李春瑞在管理图书之余,还组织芒弄村民小组及周边村寨的各民族群众及儿童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疫情发生后,芒弄乡村图书馆也暂时关闭,李春瑞不得不回到昆明。本以为她不再回来了,但2022年6月,李春瑞又回到了这片让她魂牵梦萦的土地。
  留守热土,做beplay官网app 守护者
  闭馆一年多后,芒弄乡村图书馆在李春瑞的努力下重新开馆。暑假期间,李春瑞积极配合乡政府组织开展了“万卷共知·好书共读”文学经典诵读活动,还举办了查字典、绘画、背诵乘法口诀比赛等活动,让户育村的孩子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为了能让景颇族的传统织锦、竹编等非遗beplay官网app 得到有效弘扬和传承,李春瑞动员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beplay官网app 培训。在昆明治病期间,李春瑞仍然心系户育,身体刚恢复一些,就为争取户育民族手工艺传承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奔走于相关高校和单位,“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户育民族手工艺传承培训基地顺利建成。”李春瑞说。
  如今,李春瑞已经74岁高龄,儿子多次劝说让她留在昆明安享晚年,她却说:“我割舍不下这片土地,割舍不下户育村的孩子,想尽我所能为想要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提供一些支持与帮助。”
王英:农村妇女9年无私照顾同村高龄五保户
  王英,女,回族,1975年4月生,群众,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街道永安村村民。王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2013年3月,她当选为永安村第六村民小组组长。在一次走访中,王英来到时年83岁的“五保户”朱连珍老人家里,得知老人从小患有脑瘫疾病,身边无亲属照顾,生活非常困难,王英便主动承担起照顾朱连珍老人的责任,一干就是9年。
 9年来,王英用行动兑现了承诺
  王英家并不富裕,主动照顾朱连珍老人的行为,一开始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有一些有的村民还对她冷嘲热讽。但王英仍然坚持照顾老人。
  王英一有空就往老人家里跑,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九年如一日几乎没有间断。小到柴米油盐,她经常自掏腰包购买送到家里,主动询问老人想吃什么,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大到看病就医,只要老人身体不舒服,她第一时间开车送医。2022年,朱连珍老人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彻底失去自理能力,前后5次住院,最长的一次时间超过一个月,王英每两天一趟往返城区医院和永安村之间,坚持陪伴老人、喂饭喂药、收拾秽物,出院后又接回家中精心照料。
  王英九年如一日地照料老人,彻底改变了家人和村民的看法。家人开始帮着王英照顾朱连珍老人,村民则对王英赞不绝口。“她很善良,那么多年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经受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都很佩服她。”村民们说。
 9年来,她们建立了超越血缘的亲情关系
  “大妈,从今天开始我来为您养老,我一定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您。”
  “妈,只要你愿意,无论吃多大的苦,我都把你当作自己的亲娘,服侍你到百老归天。”
  从进门第一天称呼老人为“大妈”,到后来亲切地称呼为“妈”,王英对老人的情感悄然发生变化,超越血缘的亲情关系一天天紧密。
  对于朱连珍老人来说,王英更是比亲人还亲的存在。老人对王英的陪伴照顾从不好意思、到感动、再到适应,她对这个不是亲闺女的闺女产生了极大依赖。如果王英因为工作的事情一时脱不开身,来不及去看她,她就会问周围的人:“我家王英去哪儿了,我家王英怎么还不来……”直到王英出现在她面前,她便激动得像个孩子一样。老人把平时周围群众送来的蔬菜、水果等都塞给王英,想把自己所拥有的也毫无保留地回馈给她。
  2022年11月,朱连珍老人在医院安详去世,享年92岁,王英在家属栏郑重地签下名字。老人逝世后,王英主动拜访村里的汉族老人,咨询后事办理细节。按照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和汉族老人去世的丧葬程序,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完成了火化、安葬等事宜。
  9年的时光让王英和朱连珍老人超越了血缘关系,她们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王英用长久的陪伴和细心的呵护,让迟暮的孤独老人安享晚年。王英和朱连珍,演绎了一段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孝老爱亲的佳话。
王文国:年近花甲老人见义勇为 3次入水勇救落水者
王文国,男,汉族,1964年11月生,群众,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永盛街道羊邑社区清水沟 4 组农民,小学beplay官网app 。2023年4月8日,年近花甲的王文国不顾个人安危,勇救两名落水学生,2023年先后被评为保山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云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保山好人”。
  2023年4月8日星期六14时许,9名学生到永盛街道大寨子链子桥附近进行烧烤,15时许烧烤结束,王某燕与杨某相约到河边拍照,走到东河浅水区与深水区交汇处时,杨某不慎掉入深水区,王某燕立即对其进行施救,因河边湿滑,王某燕也掉入深水区,同伴王某霖发现该情况,即刻前去施救,但也不幸也落入水中,其他同伴只能在岸边呼救,其中一名学生(霍某)到周边呼喊求救。
  居民王怀凤听到呼救声,就到羊邑社区清水沟居民王文国家中说河边有人落水,王文国得知该情况后,他没有犹豫,立即赶往河边,到河边便看到河对岸有学生在哭喊求救,听孩子们说有三名同学落水了,当时水面上只能看到两名学生。王文国看到水面上漂浮着两名学生,情况紧急,他来不及脱去衣物,就毫不犹豫跳入浑浊的水中,他快速向上游了六七米后将王某霖拖着救上岸,让岸边的学生帮忙按压胸腔进行急救,他来不及歇一口气,又一头扎进河中,奋力游到王某燕身边,并将她拖救上岸,同样让岸边的学生帮忙按压胸腔进行急救。
  此时的王文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他深知多耽搁一分钟水里的孩子就增添一分危险,时间就是生命,顾不上休息片刻,他又再次跳入河中寻找第三个孩子,他不停地在深水区摸索搜救,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一次次潜入浑浊的深水区,找寻另一名落水学生,十多分钟过去了,仍未发现最后一名落水学生的踪迹,因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且不停潜入水中,王文国体力严重透支,他用尽力气挣扎着游回了岸边,随即公安、消防人员陆续到场后,王文国才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因事发地位于永盛街道羊邑社区大寨子链子桥小河口东侧河边,该河段流域为一处“V”形转口,河流宽约10米许,在河流“V”形转口处靠西北侧区域见一块浅滩,浅滩水深约为1米许,河流“V”形转口处东南侧及向东区域为深水区,水深约3米,河水浑浊。该河段属河道聚水点,水流湍急且暗流较多,非常危险。58岁的王文国已是年近花甲的年纪,他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救人的行为,彰显了救人于危难的高尚情操。
陈伟:退役军人不顾烧伤 火场逆行显担当
  陈伟,男,哈尼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18岁入伍,2018年退役到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农村商业银行工作。
  突发火灾,他冲在了第一线
  2023年3月24日下午16:00时左右,陈伟正在办公室办理业务,突然听到网点保安焦急地喊:“不好了,你们看盘大爹家是不是着火了!”听到喊声,陈伟顿时心里一紧,快速出门查看,只见离瑶山支行不足50米远的一幢居民楼上空正腾起阵阵浓烟,并不时有火花溅出。看到浓烟滚滚,陈伟片刻思考后,他快速找到网点灭火器,拎起灭火器就往着火的民房跑去,对准火源点进行喷射。
  火线上的英勇战士,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瓶用完了赶快回网点取,这边的火喷灭了那边的又复燃起来,陈伟已经来来回回奔跑了四五趟,3月末的河口,室外温度已达30多度,短短几分钟,洁白的工作服就被汗浸湿透了,空气中飞舞的余灰也不时飘进眼睛,迷得人睁不开眼,就在这时一声巨响,屋内的电器发生爆炸,长长的火舌往外吞吐了足足数米远,陈伟由于站位靠前第一个受到冲击。然而时间就是生命,每多耽搁一分钟人民群众财产就多一分损失。在这危急时刻,他没有考虑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尽快扑灭火焰。“灭火器不够了,用新网点的消防栓!”陈伟和同事们于是砸开了新装修网点尚未投入使用的消防栓设施,齐心协力铺设水带,打开闸阀,随着水流洒入,最终这场火灾在陈伟和瑶山支行同事们的奋力扑救下成功被扑灭。
  火灾中的逆行者,展现退役军人的担当和勇气
  在危急时刻,他展现了退役军人的担当,面对火情毫不退缩,凭借平时练就的过硬安防业务,妥善处置,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直到火被扑灭,陈伟才与同事相互搀扶返回工作网点。返回后,陈伟发现自己的眼睛火辣辣的疼、身体多处皮肤也感不适,同事这才发现他的面庞、手臂、脖子等多处被烧伤。当夜,陈伟被转送至开远市医治。
  水火无情,人间有爱。陈伟12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精神品格,如今脱下军装的他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用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徐可波:人民教师多次见义勇为,救火救人彰显人间大爱
  徐可波,男,汉族,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二中学教师。2002年以来,徐可波多次在他人危难之时伸出援手,先后参与了森林灭火、抢救车祸受伤人员、救助溺水女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高尚品格。
不顾安危,跳水救人
  2023年4月19日上午10时20分,热爱运动的徐可波老师和朋友正在云南省昭通市乌蒙水乡公园人行步道上慢跑。“有没有人会游泳!救命啊!”一阵焦急的呼救声忽然从桥下传来,徐可波立即往桥下飞奔而去。只见一个老人正站在湖边大喊,循着老人所指方向望去,水中隐约可见的人影即将没入水中,他立即意识到有人溺水了,情况十分紧急!徐可波一跃而起,越过护岸栏杆,毫不犹豫冲进湖中。看着水中即将沉没的衣角,他心里焦急万分,手脚并用,急速靠近。当抓到完全沉入水中的衣角时,他猛地向上用力拉起,落水人生死不明。他迅速把左手伸到女孩的头下,抬高头部,以便让口鼻露出水面,另一只手托住她的后背,立即向岸边游去。费了很大的气力,终于到达岸边的浅水区,在公园保安和朋友的帮助下,女孩被安全转移到岸边的草地上。“赶快拨打120!”有一定溺水急救常识的徐可波一边对周围的人群呼喊,一边检查女孩的口腔、鼻腔,看是否有异物堵塞。他用纸巾清理了女孩的口鼻后,把女孩的头侧到一边,保证其能顺畅呼吸。再次确认女孩的呼吸和脉搏,发现生命体征还算平稳,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暂时放下了!听见不远处赶来的120救护车的声音,他和朋友才默默地离开了。
危急时刻,奔赴火场
  2002年2月14日中午,徐可波在云南省昭通市渔洞水库大坝上游玩,离大坝约一千米的山上突发森林大火,火势迅猛。他第一时间赶往火点,参与消防队一起灭火。浓烟滚滚,火苗乱蹿,熏肿眼睛,灼伤皮肤……火海之中,各种难以预料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可他一直坚持到最后。等到山火被扑灭,已是晚上九点多,由于在火场里面的时间太长,他的肺部严重受伤,住院多天后,才渐渐恢复。
路遇险情,热心救人
  2014年2月7日,徐可波和哥哥一起送母亲去云南省昆明市检查身体,10点左右途径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时,一辆小轿车与迎面而来的大货车相撞,小轿车被撞得严重变形,车内的人受伤情况不明。来往的车辆疾驰而过,徐可波和哥哥不顾危险,第一时间下车查看情况,发现小轿车上的一家三口都不同程度受伤,女驾驶员受伤最重。因为哥哥是医生,他们第一时间对女驾驶员进行救助,并拨打“120”急救。等到急救车到来,他们才放心离开。
茶应明李玉华:夫妻档乡村电影放映员40余年坚守 用光影把快乐带给乡村群众
  茶应明,男,彝族,1962年1月出生,群众,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班局村委会小山头村村民;李玉华,女,彝族,1968年8月出生,群众,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班局村委会小山头村村民。茶应明和李玉华是一对默默坚守的乡村公益电影放映夫妇,从1980年开始,40多年来,夫妇二人一直穿梭于红岩镇的村庄之间,放映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影片,为村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和感动。2020年茶应民去世,李玉华继续承担着乡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
坚守承诺,风雨无阻
  在过去的40年多里,茶应明和李玉华每个月都会驾驶着那辆装满电影设备的电动三轮车,按时到红岩镇各个村为群众放映电影。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们从未缺席。
  40多年来,夫妻俩跑遍红岩镇的每一个角落,为村民们放映电影4000余部,观看人数达100余万人次,陪伴着红岩的老老少少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时过境迁,曾经的手摇电影机已变成了现在的智能电影机,无论电影行业经历多少变革,夫妇俩的电影放映步伐从未停止。他们始终以淳朴的热忱和不懈的坚守肩负着电影放映员的重任,在乡村之间穿梭,用一幕幕动人的影像,点亮了村民的夜晚,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用心用情,服务村民
  茶应明夫妇放映的电影类型丰富多彩,有经典的老电影,也有最新的大片。他们会根据村民们的需求和喜好,精心挑选每一部电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他们还会在放映前为大家介绍电影的背景和花絮。每次电影放映前,还会增加放映农业技术科普、禁毒防艾等宣传教育片,让村里的群众不仅有乐子还能涨知识。
  除了放映电影,他们还经常帮助村民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去放电影的路上经常会遇到认识他们的村民需要帮忙,因此拉电影设备的小三轮车里时常“顺带”帮村民们拉着蔬菜、化肥、锄头、单车等各种东西。
  在村里小有名气的茶应明夫妇也时常会收到一些不明贷款公司和产品推销者的电话或短信,对方承诺只要夫妇俩在放电影时帮忙宣传产品就会支付给他们报酬,但每次夫妇俩都果断拒绝了,李玉华说:“我们不能为了钱而违背我们对村民的承诺,做出对不起大家的事。”不仅如此,每次放映时夫妻俩都不忘提醒村民们谨防诈骗。
  继承遗愿,放映接力
  2015年茶应明患病,每月都要上医院检查治疗的他仍然坚持每月到村里放电影。与病魔抗争5年后,他最终还是告别了他热爱着的电影事业。弥留之际,茶应明对妻子说:“假如你愿意的话,我走了以后,你就接着去放电影吧!放电影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也能让日子过得更充实一些。”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兑现给村民的承诺,2019年李玉华从丈夫手中接过了这个原本可能并不适合她的工作,成为了红岩镇新的乡村电影放映员。曾经夫妻两人走过无数次的路,如今只有李玉华只身前往。“每次和他去村里放电影回家都已经是深夜,但两个人有说有笑,很幸福。”回忆起和丈夫一起去村里放电影的场景,李玉华已经泪流满面。
  “开始确实很难过,总是想起他的样子,不少地方我和他都去过很多次了,有几场几乎是在流泪中放完电影。不过现在一想到大家都等着我去放电影,能为大家带来快乐,我也就不那么难过了”李玉华说,“只要身体还允许,我就会把电影放下去,这些事情总得有人来做,这也是丈夫的遗愿。”
马国江:投递路上的“巾帼标兵”将工匠精神写在平凡岗位上
  马国江,女,汉族,1977年8月生,群众,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罗平县分公司女子投递组组长。2007年加入中国邮政,16年投送邮件760余万份、报刊1000余万份,保持“零差错、零投诉”。2021年4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岗,2022年2月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2021年度“最美快递员”称号,2022年5月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平凡岗位上铸就工匠精神
  每天早上7点30分,马国江准时来到罗平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室,整理好头天未送出的邮件,放入邮袋,把需要揽收包裹客户的信息按路向在微信里排好,就骑上三轮车出发了。10点40分,沿路将邮件送完,揽收完客户的包裹,返回投递室开始补录邮件信息。11点进口邮车到达,进行下车、分拣、装车之后,她简单地吃了午饭。13点40分,挎上邮包,又匆匆出发了,把沿途私人订阅的报刊、邮件送到客户手中。14点30分,她准时来到县政府,将党报党刊投递到县委、县政府及各单位后,又赶往附近的街道、小区继续投递。16点30分,她将沿途的报刊、邮件送完,载着下午揽收到的包裹返回公司进行补录、交车、归班处理,有时候还要外出征订报刊,这些工作全部处理完已接近19点。
  马国江每天的邮路里程约40公里,16年下来,投递总里程约20万公里,投送邮件760余万份、报刊1000余万份,保持“零差错、零投诉”,把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马国江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投递路上的巾帼标兵
  在以男性为主的快递队伍里,马国江带领的这个投递小组全部都是女性,成为中国邮政系统中少有的女子投递队伍。她带领着5位姐妹脚踏实地,立足本职,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展现了基层女职工的风采。
  马国江主要负责党报党刊、信件的寄送,这类寄件时效性强、工作量大且分拣复杂,为了能按时送达,她基本处于“全年在岗,无节假日,无休息”的工作状态。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如今她所服务的片区,服务面积63.16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投递里程40公里,报刊投递量达到日均2000余份。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从未发生过缺报少刊、丢村甩点等现象,邮件妥投率始终保持100%,平均每天延伸服务10公里,保障了包裹直投到户服务。
 履职尽责显担当
  在信件投递中,因地址、姓名不清等原因导致无法投递的信件被称为“死信”。遇到这类信件时,大部分投递员会选择“退信”进行处理。但马国江每次都会到信件所在的社区或是公安局户籍科,认真核对准确的地址和门牌,多方询问查找直到再次投妥。
  “虽然牺牲了我大量的休息时间,但每次看到那些因为收到亲人信件而感动得落泪的老人,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马国江说。
  每年七八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到达。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学子的努力,也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我都是先打电话预约,确保学生本人亲自签收才送出去,只要当天能够联系上的就当日送到,都不留在手中,我们非常理解家长和孩子等待通知书的急迫心情。”马国江即使再忙,也会以负责的态度送出每一封录取通知书。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16年来,马国江务实肯干、兢兢业业,在投递路上绽放出耀眼的芳华,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快递员。
方震东:高山植物学家为高海拔植物造“方舟”
  方震东,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农业农村局退休职工,1986年从云南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到云南省迪庆州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2000年,他受命筹建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如今该植物园已成为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公共科研条件平台、野生动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研究基地、科普场所和国家AA级景区。2019年,方震东荣获“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为高海拔植物建造“方舟”
  2000年,36岁的方震东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朋友都非常不解的决定——放弃调回中科院工作的机会,留在海拔3400米的香格里拉,筹建一座高山植物园。
  20余年过去了,如今,方震东历经千辛万苦筹建的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已经成为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公共科研条件平台、野生动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研究基地、科普场所和国家AA级景区。园区占地1005亩,就地和迁地保护高原1000余种高等植物、120种野生真菌、100余种访花昆虫、100余种鸟类、20余种野生哺乳动物。每年吸引近百名科研人员来园区开展科研观测、上万人次的当地居民和游客来园区观光游览。
  为生物多样性编写“档案”
  在无数次的野外考察中,方震东跑遍了滇川藏横断山区的山山水水,采集和鉴定了3万余号植物标本,其中1万号已上线CHV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积累了1000余个野外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数据,编写了众多区域性植物名录和调查评估报告,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物种、群落和生态景观照片,出版了植物图谱。2005年,他和团队在三江并流高山区建立了15座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山植被变化永久监测山峰,每间隔七年组织国内外专家重复监测一次,并发表监测研究结果。
  总结以往的科研成果,方震东提出了“植物群落浑水效应”理论、中国植物名称的“异化”等学术观点,发现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存在“下部树线”的现象及其成因,开发了“一体化的植物群落及区系调查方法”,从亲身实践案例中总结提出“预测型迁地保护”和“应对型迁地保护”的概念,申请了两项“种籽配方”专利。
 为生态恢复贡献力量
  鉴于国内把野外生态恢复等同于市政绿化的现象,方震东率先提出“使用当地物种恢复当地植被和区系”的生态恢复新理念。从2006年至今,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滇西北裸露地表植被恢复研究、示范与监测”“迪庆干暖河谷公共裸露地表生态修复治理研究与工程示范”等项目,在白马雪山、华能马鞍山风电基地等地实施了生态植被恢复工程项目,提出了生态植被恢复的“翻书原理”,开发了适应不同气候区及地形环境的“种籽配方”、植被恢复方法的新技术流程和植被恢复监测方法,多年来累计恢复滇西北裸露地表面积320公顷,编撰出版了《滇西北裸露地表植被恢复研究》(2022)。
  方震东采集和繁育了400余种野生植物,驯化繁育出来的黄花木、小叶栒子、云南沙棘等数十种野生植物的苗木已经运用于高原高寒地区的市政绿化和道路、矿山的植被恢复工程中。
  方震东还致力于科普工作,每年编印植物科普台历、制作生物多样性宣传展板、为当地景区编写植物科普导游词、撰写微信公众号科普文章……以多种方式为公众普及植物、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芶大荣:“上门女婿”数10载如一日照顾瘫痪岳母和残疾妻子
  芶大荣,男,汉族,1972年1月生,群众,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宁州街道茂地村委会茂地村小组村民。1998年,经人介绍他与李英组建家庭。作为丈夫,芶大荣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作为女婿,芶大荣自岳母患病瘫痪一直尽心奉养,他用一点一滴的付出,谱写了一首孝老爱亲的赞歌。
  甘当“上门女婿”,照顾残疾妻子20余载
  妻子李英2岁时因生病落下终身肢体二级残疾,只能蹲着用手拄着脚踝走路,无法完全站立,只能完成穿衣、吃饭、洗漱等简单的事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干农活、出门工作。结婚后,妻子的日常生活及家庭重担落在了芶大荣肩上。两个女儿出生后,日常照顾和接送孩子都是由芶大荣负责,妻子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却打心眼里感激芶大荣,觉得他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好丈夫。
  由于妻子行动不便,芶大荣怕她闷得慌,他就趁着农闲时,用三轮车拉着李英到城里去赶集,然后用轮椅推着她去喜欢逛的地方散心。
  无微不至照顾岳母,扬孝道传佳话
  2008年,岳父母离婚,同年岳母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急需进行手术。芶大荣把岳母送进了玉溪市人民医院,治病期间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由于岳母承受不了离婚及生病的双重打击,思想负担过重,导致身体日渐衰弱,在2018年突发脑梗,住院治疗。出院后,由于行动不便,又导致大腿摔断,虽经多次治疗,最终还是瘫痪在床。此后,岳母每年都需要住院10余次。多年来,各种医疗费用及车旅费,让原本生活困难的家庭雪上添霜。
  由于妻子双腿残疾无力照顾岳母,芶大荣每天不仅要做繁重的农活,还要同时照顾妻子和岳母。为了不耽误地里的农活,芶大荣每天早早起床,到田里干一阵农活,快到饭点时又赶着家做饭。他经常天不亮就要起来,忙到半夜才能休息,每天还要给岳母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但他从无怨言。在岳母卧床的几年里,芶大荣从没让岳母患过一次褥疮,没穿过一次潮湿的衣裤,无论春夏秋冬,老人的衣服被褥都洗得干干净净。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芶大荣却用一颗孝心,默默无闻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岳母。多年来,芶大荣用“真心”传递着对家庭、对亲人的受,用“孝心”传承着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德,用无悔的付出诠释了“爱”和“孝”的真谛。

董大彩:农村妇女为爱坚守29年 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
  董大彩,女,1971年3月生,群众,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涌宝镇涌宝村后山组村民。29年来,她用柔弱的身躯,顶起了家庭的大梁;她用无微不至的呵护,让瘫痪的丈夫看到了生活的阳光。
丈夫高位截瘫,扛起家庭重担
  1994年,董大彩的孩子1岁,她的丈夫因车祸重伤高位截瘫。从此,她一边照顾幼小的孩子,一边开始漫长的护理和四处寻医,撑起了这个濒临崩塌的家庭。她对一度丧失生活勇气的丈夫说:“这辈子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守着你。”
  丈夫残疾卧床,对于一个以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意味着她将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繁重劳动。在贫瘠的山地上,她起早贪黑,春种秋收,瘦小的身躯不停歇地劳碌着,农活做不完她也不敢请小工,因为要把省下来的钱拿去给丈夫寻医问药、供孩子上学。有邻居劝她离开现在的丈夫,但她却说:“难道要叫我的丈夫身体受伤、心也受伤吗?”,邻里看到董大彩如此坚定,纷纷伸出援手,在农活上帮助她,在生活上接济她。
  细心护理丈夫,用爱撑起一个家
  29年来,董大彩除了过年时偶尔回娘家与家人相聚半天,其他时间都在照料丈夫和为生活辛苦劳作。每天放下手中的农活回到家里,她便给丈夫喂水喂饭、擦洗按摩。她说:“每天坐在床边照顾瘫痪的丈夫,听他唠唠家常,也是一种幸福”。每当夜深人静,丈夫病痛难忍,董大彩会找出备用的药物给丈夫止痛,让他能尽快入睡。在简陋的卧室里,董大彩省吃俭用购买了一台老式电视机,陪伴丈夫度过一个人在家的时光。
  不离不弃坚守,生活满是阳光
  在董大彩的照顾下,丈夫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虽然高位截瘫,但他渐渐地能用手支撑着爬下床坐到轮椅上做些简单的家务活。有一次,董大彩把400多斤的玉米晾晒在庭院中,到离家较远的山地上去干活,下午突然下起雨来,她匆忙从地里赶回家,看到瘫痪的丈夫坐在轮椅上吃力地用一个小铁铲,把玉米全部铲到了避雨的走廊上,董大彩又心疼又高兴,心疼的是丈夫身体残疾还主动找活干,高兴的是丈夫能够以顽强意志面对生命中的苦。夫妻俩就这样相守相伴,患难中生活也有了阳光。
  29年,董大彩真情守望瘫痪丈夫,用平凡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真爱。
于应香:普通农妇悉心照顾卧床丈夫17年 用爱撑起一片天
  于应香,女,彝族,1973年9月生,群众,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东山乡新民村委会六组村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数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
  默默守护,用真情筑起幸福的港湾
  身为人媳、人妻、人母,于应香一直坚持着中国妇女朴素、孝顺和勤劳的传统美德,打理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孝顺好公婆,照顾好丈夫,教育好女儿,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2006年10月的一个傍晚,丈夫麻有和外出务工骑摩托车回家时不慎摔倒在深沟里,导致脊椎骨折,高位截瘫,常年卧床。为了让丈夫安心休养,她一个人扛起了家庭重担,小到为丈夫端茶递水、做饭保洁,大到喂养牲口、犁地种田,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丈夫心疼她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便利用木工手艺编织簸箕,出售后添补家用。夫妻俩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他们在命运面前不低头,相互支撑、携手向前,十多年来,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相濡以沫,用心血描绘真爱的模样
  为了救治丈夫,于应香奔走大小医院,但得到的依旧是同样的答案,丈夫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于应香没有被击垮,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迎难而上,从“半边天”到顶起“整片天”。每天除了给丈夫喂饭喂水、擦拭身体,还要早出晚归为家里谋生计,农忙时起得更早了,闲暇时就在附近打零工贴补家用。最开始的几年,丈夫麻有和常常会绝望崩溃,产生放弃自己的想法,但于应香一直悉心照料和鼓励丈夫。
  风雨同行,用陪伴书写长情的告白
  由于女儿5岁时丈夫就出了意外,照顾年幼女儿的重担也落在了于应香的身上,虽然每天忙碌的生活已经让她身心疲惫,但对女儿的关心照顾一分也不少,每天都会抽时间陪伴女儿。在她的教育引导下,女儿健康成长、乖巧懂事,每天放学回家会跟瘫痪在床的爸爸分享学校的趣事,给干农活未归的妈妈准备饭菜。邻居们都羡慕她有个懂事的女儿,纷纷前来讨教育儿的秘诀。于应香觉得与其教孩子十句,不如自己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让孩子看到、领悟到做人做事的真谛。一直以来,于应香也是这样做的,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变得乐观向上、懂得感恩。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