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兰
老党员做残疾人“守望者” 坚持以工代疗义务助残15载
助人为乐
重庆
2021年10月“中国好人榜”
田桂兰123.png
人物故事:

  田桂兰,女,生于1951年5月,中共党员,曾任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文兴一支部书记,已退休。为解决残疾人的心理问题,田桂兰牵头建立以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为依托、以手工编织为主、以工代疗为目的的残疾人工疗站。15年来,她指导残疾人及家长开展手编教学2000多人次,编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光辉百年路,奋进新征程”、花瓶、自行车、大桥等手工作品1100余件,用一针一线带动精神残疾人“编织”出“新世界”,用满腔热情点燃残疾人希望之火。

退休不退岗,做社区治理螺丝钉

  雷锋同志曾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田桂兰便是这样一颗退休不退岗的钉子。今年70岁的田桂兰已有36年党龄,退休前,作为单位的会计和行政文员,她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奉献青春;退休后,作为沪汉社区文兴一位支部书记,田桂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残疾人帮扶工作。

  “娃儿老是呆在家里不出门,我们大人稍不注意,他就用烟头烫自己手臂,这样下去怎么办啊?”这天,居住在花生堡的李老师来到社区“诉”起了苦,前来参加组织生活的田桂兰正巧看见了这一幕,和李老师交谈了起来。原来,田桂兰的儿子因提前退休下岗也患有抑郁症,成天吃药却依旧日渐消沉、阴晴不定,面对同样患有精神障碍的孩子,田桂兰感同身受。在十几年前,社会医疗水平、社区基层治理、各项功能设施均还没有现在完善,辖区残疾人员分布较多,很多精神障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成天在辖区乱走乱晃,给家人带来心理负担的同时,还可能带来社会安全隐患,如何解决残疾人治疗问题成了田桂兰的一块心病。

  余热暖人心,做残疾孩子守望者

  看着长期遭受抑郁症折磨的孩子们,一心致力于社区服务工作的田桂兰决心要帮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白天参加大渡口区残疾人联合会相关培训,晚上上网了解相关知识,通过多次走访调研,田桂兰萌发了建立残疾人工疗站的想法。通过居民议事会,跟社区汇报沟通后,田桂兰主动挑起了建设残疾人工疗站的重担。2006年4月,本着“以人为本,人尽其才,重树信心”的服务宗旨,在多方支持下,以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为依托、以手工编织为主、以工代疗为目的的残疾人工疗站正式成立。

  万事开头难。社区残疾人工疗站的精神残疾人在初始参加的活动中因为难度较大,自身能力有限,渐渐退出了活动,未能打开心扉的他们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把自己封闭起来,病情更是没有好转,田桂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短暂消极后,55岁的田桂兰决定从“兴趣”抓起。为了能准确掌握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她提前网上查阅资料,每天独自乘坐公共汽车到每位残疾人家中,面对面与残疾人本人和家属沟通,最终选择了“串珠”技术,并吸纳了12名残疾人和家长参加课程。面对陌生的“串珠”,孩子们显得十分兴奋,但学起来却是异常吃力,光是“直串”,也必须经过手把手、千百次的学习。一次,一名残疾人学员小杰在多次学不会“直串”后,便直接放弃,怎么说都不愿意继续学习了。面对内心脆弱的他们,田桂兰“连哄带骗”:“小杰你看哈,这几颗珠子是不一样的颜色和形状,你可以分别帮老师串在一起吗?”“这朵花的制作多亏了小杰帮我串珠,田老师才能顺利完成!”因为长期照顾自己孩子的原因,经验颇丰的田桂兰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学员的自尊心,从易到难教授串珠编制技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几节实践课下来成功的引起学员们学习串珠的兴趣。初获成功的田桂兰趁热打铁,每天运用手机视频学习,一边与几名专业手编老师交流心得,一边制定授课方案,再链接社区资源定期开展手工编制课堂。15年来,田桂兰指导残疾人及家长开展手编教学2000多人次,编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光辉百年路,奋进新征程”、花瓶、钥匙扣、自行车、大桥等手工作品1100余件。

义卖强信心,做向上向善传播者

  残疾人工疗站的顺利进行,让孩子们愈发信任这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田阿姨,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田妈妈”,这也让田桂兰也萌发了建立一支专业志愿队的想法。2019年,沪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社区特意组建了以“巴渝巧姐”田桂兰牵头的助残志愿服务队,并积极为其链接资源、搭建平台。2019年中秋会上,田桂兰亲自为残疾学员们编排了一场《礼赞祖国母亲》的诗朗诵,“小杰很喜欢现在的手编课,他每周都来,从这以后他性格开朗多了,这不,都敢登台表演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为了增加学员们的信心,田桂兰不知疲倦地跑上跑下,为他们张罗了好几场公益演出和现场义卖,从最初的张不开嘴,到最后主动卖出作品,义卖金额累计达到2万余元。学员们喝着用自己义卖的钱换来的矿泉水,一个个开心得合不拢嘴。15年来,田桂兰每周二、四下午雷打不动的按时“上班”,节假日带着大家一起旅行、做志愿者,不仅让残疾人学员们生活得到了充实,个人能力得到认可,也让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大幅提升,现在个个心情舒畅,勤劳礼貌,病情早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田桂兰说:“让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创造机会让他们上台表演,锻炼胆量、展现自我才能让他们真正得到社会认可。同时,我也呼吁大家去理解他们,把歧视变为关怀,希望能通过小小的我,从而提高身边人对精神病人的社会认同度。”除此之外,她还专门牵头组织辖区党支部书记、委员及年轻党员成立“党员”宣讲义工小分队,就近、就难分配宣讲成员上门送学,确保每个党员学习不掉队、思想不落伍。(责任编辑:周胜武 徐婷)

来源: 重庆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