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清泉,女,1967年6月出生,满族,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辛寨子村人,现任大连市甘井子区源昌物资商行经理、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她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先后荣获市优秀残疾人、市慈善之星、辛寨子之星、辛寨子街道优秀巾帼标兵、“beplay官网app 助残,自强典范”等荣誉称号。关清泉荣获2019年第二季度大连好人称号,她的家庭荣获首届“大连市文明家庭”称号。
从“爬”到“走”,用了13年
1967年出生的关清泉,出生在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辛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她被确诊患有小儿麻痹症,同龄的孩子可以学着走路,关清泉却只能爬行,她说这是她关于童年最深的记忆。
在当时,倔强的关清泉也想试着走路,站起来,迈出一步又跌倒。这样的日子在13岁那年迎来了转机,“父母为医治我的病东奔西走,终于找到了医治的办法,可家里没有积蓄。最终,我的父母四处凑钱,总算是为我做了手术,我也可以勉强的行走了。”
关清泉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家里却欠下了一屁股债,这个好强的女孩那时就暗下决心,日后一定要好好念书,用双手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永不停歇,她用学习改变命运
1986年,关清泉高中毕业后,在一家乡镇企业担任化验员。她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最终考上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乡镇企业转产后,化验工作没有了,她又去学习裁剪,一边学做衣服,一边学习三年制的企业管理课程,就这样,服装学习让她有了一门新的技术,也成为她谋生的一种手段。随后她在辛寨子开了一个服装店,一干就是三年,虽然感觉很累,但她很欣慰。但是,不服输的她,不满足于现状,拿着《乡镇企业管理》的中专毕业证,四处找工作,她还要做更有意义的工作,天华公司就将她分配到园艺场当出纳员,三年的会计工作,使她又学到了财务知识,珠算的加减乘除考试均得到满分,使她更增加了信心。2001年,在市残联王荔等人的帮助下,争取了一个由残联出一部分学费上大学的机会,当拿到大连市教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关清泉很激动,她告诉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一个偶然机会,她接触到钢材行业,记得那是1992年,经济还不算好,大部分人家条件都不富裕,她家也不例外,但是在钢材市场,她看到来来往往市场办业务的业务员、经理、大老板们都开着名牌车,经济条件好的很,“努力,努力,我一定要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她暗下决心。
2003年,深谙其中之道的关清泉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钢材贸易公司——源昌物资商行,人生之路开启了新的一页。做起钢材生意后,关清泉仍然没有忘记学习,她一边做一边学习钢材方面的知识。“那时人手紧缺,为了节省成本,我也不舍得请太多的工人,十几斤的钢板,我一个人扛。”就这样,她的公司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关清泉说,回首创业路,她只想证明,身残不可怕,只要肯坚持。
乐观向上 一家三口演绎阳光下的幸福
关清泉走的是一条创业之路,也是一条人生奋斗、家庭进步之路,现在,她的女儿不仅经常跟着母亲参加助残献爱心活动,还多次独自参加大连、长春以及所在学校的文艺演出、爱心助残等活动,用歌声、琴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公益事业的热爱。
关清泉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拼搏,让丈夫王哲顺“不觉她一个残疾人”。这些年,老王不仅是关清泉行动上的挽扶者,也是全部生活的陪伴者。关清泉热爱生活,她说,“改革开放,我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腰包鼓了,大美的河山我也想去看看。”就这样,王哲顺就背着她爬泰山、长白山、峨眉山、九寨沟,游北京故宫、上海外滩、苏杭古镇等。关清泉常说:“我眼中的世界,是在老公的背上看到的”。
献身公益 80%的精力投入在大连无障碍建设事业上
自己富裕了,关清泉没有忘记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只要身边的残疾人,或者需要帮助的人有需要,我都会尽力帮助。” 2006年关清泉参加了由中残联主席张海迪发起的“你行、我行、大家同行·帮你建个家,走进宁夏”的公益助残活动;她还于2007年出资20000元举办了源昌杯“心灵的家园”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大批的残疾人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参与,获奖作品均刊登在了时年的《大连晚报》和《大连日报》上;汶川地震时她个人向红十字会捐助10000元。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出资资助残疾人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住在辛寨子附近的残疾人,过年都会收到关清泉送来的年货,关清泉将其称为“6大件”——米、面、油、鸡蛋……从第一年租着车子挨家挨户送年货,到后来父亲、丈夫、弟弟都加入到她的行列中,把年货替各家搬上楼,关清泉带动了全家人替残疾人做好事。这样的善举,似乎已经成为了关清泉一家人的习惯,一路走来,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熟悉关清泉的人都会说,她是个热心人,除了春节的年货,关清泉只要有时间,就会定期“请进来”和“走出去”。所谓的“请进来”,就是邀请相熟十几年的残疾人一同到家里坐坐,大家一起做饭,围坐在餐桌前聚餐,唠唠家常,彼此鼓励;“走出去”,便是开车载着残疾人朋友外出散心,不断带给周围的人以力量。
2016年6月,关清泉当选大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如今,她已把80%的精力用在了推动大连无障碍建设事业上。她深知“无障碍环境不仅关系到残障人士,而且也有利于老人、儿童、孕妇、负重者、阶段性伤残者等。完善无障碍环境不仅是法律义务、社会责任,更是城市文明水平的体现、市民幸福指数的保障”。促进会的督导员都是最基层的残障人,主要由轮椅人士和轻度肢残人组成。关清泉带领着残疾人督导员走进进场、场站、公园、商场,去体验和促进无障碍设施的改进。因为地铁无障碍设施相对完善,督导队的工作主要以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为主线开展。2017年6月,关清泉参加了地铁直梯口缘石坡道调研活动。关清泉带领大家先乘电梯进入站台,坐上地铁,再走下地铁,乘电梯来到地面,查看人行道的缘石坡道是否齐全和达标。这样往复循环,一趟考察累计也得走几公里,相比轮椅人士嗖嗖地前行,而轻度残障人只能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大家常常累得筋疲力尽。经过关清泉与无障碍督导员们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与相关单位的领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反复沟通,促进了恒隆广场、中央大道、大连地铁等无障碍设施的改善,方便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老年人、孕妇、儿童、伤病患者等行动不便人群的出行。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督导工作虽然辛苦,但我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因为我们肩负着阳光的使命,为了能让更多残障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