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勇
志愿者带领公益团队帮助2300多名困难群众
助人为乐
河南省
2018年5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史晓勇,1974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人,许昌爱在行动公益联盟创始人。

  5年来,史晓勇带领许昌爱在行动公益联盟志愿组织,先后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150多次,组织捐款4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众2300多人……在爱心公益的路上,史晓勇一直将助人为乐当作是自己最快乐的事,将大爱无私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年幼时候,史晓勇家庭贫寒,在亲戚和邻居的帮助下,全家人捱过了最难熬的一段岁月。为此,母亲经常教育史晓勇要懂得感恩。于是史晓勇就经常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些食物,帮他们拉些柴禾。现在想来,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他慢慢养成了帮助他人的习惯。

  2010年7月,史晓勇在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许昌爱心公益联盟。当时正值盛夏,联盟组织志愿者到东城区东湖游园进行义务劝泳活动,提醒广大青少年为了自身安全不要下河野泳。

  当史晓勇想到与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学生因野泳出现事故时,一种父亲般的责任油然而生,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规劝学生们不要下河,以免让家长担心。看着孩子们被慢慢劝离,他心里有一种由衷的满足。

  这次看似不大的公益活动,让他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于是,他想到成立公益组织,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聚沙成塔,为弱势群体奉献更多的爱心。2013年6月,在史晓勇的倡导和组织下,许昌爱在行动公益联盟正式成立。

  在公益的道路上,史晓勇始终坚持“说十句话,不如做一件事”的信念,他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

  2016年重阳节,史晓勇带领志愿者到张潘镇敬老院,为老人们过了一个隆重的“集体生日”,老人们一起吹灭蜡烛的那一刻,多少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俺爹娘死的早,我连自己生日都不知道哪一天,一辈子都没过过生日,今天可算如愿了”83岁的李大爷已泣不成声。

  2017年冬至,天还未亮,史晓勇和志愿者们就已经开始准备慰问小召乡第三敬老院的物资,热腾腾的面包、厚实的大棉等慰问品被志愿者装上货车,“这些棉被都是我亲自把关定做的,保证盖着舒服,坚决不用黑心丝绵,我们要做就做的精益求精,要干就干的问心无愧”史晓勇拍着胸脯说。其实,每年冬至,史晓勇都会提前备好东西,带着志愿者们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和他们一起包饺子。

  这几年,史晓勇去的最多的是许昌县灵井镇敬老院,春天来了,他给老人们送来新鞋新袜子,端午节前,他给老人们送粽子送糕点,中秋节时,他又及时地带着月饼来看望大家;每年的冬至是老人们最期待的时候,每到这一天,史晓勇总是提前买好东西,带着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别看他是个男子汉,但是和面、盘饺子馅、擀皮、包饺子,样样活儿都干得很麻利。这里的孤寡老人说:“晓勇每年都要来好几趟,每次都给我们带好东西,我们看见他都可亲。”

  在帮助孤寡老人的同时,困难学生也是崔小勇的关注对象。聋哑孩子崔新宇曾是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学生,早年父母离异,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后来母亲患上癌症,花费巨大,没有经济来源的她们日子十分难过。母亲去世后,崔新宇只好跟随年迈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母亲患病期间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崔新宇不得不从学校辍学。史晓勇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志愿者到其家中慰问、捐款,帮助崔新宇解决了学费问题,使其顺利考入郑州特殊教育学校大专部。在救助崔新宇的过程中,他得知一名叫杨星熠的聋哑孩子家庭同样困难,也对其进行持续救助,直到他考上大专。

  助老助残、扶弱济困,组织公益活动似乎成为了史晓勇生命中的一部分,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几年来,他共组织各类爱心公益活动150多次,公益活动时间累计超过600个小时,帮助对象达2300人次,累计捐款40万元。他的事迹先后被河南日报、河南电台、河南电视台、河南商报、许昌县电视台、许昌市电视台、许昌日报等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个简单的初心,成为了前行的动力;一份执着的坚守,化作了一生的追求。崔晓勇也常常告诫自己:坚持下去,把“志愿者”当作自己永远的事业!爱,在路上;爱,在行动。

来源: 河南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