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自动化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赵立新,是拥有“维修电工技师证书”“化工仪表维修工技师证书”的“双师型”骨干教师,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累计为油田和社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毕业生。她孝敬公婆、和谐邻里,被评为第六届“华北油田道德模范”、华北油田“好儿媳”,其家庭先后被评为华北油田公司“最美家庭”、天津市“最美家庭标兵户”和“全国最美家庭”。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也是莘莘学子的大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培养人才的小学校。
她,是所在学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也是育人成才的“急先锋”;她,是丈夫的“贤内助”、女儿的“知心人”、父母及公婆的“小棉袄”。
工作29年来,赵立新从不使用过于华丽的辞藻,从不高谈阔论艰涩难懂的理论,从不标榜自己取得的成绩,从不埋怨自己付出的甚多而得到的甚少。赵立新时刻以一名“石油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将石油精神化为血液、融入骨髓,深入贯彻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和敬老爱亲的生活实践中。
扎根教育,育人成才不辞苦
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赵立新便一直在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她把育人成才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将每一名学生都“视如己出”,在心爱的教育战线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赵立新老师是我们教研室工作最踏实、教课最有耐心的老师。比如为了准备一堂低压电器控制接线实验课,她往往在课前花三个多小时进行插线布线;学生有问题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耐心教导,直到学生完全弄懂掌握了为止。”赵立新老师所在专业教研室主任王锁庭对她作出了上述评价。
就像王锁庭所说,在教学工作方面,赵立新是“巾帼不让须眉”。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教学水平,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教育工作新要求,她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和教学质量。她2003年获得学院“实践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2005年获得学院“专业教师技能”比赛二等奖,并曾多次获得学院“岗位创新明星”和“工会积极分子”称号。她还通过深入钻研业务,先后考取了“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证、“高级化工仪表技能”证、仪表工考评员证和电工技师等多项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近30年的教学实践,赵立新孜孜以求、育人传道,弟子三千、“桃李天下”,精心培育的学生被输送到石油石化类企业和机械制造类企业,从事仪器仪表维修、电器设备维护等工作,成为推动祖国石油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坚强力量。
“赵老师,衷心谢谢您的耐心教导和苦心栽培,我不仅学会了专业技术本领,更从您身上学会了踏实用功,学会了艰苦朴素,学会了苦干实干……”2018年3月,学院2017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于晓飞当得知自己成功考取天津大学和河北大学合办的研究生班公费生后,在第一时间给赵立新老师打去电话表示由衷的谢意。
敬老孝亲,饮誉全国不虚传
2017年,赵立新家庭作为天津市教育系统唯一候选户,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那么,作为全国“最美家庭”“当家花旦”的赵立新,又曾演绎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你看你闺女对你照顾得多好啊,有这样的闺女多可心啊,这可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啊。”
“这不是我闺女,这是我家儿媳妇。”
“是儿媳妇啊!跟你当病友这么多天了,我还真没看出来,一直以为是你亲闺女呢。能有这样的好儿媳妇更是前世修来的福啊。”
2010年暑期,赵立新的婆婆被查出患有膀胱癌,接受手术治疗后,赵立新和丈夫史长海在医院病房黑白倒班地轮流伺候婆婆半个月。很多病友看到赵立新和婆婆的关系如此融洽,都误把赵立新当成了婆婆的亲女儿。
自1990年结婚后,赵立新将“敬老孝亲”、“和谐邻里”作为自己的生活座右铭。
赵立新和丈夫史长海婚后一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对公婆视同父母、礼遇有加,2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夫妻俩尽力在生活上给予老人们最好的照顾,为父母亲营造了安详和谐的的生活环境。1999年,赵立新的公公去世,剩下婆婆一人,亲人的离去令婆婆无比伤心,婆婆的性格也深受影响变得敏感脆弱。赵立新不离不弃,自此更是把婆婆当成自己妈妈来孝敬照顾,在生活上、精神上都给老人以最大的慰藉。赵立新平时给自己买衣服都舍不得,但只要一提给婆婆买东西,就没有不愿意的时候,都是头先张罗、精心挑选、欢喜采买。老人喜欢吃什么,再麻烦也要给老人做;老人想要什么,再难也要尽量满足老人。每逢节假日,赵立新还要陪老人散散步、聊聊天,讲讲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赵立新用真情、用真爱深深打动了婆婆。婆婆逢人就夸:“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啊!”邻居们也不无羡慕地说:“这真是万里挑一的好儿媳!”
有付出,社会就不会漠视。1999年,赵立新被评为华北油田“好儿媳”。
2010年,赵立新的婆婆被查出患有膀胱癌。2014年5月,在家里摔倒后就再也没有起来,并于同年10月去世。在母亲最后的这段日子里,夫妻俩换班一天24小时不离人,给老人撮撮手心、揉揉脚心,以缓解癌症带来的痛苦,每天擦身子、换药、喂饭、洗洗涮涮,吃喝拉散照顾得无微不至。在老人临终那几天,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夫妻俩每隔十几二十分钟就给老人翻一次身。在夫妻俩的照顾下,老人走得很安详。
爱是美德,爱是力量。赵立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鲜活演绎了“久病床前有孝女”、多年如一日敬奉公婆的孝心历程,为世人树立起“好妻子”“好儿媳”的标杆和榜样。
教女有方,爱心接力不乏人
“爸爸和妈妈为了这个家、为了奶奶,真的不容易,以后我一定会对爸爸妈妈好好的!”赵立新的女儿史海欣曾发自肺腑地对妈妈说出上面这番话。
在协调工作和照料家中老人双重重担的同时,赵立新也十分注重对女儿的悉心教育和培养。她深知“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夫妻俩通过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女儿做出了奉行孝道的表率,对女儿的成长成才产生了积极影响。
史海欣在爸爸妈妈的熏陶影响下,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也养成了孝敬父母、乐观积极的道德品行,很少让父母操心,成为众多同龄孩子的学习榜样。
2009年,史海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的口腔专业。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海欣曾因成绩优异而连年获得医科大学和天津市颁发的各类奖学金,2011年更是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天津大学王克昌奖学金。
史海欣在到天津医科大学就读的第一学期,就在班主任的倡议下签署了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骨髓)的协议,并预留了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2011年年初,史海新接到中华骨髓库(现已更名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通知她经检索,HLA初配型与一患者相合,并询问是否考虑做进一步配型检查和捐献。
海欣接完工作人员的电话后,第一时间给妈妈打去电话说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希望听听妈妈的意见。妈妈在电话中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我不懂医学,不清楚捐献骨髓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但我理解你的骨髓对那个人的意义,你能让他续命,这是一份责任。但妈妈觉得你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如果能确保身体的健康,愿意承受捐献过程的难受,我还是非常支持的。”
海欣理解妈妈的对她的爱和顾虑,也感受到妈妈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她的支持。最终,她决定去拯救、去承受。
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提前住院进行准备,每天打“动员剂”,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和功能,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捐献。
海欣住院了,赵立新特意赶到医院陪伴女儿。看着女儿因为“动员剂”产生的不适症状,赵立新很担心,但她只能悄悄隐藏了无助和忧虑,强打精神为女儿调剂心情、加油鼓劲,陪着心爱的女儿完成了捐献。
捐髓后休假调养期间,海欣得知了接受自己捐助的患者移植成功,重获新生。想着一个生命延续下去,海欣的心中备感喜悦、备感欣慰,庆幸自己在妈妈的支持鼓励下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由于品学兼优、表现优异,史海欣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并于2012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的史海欣已顺利完成学业,并成为北京某口腔医院的一名牙医。作为“油二代”和“最美家庭”一员的史海欣,正致力于用高超医术和优质服务将爸妈那里继承的石油精神和良好家风展现给每一位就医的患者。
身为一名新时代石油教育工作者的赵立新,女性的传统美德与当代石油精神在她身上融合,将平凡人的点滴善举谱写成洋洋洒洒的爱的颂歌,赞誉了最美家庭对忠孝两全的执着追求,折射出新时代石油人大爱无疆的真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