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良
农业科研工作者扎根基层科研一线13载 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敬业奉献
山东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read_image.jpg
人物故事:

  刘中良,男,1984年5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副所长。刘中良扎根基层农业科研一线13年,他从未停下致力科技惠民的脚步,常年奔波在田间一线,将自己所学和精力用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中,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甘愿将汗水热洒沃土。刘中良曾荣获“山东好人”等荣誉。

助推帮扶:尝闻泰汶起风雨,纵使无禄亦忧农

  “生命从故土开始,吸吮故土精华,从此扎根故土,再远也会牵挂”,几句简单的诗句,正是对刘中良最贴切的描写。拿起放在副驾驶上早已凉透了的包子,大口啃下,急匆匆去解决大汶口镇焦家庄村70亩土豆茎基部褐变病害,解决良庄镇120亩土豆延迟2个月不出苗问题。车轮扬起的尘烟从未停歇,但刘中良眼前的道路却愈发的清晰。头发凌乱、眼镜里、皮鞋上沾满了黄泥土……刘中良,总是与泥土贴得最近。“田间地头的难题没有刘老师解决不了的,东平县要发展30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问题不断,有问题我就给刘老师打电话发微信,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县的蔬菜种植技术越来越好,产量也越来越高,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谈起刘中良,东平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姚站长的语气中充满了敬佩。“县里这次邀请刘老师来给指导辣椒育苗,第一次接触刘老师觉得年轻,教授要么研究要么上课,我们一直觉得教授纸上谈兵,经过多次给我们指导接触,感触颇深,年轻的老专家,地里专业太扎实了。”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支部王书记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刘中良先后科技帮扶岱岳区、宁阳县等地的20个村,同时在乡饮乡、大汶口、房村等镇的合作社、企业培植起生姜、马铃薯、番茄等产业,形成了产业抱团拉动、以点铺面带动、项目资金辅助,以及培训跟进、指导保障的产业模式,实现了由“注血”变“造血”,创新了产业振兴乡村的新模式。

振兴乡村:一日识得春韭绿,唯盼万亩农蔬香

  “抓紧挖沟排水,不然70余亩生姜腐烂会不断蔓延。”华丰镇高庄村的生姜因暴雨不断而根系腐烂牵动刘中良的心。驱车前往,身先士卒,扛起铁锹排水;也同样在那天,他接到家人的电话:远在枣庄的老母亲因重病住进了医院。那段时间,从枣庄到泰安来回五百多公里的夜路,他每周都要跑三遍。白天继续出现在老百姓期盼的田野里。就是在这样日夜颠倒的日子里,刘中良彻底解决了华丰镇姜瘟病的问题,为让乡村振兴的触角延得更广、根扎更稳,他先后引资落地开沃、绿汶等千亩粮菜产业露地王庄镇、大汶口镇,助推院地合作,让科技扎根田间地头。牵线王庄镇与泰安市农业科学院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通过帮扶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始试种了彩色土豆100余亩,亩均增加效益达到9000元左右。

  2022年5月,肥城市王庄镇的马铃薯迎来了丰收季。在二三膜大棚里,一垄垄马铃薯被深翻出土。看着一排排圆溜溜、“胖嘟嘟”的土豆,郭辛村的百姓们不禁想到两个多月前刘中良来现场指导时说过的话:“新春第一播,一定要施足底肥,增施一些有机肥,今年咱们一定获得好收成,要守住咱们得传统作物,不要盲目跟风种植,必须让咱们传统作物不仅获得效益更要长久下去。”“多亏了刘老师让我们坚持种土豆和无私指导,种植就来,管理也来,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今年二三膜土豆一亩地至少挣到了16000多元,要是真改种其他的作物就亏大发了。”欢声笑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刘中良还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指导农技人员、种植户等7万余人次,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都在基层过,面对家人,他满是愧疚。当疫情突发,他借助媒体发布战疫情促生产系列蔬菜指导意见,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为让乡村振兴的触角延得更广、扎根更稳,他先后在泰安市高新区、宁阳县、肥城市和岱岳区打造了5处科技示范基地,为使产业尽快见效,他不分昼夜、周末无休,全身心投入到帮扶一线,将成果、技术、资金落于企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辐射效应,为乡村振兴铺好路,努力打造高质量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科研成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刘中良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和荣誉,从泰安市青年科技创新奖到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每当有人问起“为何你的成果如此丰硕,也不摆到单位办公室大家看看”时,刘中良总是说:丰硕谈不上,作为农业科研人员,我们更感谢国家惠农政策及对农业科研的支持才有今天我们吨良田的幸福生活,我能做的就是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和农业科研人员,心里时刻想着乡亲们的庄稼田,他们是我的源头活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扎根农业岗位13年,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流火夏日到凛冽寒冬,13个春秋,心向三农,初心未改,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他先后制定省市各级地方标准22个,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7部,授权专利15个。为破解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他花费近10年时间围绕根区环境调控开展研究,集成了生态与经济一体的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根区调控技术,成果累计推广45万亩,获经济效益6.6亿元。

  问起科研与农业,刘中良表示科研很苦,但农业更苦。随着蔬菜产业发展,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问题,我们就花费了10年光阴,中间苦恼、放弃、坚持各种心情交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心灰意冷、一次次告诉自己坚持,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床被子、一个脸盆、一条毛巾和四个排起来的椅子伴随着他日日夜夜。

  农蔬绿绿,叶菜飘扬,每当万家灯火、蔬饭飘香,泰汶春始,蜂蝶徜徉,刘中良觉得那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像极了自己的农业论文写在了乡野的大地上。(责任编辑:周胜武 刘阳)

来源: 山东省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