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根荣
扎根边疆20余载 与农民心贴心的植物医生
敬业奉献
云南省
2020年10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有一双手,这双手中的剪刀只是微微弹了一下,粉绒绒的火龙果花便悄然落入指尖,指尖捏紧再翻转过来轻轻一旋,淡黄色的花粉簌簌落入纸袋;轻轻揭开地膜,刚冒芽的水稻秧苗嫩生生、毛茸茸,微微颤动,直挠得人心里发痒,赵根荣顶着草帽,穿着高筒水鞋,躬着身在田里插秧,秧苗插下的间距、行距如图纸一般精准和规范。

  “你们比我们还要会种地啊!”前来帮工的村民赞叹起来。

  “我们是‘职业农民’啊!”盈江县弄璋镇成人beplay官网app 技术学校教师赵根荣幽默回答。

  欢声笑语在盈江空旷的田野中回荡。

  农民的“110”。“搞科技普查要成‘职业农民’,得放下身段先背麻袋。”这是赵根荣时长挂在嘴边的话。从事科技工作的第一天,在干净整洁教室里西装革履和学生打交道的“科学梦想”就破灭了。学校的前辈对他说:“连地都种不好,怎么搞教学。”在赵根荣的记忆中,这样的科研理念、工作方式在学校里没有人这样刻意强调过。“学种田,种好田。”成技校这条不成文的岗位要求让后来者学会了放下身段。

  二十多年前的盈江,虽已从解放初的原始社会状态逐步改变发展,但各种条件仍然十分艰苦落后,这里除了天高云淡的自然美景,面对的农业工作局面却是巨大的反差和落伍,解放四十多年,许多群众仍在重复着“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他的工作任重道远,他的农科之路从此开始,在此一蹲就是23年。23年前的盈江正在全力进行“两杂良种”等科技推广工作,赵根荣和同事们走村串寨,反复办样板、开现场会,努力地把各族群众从传统的种植方式中慢慢引导出来。至此,每年至少有200天以上在村寨、在田间地头送技术,帆布包里总是装满授课需要用的教材、挂图、工具、肥料等物品,林果树下、稻田中、农家小院,随处可成为赵根荣的课堂,一根树枝、一抔土壤、几片树叶都可以变成他的教具。

  “我家的西瓜苗这几天病恹恹的,这种什么病呀?”“我家的辣椒叶上有好多虫眼,要怎么办?”.......“有困难找赵老师”——赵根荣的微信也因此变成了群众的“110”。对此,赵老师都一一耐心解答。2011年,他自费从广西引进南瓜做砧木嫁接西瓜苗技术,农户每亩西瓜种植节约了200多元的成本。2019年11月初,农户播下的马铃薯,出现了大面积烂种,群众生产损失严重。赵老师得知后,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引导出现烂种的农户补种或者改种蔬菜、烤烟等冬季农作物;并积极配合镇农业部门,对种植户如何选种、购种、播种进行指导,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持续做好跟踪服务、技术指导,把农户损失降到了最低。“合作社里有8亩砂糖橘,比起其它的简直是颗粒无收,白白投入10多万了。请你来帮瞧瞧怎么办吧?”3月3日,赵根荣接到南永村练地砂糖橘专业合作社思志英的“求救”微信。考虑到种植户的诉求,虽是疫情防控期,赵根荣还是决定到现场看一看。村里一些砂糖橘种植户得知赵根荣这位“植物医生”过来,也纷纷赶来橘园学习。“你什么时候施肥的?施了什么肥?怎么修枝的……”赵根荣在橘园中找来一根粗树枝,边刨去橘子树根部的土壤边问思志英橘园的日常管理。赵根荣对橘子树病情做一番了解后,开出了防治药方。工作中的甘苦不言而喻,但最大的困难却是语言不通,这里的群众少有人会听明白汉话,在现场还得比手划脚附上肢体语言才能让群众听明白,于是把常用的词汇傣译汉、景译汉等记在本子里自我作填鸭式学习,时间久了自己也好像真成了少数民族同胞的一员。

  扎根农村执教23年,赵根荣跑遍了弄璋镇190个村民小组,成了与农民贴心的“植物医生”,是群众心里的“神医”。再后来,铜壁关乡、油松岭乡.......盈江县15个乡镇1个农场也成为了他的主场。引种栽培、繁育推广各种名、特、新、优良种20余个,协助县、镇和学校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789期次,培训农民9万多人次。如此特殊的科技推广工作是苦涩的,但却是充实的,几经耕耘几番收获,当群众的粮仓逐渐丰盈起来,当群众叫一声“赵老师”拉起手唱着歌,当那一杯代表着丰收祝福的景颇水酒、傣家小锅酒端在手中时,此时此刻,人不醉心已自醉。

  跨国的科技推广。盈江与缅甸山水相连,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业部门开展了许多罂粟替代种植项目走出去的工作实践。赵根荣因为熟知当地土壤、气候、人文等,“近水楼台”的成为了缅甸木姐一线的农业专家技术员,他和农业局的干部长期深入境外手把手的帮助当地农民改种换土、推广农艺技术,大力发展马铃薯、粮食、甘蔗、茶叶和经济林果种植等产业,把许多的荒山和曾经罂粟花盛开的地方改换成了硕果累累的粮仓。在国外的工作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他更加注重对自己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的要求,注重与当地群众的平等交流和感情交融,境外从地方政府高层到许多普通群众都熟知了中国这位业务精通、工作勤勤恳恳、如“老娘舅”般的“赵老师”。他用自身的努力,把盈江农业科技干部的良好形象永远的留驻在了异国他乡。

  奉献从不言苦。赵根荣走村串寨、进山下地的一幕幕,他身边的同事总能娓娓道来。别人下田干上两小时,就上来找水喝。具有“耐旱和抗倒伏特性”的赵根荣站在田里,可以站着干上10多个小时,不叫他吃饭,他不会上来。别人在旁边指挥农民操作,他要求必须亲自下田操作。他像机器设定般熟练精准,没有“差不多”或者“左右”这样摇摆的表述与技术操作。他奉行节令就是命令,播种、移栽、施肥,时间不到,早一刻不行;时间到了,刮风下雨都要顶着干完。多少年来,他放弃了数不清的双休日、节假日,欠下了多少对家人的情,把汗水都洒在了他深深眷恋着的农田里。二十多年赵根荣在边疆一线农技推广工作中走来,他觉得所做的一切似乎都融入了那磅礴的大盈江,道不清说不完,印记在身上的好像只有在高原上常年日晒雨淋形成的、与当地群众一样黝黑的肤色,这份本真的色调早已与盈江各族群众靠得亲切,添得深情,并非是想回县城,只因曾经的选择和执着,在农技推广这条路上他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另类美丽的青春。

  疫情下有担当。@所有人,谁能免费提供一个仓库,用于暂存群众捐的土豆。“我免费提供仓库作为临时堆放点,挨公路,运输方便。”当得知弄璋群众自发为湖北捐赠的土豆没有合适的存放点时,赵老师腾出了自己的仓库。当看到群众自发捐来的马铃薯堆放杂乱,赵根荣又志愿承担起了管理员,并协助镇志愿分队做好捐赠人员的登记。镇里统计捐赠名册时,“赵根荣捐赠1吨、赵红珅捐赠1吨”赵老师父子俩的名字出现在了名册里,了解之下才知道,看到群众在捐资,赵根荣也悄悄买了1吨土豆参与了这次的捐赠,正在州民中上初中的儿子得知后也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1吨土豆,以自己和妈妈的名义参与了捐赠。当旁人问起,他说“子承父业是必需的!”义务献血、捐资助学、助农帮农,荣誉很多,但他仍在奔跑。

  “让农民多收三五斗”,这个朴素的人生梦想执着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后,化作了赵根荣对科技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化作了赵根荣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生动实践。两只脚牢牢站在泥土里,守望田野守望精神的天空,赵根荣无私奉献,把一生的好时光洒在了盈江大地上,贡献全部心血和才华,不愧是农民新中的“好神医”。

来源: 云南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