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忠、曹小华
父子传承60余载守望绿水青山
敬业奉献
江西省
2020年9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在江西省新余市九龙山乡,有一对“高龄”父子,60余年以来,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地与同事们传承守护着九龙山乡林场的5万亩林地,其中公益林有1.1万亩。与蚊虫相伴、听松涛歌唱,密林深处,父子俩把汗水、青春,撒向莽莽群山。有人来、有人走,又有人来、又有人走,护林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他们没有离开九龙山乡,持之以恒追逐心中的绿色之梦。

  现年82岁的曹洪忠和50岁的曹小华是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乡林场的护林员。在这座大山里,他们承担着防止盗伐、滥伐和偷拉盗运;防止毁林开荒和乱占林地;搞好森林防火和病害虫监测等任务。

  初心不悔三十年护林路

  曹洪忠,1938年出生于九龙山乡塔前分场塔前村小组,1959年2月进入九龙山林场从事采伐及护林工作,并担任九龙山林场的民兵营长。在1972年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护林30余年,于1993年正式退休。

  进入林场工作的头几年,曹洪忠所在林场只注重生产效益,简单砍伐原木。可是一味的采伐,却不曾种植,他深深担忧,林木终有尽,如何让子子孙孙都能享受到大山的恩赐,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1961年时,市林业局派专家到林场开展种植杉树试点工作,砍老林、炼山、打洞,他都在旁专心致志学习,慢慢积累经验。经过了三年的试点工作,他和林场的同事们将种植杉树的宝贵经验和做法熟练于心、用于行。自1964年此,林场每年造林育林1000余亩,既保证了九龙山乡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又维护了生态环境。

  “护林最艰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曹洪忠回忆道,那时候改革开放,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各家各户建房造屋、打造家具等都需要用到大量木材。那时林木匮缺,价格贵。附近村民主意打到了林场。一些农户在夜深人静单独出动偷砍,甚至有人三五成群抢伐……每天,他和同事与盗伐者进行着游击战、拉锯战,被砍伐者辱骂威胁是家常便饭。而曹洪忠在一次傍晚巡山赶跑盗伐者时,不慎一脚踩空摔伤脚骨,卧床30多天才能走动。等伤好了,他又义无反顾重返林场继续自己的护林职责。一开始,家人都不解其为何对护林工作如此执着。他说,做事要有始有终,种树守树是世世代代的责任,把坡坡坎坎走成路,把苗木栽种成林,守出一个大氧吧、大水库,一个“绿色银行”。再苦再累也值得!

  年年岁岁,日升而出,日落而归。曹洪忠的妻子也早已习惯并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她说,每天6点左右,丈夫得出门。和其他护林员走十余里山路到达山林里开始一整天的巡逻护林工作。有时怕中午赶不回吃午饭,就随身携带着一些干粮充饥,每晚9时左右她都会热好饭菜等丈夫回来,看着丈夫满身汗水大口吃着饭菜,她知道丈夫辛苦并快乐着。

  传承不断,绿色家园恒在

  曹小华,曹洪忠的儿子。因为幼年经常跟随父亲在深山里走动,深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在他眼里,九龙山乡的一草一木和野生动物都是有灵性的,他梦想成为父亲一样的护林员,他觉得这是光荣、是信仰。1988年,他进入九龙山乡林场,成为一名正式的护林员。他仍恪尽职守直到现在,在平凡的岗位,坚守着九龙山的每一寸林地。

  冬天爬冰卧雪,行走艰难,每日腿脚酸软,筋疲力尽。夏季,草丛中的虫蚁会偷偷钻到腿上,啃咬皮肤鲜血淋漓,防不胜防。林深毒蛇出没,只好小心翼翼等它溜进草丛再前进。现在已有二十余年的护林经验的他,已能够辨认上百种动物、植物品种,并且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保护自身。曹小华笑着说道,巡逻道路上有的是寂寞和汗水。这些困难不会让自己动摇。

  行走在大山,他们沐晨曦而起、伴月光而归。他们耐得住寂寞,一进密林深处就是数十年;他们淳朴低调,既是野生动植物“专家”又是经验丰富的向导。曹洪忠和儿子曹小华传承60年,穿越布满荆棘的山路,用心丈量青山,完成从“伐木工”到“护林员”的转变,防火、护林、及时发现虫害,让青山绿林常在不衰。

  如今,他们倾注心血守护的山林日益茂盛,林区没有乱捕滥猎、乱砍滥伐、乱挖滥采、取脂剥皮等危害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现象,无一次森林火灾发生,九龙山乡现在已拥有超过8万余亩林地,其中3万余亩的公益林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父子护林员”为保护林区交上了圆满答卷。

来源: 江西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