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胜,男,197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独山港镇农业农村办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他曾是一名部队医疗兵,参加过1998年九江一线抗洪,也参加过2003年SARS防控。当这场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张连胜舍小家保大家,他放弃回安徽老家探亲,年初二就到岗上班,并在第一时间瞒着家人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冲锋到最艰巨、最危险的岗位——镇里的集中隔离点。虽然离家仅五六分钟距离,但他跟家人“撒谎”单位值班,“38天+16天”,两次“驻守”隔离点整整54天。当他的家人通过朋友圈得知情况后,他的两个儿子写了一封家书,感动了所有抗疫一线的镇村干部、志愿者。2月12日,独山港党委向正在隔离点执勤的他发出了首张《强制休息书》。然而他收到通知书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回到单位办公室待命,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集中隔离点。目前,他的《请战书》、孩子写的家书以及党委下发的首张《强制休息书》被嘉兴市博物馆作为抗疫珍贵史料进行收藏。
退伍老兵用“规范”守住寒冬,用“信心”迎来春天
“爸爸,您不是说这个春节带我们回安徽芜湖老家的吗?我们东西都准备好了,您却突然取消行程,我们不解,爷爷奶奶不解,我和弟弟有点‘恨’你,因为老家的伯伯和姐姐早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最爱的烟花……”
收到12岁儿子给自己写的信,平湖市独山港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张连胜知道自己瞒着家里人,主动请缨到镇隔离点工作的事情“败露”了。儿子的不解,妻子的担忧,父母的焦虑,让张连胜的心里很是愧疚。
家人在微信朋友圈获知消息,已是张连胜连续通宵工作12天被“强制休息”之后了,“我知道这次疫情严重,没想到这么厉害。”原本以为在隔离点工作十几天就可以回家了,为避免家人担心,每次接到家人电话,他只跟家人说要单位要连续值班,没说自己去了隔离点。
1月31日晚上,1977年出生的张连胜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他的理由很充分,自己有过1998年九江抗洪和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我的身份特殊,从事过卫生防疫工作的,既是中共党员又是退伍老兵,针对这次的疫情,比起其他人来说我更有经验,这个时候我必须要冲上去。我必须上。”
他说服了领导,2月1日开始来到镇里设置的首个集中隔离点担任负责人,负责隔离点的消毒、隔离人员管理、物资调配、送餐等日常工作,连续执勤38天,不辞辛劳,没有丝毫怨言。第一个隔离点撤离没多久,正逢境外人员返乡,他又主动请缨到来到第二个隔离点工作了16天。
他在隔离点整整54天,用“规范”守住寒冬,用“信心”迎来春天。
不接受“被休息”,强制划定“禁区”,他的抗“疫”很“硬核”
“张连胜同志,长时间、高强度的执勤工作已经超过了你自身的负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家人也希望你健康工作,抗击疫情更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家人的支持。为此,经镇党委研究决定,要求你从即日起立即停止工作,回家休息!”2月12日,张连胜收到了一封来自独山港镇党委的《强制休息通知书》,相关领导让他一定要保重身体、回家好好休息。他从1月26日开始卡点检查,走村入户宣传,后来又来到了隔离点,已经整整工作了17天没有休息过了。
12日下午,有6个新的隔离人员进来,张连胜忙完后已经快晚上了,他并没有直接回离隔离点仅5分钟的家,而是悄悄回到了办公室。没多久,就不断有电话打进来,当天晚上隔离点又新收了2个隔离人员,“我人在办公室,心在隔离点,急啊,我是隔离点负责人,很多事情只能我来做。”
张连胜在办公室沙发上辗转反侧,只睡了几个小时,第二天,天刚刚亮又出现在了隔离点。
隔离点的工作是没有规律作息时间的,除了常规的消杀、送餐、谈心等工作外,解除和新进入隔离人员都要安顿好,他还要随时随地利用微信群和电话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隔离人员半夜找他有事,他就得随时起来。
“张主任,你果然回来了。”一位志愿者看到张连胜回来,毫不吃惊。在那里,张连胜规定了很多“禁区”,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上三楼,不得在隔离人员楼梯走动,不得与新进入人员接触等,只有他自己跟医护人员才能例外。
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少人接触就更安全,“我一个人能做的就都做了,万一有事也不会影响太大。”
三楼的隔离房间他都进行精心布局,重点疫区和一般疫区来人用房严格区分,并针对消防及其他突发险情进行多次演练,被隔离人员需要什么东西都会跟张连胜讲,有几次志愿者对隔离人员亲朋好友送来东西,不自觉拿着就往楼上走,都被他拦下了,“记住这里的规矩,防疫不能乱来,我们一定要规范。”
他对别人都讲规范,唯独对自己的要求是哪里最危险就到哪里去。
“太平洋的警察”有求必应,成了大家的好朋友
在隔离点,有隔离人员戏称,张连胜是“太平洋的警察”,因为他管得实在太宽了,30来个人的吃穿住行和心理疏导他都要顾及。
有人爱吃辣,有人不爱吃甜,有夫妻各带一个孩子分住两个房间想串门的,也有“烟瘾”犯了大发脾气的,光是调料张连胜就想方设法准备了不下十来种,“这里的人来自各个地方,谁还没个忌口的呢。”张连胜常让工作人员要学会将心比心。而对于想串门想抽烟的,他就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命重要还是抽烟重要?”他板起面孔,大家都不作声了,每个人都明白,张连胜每天连轴转,为的都是他们。
“我们隔离期满就可以走了,可张老师还得留下,每天管着那么多人的大事小事,真心不容易。”一位隔离期满的人员感慨道,他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正是他用相机给张连胜留下来几张珍贵的照片。在照片中,张连胜步履匆匆,但是目光坚定而执着。
一位被隔离的工厂负责人因为不能复工复产,对着张连胜抱怨连连,还故意找茬。张连胜没跟他红过脸,有空就对他宣传现阶段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相关规定政策,分析今年的经济形势,他的工厂应该如何应对,几次下来,对方连连表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趟隔离,值了!”
规范和信心是最强的疫苗
“你看,我的名字叫连胜,不管这个病毒多狡猾,我是一定可以战胜它的。”乐观的张连胜总爱跟大家开玩笑,话语里充满了信心。
他刚到隔离点的时候,得知镇里只派了接隔离人员的车,驾驶员还在安排中,就立刻提出,“不要驾驶员,我自己接送。”多来一个人,多一份被感染的危险,张连胜觉得完全没必要,第二是他对自己的防控措施十分自信,别人来未必能做到。直到镇里安排了专门的司机,强制取消了他的“兼职驾驶员”,张连胜还一再嘱咐司机:“消杀一定要到位,不可马虎。”
得知张连胜瞒着自己在隔离点工作的最初,张连胜的老婆落泪了,她实在担心老公的安危,可每次张连胜都会给她传递好消息,“老婆,今天我心里最安稳,一下子有7个人解除了观察,我也很快就可以回来了。”当疫情有所缓解时,张连胜主动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声音里带着无比的欣慰。
君问归期未有期,待到疫情消散时。张连胜面对镜头和话筒时,总是有点紧张和腼腆,他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这些都是我分内事,还是多宣传宣传其他同志,他们同样这么辛苦”。其实在基层,像张连胜这样的基层防疫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事无巨细,众志成城,用奉献精神筑起了钢铁长城,我们才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接连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