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胜霞
村干部克己奉公扎根山村35载 呕心沥血带领乡亲甩掉“穷帽子”
敬业奉献
安徽省
2019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江胜霞,女,1962年生,中共党员,桐城市嬉子湖镇蟠龙村党总支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

  事迹简介:她清贫,全村80%的村民住进了楼房,她还住在有些年头的3间砖瓦房里,出门时穿的像样的衣服,是姐姐“赞助”的;她辛苦,为了让全村2200名村民能过上好日子,她起早贪黑四处奔波,成了亲人眼中最不称职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她欣慰,蟠龙村从一个负债达100多万元的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集体经济收入达35万元的富裕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0066元。 

  精谋产业,兴村富民

  江胜霞所在的蟠龙村,是省级贫困乡镇——嬉子湖镇最贫困的一角,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易旱易涝,到1994年,全村540户村民,年家庭纯收入不足600元的仍占3/5。2015年底,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有92户。

  1975年,江胜霞就在村里当村医,1984年进村两委班子,先后担任过村妇代会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2004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在长达35年的任职工作中,她也和贫困抗争了35年。如今,在江胜霞的引领下,曾经贫穷落后的蟠龙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级集体经济由负债100多万元跃升至纯收入35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成为全省“一村一品”先进村。计划生育、农业开发、社会综治、文明创建、科普示范、基层党建等工作先后进入省、市先进行列。

  江胜霞说,兴村富民,要选好、选准、抓牢经济产业,不可半途而废。在吃透村情、汲取民意的基础上,江胜霞把自己的当家之道、脱贫之法归纳为四句话:提升种植业、壮大养殖业、做活水产业,发展旅游业是发展方向;富裕村民、壮大村级经济是根本;抓牢招商引资、能人回乡创业是出路;实施“双培双带”工程,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筑牢干群和谐是发展的基础。

  在她的坚持下,蟠龙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荒山荒水招标承包、能人进村投资兴业渐成现实。2009年以来,旅游开发、休闲农业、水产养殖、特色瓜果花卉种植、蛋鸭养殖等项目先后落户蟠龙村,1000多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年人均劳务收入过万元。2015年,蟠龙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比2014年净增400元;村集体纯收入超30万元,比2014年净增3万元。

  赤诚待人,招商引资

  近年来,蟠龙村的山场、水面资源先后变成“资产”,村集体和村民年年得红利,这得益于蟠龙村有好的投资环境。用投资商毕国祥的话说:“我们的项目落户蟠龙,完全是被江书记和两委一班人的诚信所打动。”

  2008年大年三十,得知外出能人毕国祥回乡祭祖,江胜霞如约在村里等候毕国祥,准备请他为家乡建设出力。谁知路上有事耽搁,毕国祥下午3点多才到家。在冰窖般的村办公室里等了5个多小时后,江胜霞忘记了自己没吃中饭,又赶到毕家商谈。毕国祥深为感动:“你赶快回家去做年饭,你说的事我一定照办!”就这样,毕国祥不仅在家乡设立了润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山场500亩,建起了杨梅、石榴等特色瓜果采摘园,还捐资20余万元,给村民组修了水泥路,兴了当家塘,还配套了亮化、绿化。

  蟠龙村的西河圩水面最大,在江胜霞的主导下对外招标承包,村集体收益从几千元猛增至3万元。2014年底,该圩口开始第二轮招标,村集体收益增至15万元。因开挖河道,承包商与村民发生了小纠纷。正在芜湖市医院做胃镜检查的江胜霞接到村里的电话后,来不及问医拿药,连夜乘长途汽车赶回村里,调处完毕时已是子夜。病体未愈,又受风寒,江胜霞的身体自此每况愈下,翌年正月不得不住进安徽省立医院治疗。出院后回村上班,她形容枯槁,白发苍苍,体重从130斤减至90斤。同事和家人都劝她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她说:“开年事头多,忙过这阵子再说。”至今,她也没能休过一天假。

  近5年,江胜霞靠赤诚之心,东奔西走,为村里争取各类帮扶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扶贫济困、修路建校;引进大小投资项目近50个,动员回乡能人、外地富商到蟠龙投资近3亿元,彻底改变了蟠龙贫穷沉寂的面貌。但是,她从未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差旅费。村民们说:“江书记把心都掏给我们了,这样的干部不信,信谁?这样的人不亲,谁亲?”

  克己奉公,服务村民

  “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的事胜过自己的事”,这是江胜霞的工作原则。她对村中的老弱病残特别关注。村民江海峰患有精神病,每年发病3、4次,其父母年老体弱,无力照护他。江海峰每次病情复发,都是江胜霞派人护送他到安庆六院就医。五保户左孝才老两口生前生活难以自理,有段时间,江书记天天买好早点送过去,然后才到村部上班。她还经常把自己母亲的衣服送给左孝才老伴。为此,村里很多人都说:老人就是有儿有女,也不一定能这样孝顺。贫困户孙革命有两个女儿,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绝大部分都是江胜霞“化缘”来的。去年他小女儿也考上大学,江书记为她向有关部门争取了1万多元助学金。孙革命逢人都说:“没有江书记,就没有我两个女儿的前途。”

  2017年7月初,桐城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在抗洪抢险期间,55岁的江胜霞不顾自己大病刚愈,身先士卒,坚守一线,冲在前线,查险情、扛沙袋、抬木料、堵决口、转移安置群众,她都亲力亲为。她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奔波在圩堤上,终被感冒击倒。可她并没有休息,每天起早打完吊针,然后又出现在圩堤上和群众安置点。在随后的灾后重建工作中,江胜霞又为受灾村民重建新房而奔波,一趟,两趟,十几趟,70多岁的低保户徐金苗第一个搬进新居。江胜霞说,今年的洪灾,全村损失1000多万元,先把16个倒房户的住房解决了,他们安全,我才安心。

  蟠龙村在无声中变富变美,江胜霞的日子却越过越紧巴。因为忙村里的事,江胜霞无暇顾及家庭,就是自家的菜地,也全靠70多岁的母亲操持。每当她披星戴月从村里往家赶时,她必从自家的菜地绕个弯,看看母亲是否还在菜地里忙碌。前些年,丈夫经营的豆制品厂因无人帮衬,被迫歇业;女儿上大学,学费和衣食全靠江胜霞姐妹资助。江胜霞的年工资收入虽从6000元涨到12000元,但她在村里转上几圈,为贫困户送上200元,给五保户买点肉……江胜霞的口袋就这样被掏空了。

  丈夫曾经问她:“你到底想图啥?”江胜霞无言以对。有好几次,她决定辞职回家相夫教子,可一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想到还有村民没过上好日子,她不等天亮就改变了主意。她说:“只有身在蟠龙,才能心安!”

  35年的呕心沥血,蟠龙村的发展渐入佳境:水泥路通到各村民组,自来水、高压电全部入户,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困有所帮,劳有所得。江胜霞还不“知足”:等省道465线划定控制线后,我们将沿线建设村民集中安置点,建成美丽村庄,发展民宿等旅游业态。

  无私的奉献,必然收获崇高的荣誉。35年间,江胜霞先后被评为桐城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安庆市“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桐城市和安庆市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党的十九大代表。

来源: 安徽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