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王京臣,男,1968年1月出生,生前系国家税务总局威海市税务局副调研员。
概述:
参加工作30年来,他始终把使命和责任放在首位,病危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工作,临走前最后一句话还是工作,带着对工作的无限眷恋,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1岁。他爱岗敬业,犹如一颗永不停歇的螺丝钉为税收事业尽职尽责;他雪中送炭,将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帮助关心群众中去;他忠于信仰,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执着。荣获山东好人之星、全省地税系统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故事:
王京臣是位令人尊敬的“税务人”,这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合格的好税官,在他身上,有着太多足以动人情、鉴人行的“美美与共”的故事。
“老艾,今天上午的讲座我没办法主持了,你向局里汇报一下,安排别的领导主持吧。你们写的材料春节期间我改了改,放在办公桌上……”2019年2月15日清晨6点左右,威海市税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艾有柱接到了王京臣的电话,那有些着急的声音里,透露着虚弱和无力……
前一天,王京臣到艾有柱办公室商量春训的事,刚进门,他就无力瘫倒在地。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突发脑出血。老艾原想在清晨上班前再去探望一下领导,没想到,王京臣却先他一步打来电话。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竟成为王京臣临走前唯一留下的一句话。老艾感叹道:“其实,当时他并没有完全清醒,但潜意识中最重要的事是工作,所以,迷迷糊糊中谈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后一件事还是工作。”
回忆起那个寒夜,王京臣的妻子泪流哽咽:“夜里京臣清醒了两次,第一次醒来就说:‘给我拿衣服,我要去上班。’第二次醒来,谈的依然是工作……”
因为王京臣总要起身去上班,身上的管子被扯掉好几次,妻子不得不把他的手捆在病床上。
“这个人要好,干啥都想要个‘尖儿’”——这是王京臣留给身边同事们最直接的印象。他一生经历过多个部门,无论什么岗位,都激情满满,字典里好像永远没有“困难”两个字。“他没有官架子,工作上不是坐听汇报,而是亲自参与、亲自部署。一项任务下来,马上研究,立即推进。”威海市税务局考评科张科长说。
在组织部门工作期间,王京臣创造性开展“摸岗、腾岗、送岗”活动,帮助近千名下岗职工走出生活困境;进入税务系统后,主要分管党建工作,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先后主持创建了2个市级党建示范点,依据实践探索撰写的《实施五项工程 推进“三型两化”党组织建设》荣获威海市政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打造党建工作新引擎》等多项经验做法在省委《支部生活》杂志发表,《党建夯基垒台 服务提质增效》等党建工作做法被《大众日报》刊登。
“几乎每个双休日都来单位,有时吃过晚饭还来办公室,一直待到深夜。”单位传达室的工作人员说。起初,大家不知道王京臣在忙什么,直到发现这些剪报和学习笔记,才终于揭开了谜底。整理王京臣遗物时,在办公室和家里书房,发现了一沓沓的剪报和一摞摞厚厚的笔记本。剪报要么是党建方面的经验报道,要么是税务方面的新闻,都与他的工作密切相关,每一份剪报上都有他勾画的重点,有些多次翻看已经卷了边。正是凭着这份“我要学”的韧劲,他无意中成为群众身边的税收讲解员,将党的个税改革和税收优惠等好政策讲到百姓心里。
工作上兢兢业业、全心付出,生活上,他古道热肠,为人解忧成了“习惯”。
王京臣把单位当成了家,同事便成了他的家人。听说单位小丛的孩子要入托,他就悄悄整理了附近幼儿园的资料送过去;老张的孩子刚上高中,他就时不时给老张推送高考政策;对那些刚来威海的外地同事,他更是嘘寒问暖,经常自掏腰包,为他们改善伙食。
这份关心不仅送到了同事身边,还送到了那些需要帮助却素昧平生的人。二十年前,在从幼儿园接孩子的聊天中得知,外来打工者老牛一家的日子很吃紧,王京臣就多方联系,为老牛妻子找了工作,还帮助他解决了孩子就近上小学问题。听说身边的下岗职工老薛干了一年却拿不到工钱,王京臣就四处找政策、谈感情、争理解,硬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帮老薛要回了钱。
“京臣有种使命感,他来自农家,体验过农民的辛苦,也就感同身受,想去改变,让这些人生活得满意。”王京臣妻子说,老公做的很多事最初自己并不知情,是去世之后,才听当事人说的。他不是为了名誉和掌声,只是为了那份简单而朴素的大爱。
“你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把你当亲人”。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王京臣曾经帮助过的老姜一直陪在他的身边。老姜说,到现在他也难以接受,这么一个好人就这么走了。
如今,王京臣虽然离开了,但他身上的那份担当、那份大爱将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