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根,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王家村王家小学教师。
在文天祥的故乡—青原区富田镇王家村,48岁的山村教师朱润根人尽皆知,无人不赞。28年前,他作为一名师范生,心系本村孩子,毅然选择回到条件艰苦的家乡教书,立志做坚守大山的教育种子。
28年来,他有三次外考机会,却笃定初心,独自撑起教学点教学,教育本村两代人逾千名孩子。
28年来,他饱受不死癌症侵扰,脊柱钙化,腰杆佝偻,脖子僵硬,甚至穿着尿不湿去上课,都从未耽误一节课。
28年来,他用爱心育人,爱生如子,悉心照料学生学习生活,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人生难得几十年,甘将热血抛教坛。朱润根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凤凰网》《江西日报》《江西新闻网》等10多家媒体报道,在全省形成“10万+”关注热点,引起热烈反响,获评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吉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吉安好人”“感动青原人物”等20多个奖项。
乡村少年,读书只为当好老师
朱润根出生在一个偏远山村,兄弟五个,家境贫困,童年的生活总是与饥饿相伴。即便吃不饱、穿不暖,但父母却十分坚定地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年年想办法给朱润根兄弟凑足学费。用朱润根的话来说,那时候能有书读,那是最开心的事情。
据了解,朱润根所在的王家村委会,下辖王家、文家、匡家三个自然村,其中文家村是爱国诗人文天祥故里,匡家村历史上出过娘娘,而王家村是村大、人多、读书的人少。从古至今,三个村的人都暗暗较劲、比出息。因此,朱润根从小就常听老一辈讲,多读圣贤书,争做正气人。父亲也对他说:“考不到师范就没书读”。那时,年少的朱润根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一年级的启蒙老师对自己非常好,让他产生了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崇拜之情,并暗下决心读好书回本村当老师,抓好村里的基础教育,培育更多的读书人。
有梦想,有行动。朱润根不负父母的期望,于1991年师范毕业,选择回本村王家小学任教一年级。从此,他扎根王家小学28年,把当好启蒙老师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
初心不改,放弃三次外考机会
老祠堂,地板楼,往上一走,吱嘎吱嘎不停响,一怂一怂地颤动,感觉快要倒掉来了,而且随时能看到到处乱窜的老鼠……这就是当初朱润根扎根的王家小学现状。因为学校设在祠堂,吃住也在祠堂,教学条件非常艰苦,大多数老师呆不住,甚至吓走了不少年轻老师。据统计,20多年来,有20多个老师相继调走了,只有朱润根至今坚守在此校。面对如此艰苦的教学环境,朱润根矛盾过。有人曾笑他傻,读书这么好,却选择当老师。儿时的玩伴,虽然读书比自己少,却都下海经商发了财,而自己至今仍是个乡下穷秀才,多年来连老婆都找不到。在现实与矛盾中,朱润根曾作出了三次激烈地思想斗争。第一次,镇里招计生员,按照当时的情况,只要试用通过就可以直接调入,家里人都觉得朱润根正年轻,换个岗位也好找老婆。第二次,镇里又招司法员,没人报名,只要朱润根愿意去,就可直接换岗了。第三次,县里残联招人,朱润根有残疾证加分优势,考入是没问题的。三次换岗机会,让近30岁还找不到老婆的朱润根心动了,甚至连个人简历都写好了,但每次走上三尺讲台后,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对知识企盼的眼神,听到一句句“老师好”的甜美问候,又通通予以放弃了。
在摇摆中,朱润根最终选择笃定初心,继续留在王家村教书,甘愿做一名清贫的乡村教师。
带病上岗,穿着尿不湿去讲课
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再苦的教学条件,朱润根都能克服,可当自己身患不死癌症时,他又是如何坚守这份初心呢?
1993年,朱润根渐感背部疼痛不已,经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病,也叫做“不死的癌症”,就是不能治愈,常年要承受疼痛折磨,而且医生嘱咐,要少吃止痛药。如何解决就医与教学不冲突的难题?朱润根每次都是周末去医院治疗,周一就带着药丸一瘸一拐地回到了讲台。每天晚上睡觉,他痛的在床上打滚,都不肯吃一粒止痛药,只为留到上课时才吃,这样才能不影响上课效果。每每看到儿子半夜痛的翻滚呻吟时,母亲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觉得自己的孩子把教书看得比命还重要,是个好老师,为什么好人就不能有好报呢?
好人有好报。朱润根为了家乡孩子的故事传遍十里八乡,也引来了一位姑娘敬仰他,并不顾家庭反对,毅然选择嫁给了他。就这样,30岁的朱润根终于有了自己的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润根的脊柱逐渐钙化,脖子僵硬的不能转动,腰椎佝偻到了90度,就像个80多岁的老人家,连跨个门槛都费劲,浑身疼痛苦不堪言。病情恶化到如此地步,可朱润根却还是没有耽误一节课。他坚持撑到寒暑假期去治疗,然后开学时又带点药回家吃。许多家长都劝他,养好病再来上课。可朱润根却说:“我背负着‘教师’这两个字,就是要对我的学生负责,不可敷衍了事”。
日子久了,旁人也不劝他了,对他的敬意也越来越深。而朱润根也真像是得了“教书病”,只要一站上讲台,他就变得精神抖擞,状态极好。但病魔并没有被朱润根的拼劲所打动,2015年,他得了双肾结石,输尿管被结石堵塞了,但考虑到发病期在周一,他只好兜着“尿不湿”去讲课,上完两节课换一片,一直坚持上完周五的课才去医院。而这次,他也只是双休时住院了,周一又按时上课,然后每晚去乡村医生家打消炎针。
爱生如子,倍受学生家长尊敬
有人说,启蒙老师难当,一年级的学生难教,特别是农村没读过幼儿园的就直接上一年级的学生。可朱润根却负责教一年级就教了28年。朱润根说:“一年级是难教点,尤其是刚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大部分农村孩子入学前没拿过笔,aoe都不会写,每次新开学,一个字母要教一天,要握着他们的手,一个人一个人教他们怎么写,9月份的天气又热,小孩子出汗多,还要帮他们一遍遍擦汗、擦鼻涕”。有的农村学生胆小怕事,刚来上学,特别怕老师,上课拉屎拉尿都不敢说,常常拉在裤兜里,朱润根便经常要帮学生擦屁股、换洗裤子。有的学生不懂事,和同学争吵后,一直哭闹不停,朱润根只好把他们抱在身上哄着。
除了教好学生读书,还要照顾好学生生活,关注好学生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古家琪,经常忘记带中饭来学校,朱润根知道后,经常下课后煮饭、做面给他吃,还考虑他回家路远,途中有条水渠,亲自送他回去,以免出事故。王佳琪是个听力障碍的学生,朱润生就建议她的家人做一个人工耳窝,并鼓励她要大胆说话,课外辅导她看嘴型练习发音。王佳琪现在已读六年级了,成长正常。可以说,她能学会说话,有朱老师一半的功劳。
刘国红是个孤僻自卑的学生,经常躲在角落里不跟同学们玩,朱润根发现后,要同学们主动去找他玩,还常帮他擦鼻涕,慢慢的刘国红就敢跟老师、同学说话了,人也变得阳光了。正是靠着这份耐心和爱心,让朱润根成了出了名的好脾气老师。20多年来,教了许多本村的学生,却都未忘记过他这位启蒙老师,逢年过节或升学宴时,都是请他坐上席。
一人说好不是好,大家说好才真好。“朱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学生好,现在我的孩子又托付给朱老师教了,而且学习成绩都很好”。张桃夫妻都是朱润根的学生,他们道出了王家小学许多家长的心声。看着丈夫对学生这么好,妻子曾吃醋地说:“你对学生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你什么时候也抽空做饭给自己的儿子吃……”不是朱润根不顾家人,而是他确实很忙。原来,王家小学新建校舍后,只保留了一、二年级,只留下朱润根一个人,他也成了王家小学的“校长”,还兼任教导、总务、厨工、门卫等职务。
一人一校,30个学生,朱润根为此忙得团团转,白天靠吃止痛坚持上课,晚上还要坚持备课,努力钻研教材教法,确保了自己的教学成绩连续28年排在全镇前三名,连续多年被评为全镇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如果一个士兵最大的荣耀是战死疆场,那一位教师的最大荣耀则是在讲台上撑到最后一刻。”这就是朱润生写上笔记本上的座右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教28年来,朱润生饱受病魔侵扰,依然不改初心,勇挑重担,担当作为,用坚毅行为写实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