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
“卖菜书记”带着贵州乡亲脱贫致富
敬业奉献
上海市
2019年8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卖菜书记”周灵,是上海市第二批援黔干部,于2016年7月挂任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委副书记。

  初到道真后,周灵便积极深入镇、村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与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倾听基层群众心声。“千帮万帮,帮贫困户找钱就是真帮。”周灵说:“产业扶贫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精准扶贫,要结合区域特点和贫困户现状,闯出一条新路。调研发现,道真发展商品蔬菜产业有基础,贫困户也有意愿,但发展中存在三大困难:一是种植规模不大,二是技术标准不高,三是销售渠道不畅。

  “农民只管种,辛苦劳作、朝不保夕,从田间到餐桌,只做了产业链最低端的部分。”周灵说,“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就要拉长产业链,把增值部分留下来,做到产供销一体化。”

  “产供销一体化,质量、标准、包装、品牌、追溯是关键,市场、规模、成本是瓶颈,产业扶贫要见成效,就要勇于突破,敢闯新路,把企业引到群众身边、把群众聚在合作社里,把合作社纳入村支两委领导,组织农民种出好产品、帮助农民卖出好价钱。”

  思路是前提,实干是关键。周灵先后奔走于上海、贵阳、重庆等地,为道真商品蔬菜寻销路、找市场,多次邀请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到道真实地考察。

  “电话打了二、三十次,登门拜访了七、八次。”被周灵的诚意打动,永辉超市最终决定与道真合作:在道真建设蔬菜直供基地、采购道真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并在道真县城选址建设一万平方米左右的永辉超市,提升道真商业能级,通过双向物流节约成本。

  市场打开后,怎样才能帮助群众种出好的产品?周灵在充分调研的基地上,选取阳溪镇阳溪社区开展与永辉超市“农超对接”的试点示范,引导该社区农民用土地、贫困户用“特惠贷”、村委会以基础设施入股,成立道真自治县利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商品蔬菜。

  周灵怀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把道真当第二故乡,用务实的工作作风,带着阳溪干部群众选育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从田间到超市实行一条龙运营,建立科学种植体系、规范蔬果包装、设计蔬菜品牌,完善产品追溯体系,每一步都亲力亲为作示范。

  道真自治县利民专业合作社向永辉超市送去第一批商品蔬菜。

  目前,利民合作社已向永辉超市供应花椰菜、卷心菜、党参等农产品400余吨,销售总金额220余万元,带动农户增收130余万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17万元。

  阳溪社区试点成功后,周灵决定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在全县推广开来,选取7个乡(镇)8个村(居)作为首批农超对接基地建设单位,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从“农超对接”模式中得到实惠。目前,首批农超对接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周灵还在积极争取把道真作为上海的蔬菜产销对接基地,通过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以销定产等模式,助推道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他紧紧围绕贫困户增收目标,通过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按照“产销对接、以销促产”的工作思路,先找市场、后做品牌、再立标准,倒逼生产。在基地建设、产品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主体培育等方面,针对农村基层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和提高贫困户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带动当地蔬菜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散到聚、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引领了当地产业扶贫新模式,多次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央视及省、市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卖菜书记”,并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提名,并且也是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中唯一推荐入围的上海援派干部。

  在他的带领下,道真发展蔬菜14万亩,建成蔬菜产业示范带7条;建立完善了“县统筹、镇对接、村生产”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1+14+83”的产业发展主体,并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实现增收目标;牵头上海农科院在道真建立试种基地,并买断了其新品种种植权;制定了“千百十”人才培训计划,不断细化销售、种植、流通分工,开展人才专业化培养;成功和上农批、西郊国际、食行生鲜、上海高校后勤、永辉超市等企业进行了产销对接,自2017年5月以来,销售商品蔬菜1000余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300余万元。同时,他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牵头爱心组织和个人开展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26次,捐赠资金900余万元。

来源: 上海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