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结明
好校长8年努力 将滩区学校打造成明星学校
敬业奉献
河南省
2019年6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郑结明,1976年12月生,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一中校长。

  8年前的濮阳县渠村一中,是一所面临倒闭的沿黄滩区乡村初中。

  2011月2月,郑结明临危受命出任渠村一中校长。当时,学校濒临倒闭,校园遍地垃圾,老师人心涣散,学生大量流失,只剩下300名学生。面对困难,郑结明不等不靠,利用休息时间与老师们一起修路、修房顶、修门窗、修桌凳,除草、铺砖、捡垃圾、清理下水道、打蚊蝇药……

  2013年暑假,他带着老师们冒着40度的高温,为学校铺砖、修路、修建下水道。他和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感动了当地的学生家长。第二天,就自发来了500多名家长,他们带着工具来到学校,和老师们一起除草、平土、修建下水道。就这样,在郑结明的带领下,学校先后建起了食堂、国旗台、篮球场、鱼塘、果树园、假山、学生舞台等基础设施。以前脏乱差的渠村一中,现在焕然一新,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一中”。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很多农村初中学校招生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渠村一中仅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招收635名新生。按理说,郑结明应该为此高兴,可他却犯了愁,因为学校的新建宿舍楼还没建好,这么多新生住哪都成了问题。每当想到学生家长要天天接送,想到学生们的出行安全,郑结明寝食难安,他说:“师资力量不足,我可以借老师,聘老师,课桌凳不够,我可以借钱买,但是没有宿舍,实在是难住我了,这么多学生和老师,我总得安排他们住的地方,那段时间,我真是一夜愁白了少年头啊!”

  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十个班的女生住到大餐厅,十个班的男生住到各自的教室。白天上课,晚上拉开桌凳打地铺。而且,从学生睡教室的那天起,郑结明也把自己的铺盖搬进了教室,每天与孩子们睡在一起。他说这样他才安心,学生才有安全感,家长才相信学校,才能理解校长。就这样,夜间照顾十个班的新生睡觉也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直到一年以后,学生搬进了宿舍,他也跟着搬进了宿舍,几年来,他都是一直与学生睡在一起,同吃同住。

  与学生同吃同住增加了他与学生的感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则让他成了学生的“偶像”。2016年6月份的一天中午,他与平时一样,在餐厅里和学生一起吃饭。忽然,他看到地上有一个馒头,不知是那个学生掉在了地上。他迅速走过去捡起馒头,剥掉沾满泥土的馍皮,在学生们的注视下,面带微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学生们看着他吃馒头的样子,自发地为他鼓掌点赞,自此食堂的浪费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爱心,郑结明带领他们在学校里种了好多果树,等到成熟季节,他让学生们分享收获的喜悦。他还在校内挖了一方鱼塘给学生养鱼,让他们感受生命的成长历程,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感恩的心。郑结明常说,搞教育得有爱心,更应该有童心,最好能按孩子们的想法去营造他们的幸福乐园。

  郑结明一直认为自己是师生的服务员,哪里需要就应当出现在哪里。他经常说学校就是家,家里的什么事儿都得干。郑结明决心把渠村一中快速打造成全省名校,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也绝不放弃。

  8年来,经过郑结明的辛苦努力,硬是把一个只有300人的农村学校变成了一个2000多名学生的当地名校。尤其是,近两年来,学校的工作亮点频出:学生们的葫芦丝、口风琴表演被中央电视台播放;全校老师自行开发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报告厅交流,引起了全国各省专家的高度关注......郑结明经常说他自己学历低、水平低,没有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不停地反思,甩开膀子大干,才能带领学校走出困境,走出贫穷,创造奇迹,实现梦想。

来源: 河南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