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爱娥
“女船医”数十年如一日为渔民们服务
敬业奉献
湖北省
2019年6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谢爱娥“上岸”了。

  从2016年起,为了响应退渔还湖,修复洪湖生态的号召,湖北洪湖市船头咀村的渔民全部离湖上岸,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住宅小区。这一年,谢爱娥和丈夫也随同船头咀村的渔民们一道搬回到岸上,这位闻名全国的“船医”变成了真正的社区医生。

  虽然工作地点和环境变了,但谢爱娥为乡亲们服务的热情丝毫没有改变。

  八万公里的水上出诊路

  船头咀村是一个由180多艘船屋组成的水上村庄,600多位渔民分散居住在几十平方公里的湖面上。许多年来,湖上一直没有建卫生所,渔民就医多有不便。

  1992年,谢爱娥与同是医生的丈夫来到船头咀村,在村委会的船屋里建起了渔村的第一个卫生室,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船医”生涯。

  所谓卫生室,其实只不过是一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船舱,由于船上没有电,无法安装空调,舱里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日子苦倒还是小事,真正的挑战是划船上门给渔民看病,风吹日晒,披星戴月不说,如果遇到大风大浪、大雨大雪,更是危险重重。然而,只要病人需要,谢爱娥的“生命之舟”从不停航。由于在湖上出诊需要懂水性,原本是“旱鸭子”的她甚至逼迫自己学会了游泳。

  2008年,洪湖遭受暴雪侵袭,湖面冰冻,渔民李金付怀孕8个月的妻子发起了高烧。夫妻俩准备出门找谢爱娥看看,但没走几步,就被冰冻打滑的湖面逼了回来。眼看天已经黑了,李金付只好试着给谢爱娥打了求救电话。两个多小时后,浑身是雪的谢爱娥一手拄着拐,一手提着药箱登上了他家的渔船,李金付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2011年,洪湖大旱,渔民董继才刚刚做完肺叶切除手术,疼痛难忍,彻夜难眠,需要每天打消炎针。但湖水干涸,滩涂成片,小船在泥浆中寸步难行。为了减轻病人痛苦,谢爱娥毅然穿上20多斤重的防水服,蹚着泥浆出诊,出一趟诊,她要在泥浆中挣扎五个多小时。

  在湖上行医的25年里,谢爱娥与丈夫走过的水路长达8万公里,足以绕地球两圈,总共接诊病人3万多人次,出诊3000多次,转送产妇100多人,船头咀村20岁以下的村民,几乎都是在她的陪伴和呵护下来到人世的。谢爱娥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

  两处工作室,让她成为村民们的贴心人

  随同船头咀村的渔民们离湖上岸以后,谢爱娥依然选择在渔民安置点的卫生所里工作,继续乡亲们服务。

  能在岸上有一套房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这是渔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只是大家世代以湖为家,除了养鱼捕鱼就没有别的生存技能。“上岸之后怎么办?”成了大家的心病。

  面对渔民的彷徨忐忑,身为村妇联主席的谢爱娥急人之难,在卫生所和渔民安置小区的中心地段,设置了两处“三八红旗手”谢爱娥工作室,热心为村民们排忧解难,这里不仅仅是医务室,也是全村人的学习室、调解处、情感驿站和便民服务中心。

  “有时村民来看病,我就同他们拉家常、聊心事,把他们说的都记下来。了解到他们的一些心结和难处后,就慢慢地为他们开导。现在村里人只要遇到困难就来找我,大家说找我帮忙心里踏实。”谢爱娥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两处工作室,让她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

  在工作室里,谢爱娥还积极宣传政府的惠民政策,帮渔民们解决上岸后的住房和就业问题,并组织妇女们到市里参加免费培训,学习烹饪、月嫂、家政电商等各项就业技能,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积极向上级寻求援助,带领村民去跟企业进行对接。遇上企业因为渔民的技能水平不达标而表示爱莫能助,或是渔民表示受不了企业的制度约束而不愿上班,她还得在中间说尽好话,磨破嘴皮,来来回回跑上十几趟。在她的多方奔走协调下,87名渔民顺利被市威弘鞋业接收,13名妇女被旅游公司聘用;村里3名女大学生得到市妇联“金凤工程”助学资金,4名妇女得到了“两癌救助资金”……

  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后,谢爱娥深深体会到肩上的职责更重了,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传递到洪湖的每一个角落,烙在湖区群众的心坎上。为此,她开足马力,更加努力地投身宣讲工作,21个乡镇、60多个科局、30多个村组社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两年来,她的宣讲场次已经超过了100场。她告诉乡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她号召姐妹们做新时代女性;她勉励上岸的渔民们弘扬向上向善的美德,朝着希望前行。

  今年2月26日,全国妇联授予谢爱娥“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我的荣誉是渔民朋友给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会为他们服务一辈子!”谢爱娥坚定地表示。

来源: 湖北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