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丽,女,1972年3月生,陕西省神木市第五中学教师。
教书是她一生钟爱的事业,25年来她始终坚持“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原则,捧着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用平凡的经历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像许多农村孩子一样,跳出农门,做一名令人尊敬的老师是她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因家庭特别贫困,1990年学业优秀的她高中毕业后告别大学之门,回家帮父母料理家务,帮助弟妹完成学业。
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她实现了当教师的梦想——虽是民办,但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被安排到最偏远穷困的刘家畔村小学,这对当年只有二十岁的她来说绝对是个挑战,但对于因缺老师而停学15个月的学校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她拯救了一所学校,挽救了一群孩子。
当时在这样的小学只能开复式班,16个孩子分布在五个年级,其中3个女孩是留守儿童,她们与杨国丽同住。杨国丽经常给她们洗衣服、捉虱子、洗头,还把自家弟妹的衣服给她们穿,时间长了她们变干净了,也变懂事了。孩子们亲切地喊她为“姐姐老师”。9个学生中午无人照管,她就给孩子们做午饭吃,所有课程由她一人承担,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那是一个北风萧瑟的寒夜,睡到半夜9岁的刘瑞农呻吟着说肚子疼。杨国丽给她喝了些开水不见好转,就毫不犹豫地给她穿好衣服背着向村医家跑去。面对漆黑的夜晚,迎着凛冽的寒风,她背着瑞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姐,我害怕。”瑞农微弱地说。“别怕,有我呢,我是老师呀,马上就到了。”虽是深冬,杨国丽头上却冒着汗,两手早已冻僵了。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到了大夫家。大夫说:“她得的是急性阑尾炎,要赶快送往镇上的医院……”当时是凌晨2点多,怎么去?杨国丽看了看疼得直哭的瑞农说“赶快走吧!”山大沟深,杨国丽和大夫轮番背着小瑞农行走在漫漫山路中,向镇里赶去……终于在凌晨5点多到了沙峁镇医院,经过诊治,瑞农的病情得到了稳定。看着输液的小瑞农杨老师欣慰地笑了。
回想当年,像沙峁镇这样的贫困山区,大部分老百姓刚达到温饱状态,最偏远的小山村其贫困程度可想而知。就是杨国丽本人也是因贫困而辍学,她当时每月工资只有56元,但看着因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神,她心碎了,心软了!在小学以及镇中学工作的十六年间,她经常帮助残疾孩子、留守贫困儿童以及即将辍学的贫困生交学杂费,买学习、生活用品等。至于给孤儿缝缝补补,给孩子经常性义务补课,苦口婆心劝失学孩子上学等,更是常事。残疾儿童刘鸿宾就是在她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正因为她对孩子的爱心、善心,以及教学上的恒心、智心,使得当时无论在小学还是在中学任教阶段,所在的学校屡获大奖,所带的班级,成绩总处于同年级前茅。
如今虽然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毕业了,但国丽仍然资助着贫困学生。二十多年来她先后资助了46名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孩子,累计资助金额达8万多元。对此有人不解,可她说“我是一名教师,小时候我的生活也很贫困,今天帮孩子一小把,明天改变的可能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生活上她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学生,教学上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多少年来,她总是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奋斗不息,同时她也逐渐成长为县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榆林市最美教师以及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并于2015《中国好课堂》博览会赛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十余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中发表,参加了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部农村中学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等五个课题的研究。
她,在三尺讲台上,以三寸舌,三寸笔,一颗爱心耕耘着、收获着三千桃李的喜悦,以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