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兴
六旬乡村教师三返讲台 守望孩子们的未来
敬业奉献
贵州省
2017年12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梁永兴,男,60岁,安顺市紫云县大营镇金龙村大龙小学老师。

  事迹简介:1976年,原本从医的梁永兴为了照顾家庭,决定到大龙小学教书,他不仅拿出600元存款,还借了1500元的外债,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支付学费。三年后,由于家庭诸多原因,梁永兴惜别讲台。1986年,乡村教师资源严重流失,村里的学生面临停课危机,他义无反顾又回到了学校,直到2011年,他查出患上了脑梗。2012年,梁永兴申请了病退,又一次离开了讲台。2017年2月,他了解到学校缺老师,毅然再次登上了讲堂。

  正文:

  翻过偏僻遥远而石漠化严重的麻山,站在紫云自治县大营镇金龙村大龙村组的山顶入口,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青山绿草之间格外的显眼。红旗的所在地就是大营镇金龙村的大龙小学,这是一所由4名老师、5个班级、75名学生组成的乡村小学。在这里,有一位年过花甲的乡村退休教师,他心系这里的孩子,不舍他们渴望学习和走出大山的期盼,他“三返”讲堂,拿起粉笔,为孩子们写下他最真的希望。

  “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会有外面的年轻教师到这里来支教,因为生活条件艰苦,一直没有人愿意留在这里为孩子们教书。”谈及这里的现状,梁老师的声音变得有些哽咽,他说:“他们走了,可怜了这些孩子,孩子们对学习都十分热爱,特别渴望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我已经60岁了,今天还能站在这讲台之上,是受老友、现大龙小学的负责人唐光明请求,但更重要的是放不下孩子们。”

  梁永兴原本是学医的,1976年,为了照顾家庭,选择了到村寨里教书。当时按照相关要求,在每一个自然村寨都要有一个跟读班,梁老师也因此留在了大龙小学教书。那时还没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学生一年的学费是10元,在当时对很多家庭而言都是难以支付的。为了能让孩子们上学,梁老师拿出了自己多年的存款600元,并以自己每个月21元的工资做担保,借了1500元的高利贷,每月仅利息高达75元。当时,尽管是背负了如此重的经济压力,梁老师仍然无怨无悔,他说:“70年代,在农村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在孩子们和家长眼中能识字,有知识,足以称得上光宗耀祖了。”

  三年后,为了补还上当初的贷款,减轻家庭负担,在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成长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梁老师干回了老本行——行医。

  1986年,随着城市条件的逐步提升,乡村教师资源严重流失。村里学校遭逢了“大劫”,学生面临停课危机。而这时的梁永兴,家庭也相对稳定了,自己的孩子也长大独立了,自食其力已经没有问题了。在得知学校情况后,梁永兴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学校,再一次从“梁医生”变回了“梁老师”。他说:“孩子是改变这里贫穷的关键,更是祖国的未来。不能让孩子一辈子就困死在了这大山之中。”这次梁永兴,在大龙小学一干就是25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学生,直到2011年,梁永兴在医院检查时,查出患上了脑梗。2012年,梁永兴申请了病退,又一次离开了讲台。

  尽管申请了病退,离开了学校,梁永兴还是时常到学校去走走看看。听听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看看孩子们天真无瑕的笑脸,摸摸那张自己曾经站过的讲台。

  2017年2月,梁永兴接到了老友唐光明的请求。“永兴,你能不能再坚持一下?学校缺老师,现在差不多一个人快顶两个班的课了。”“可以,没问题。吃药调理已经好很多了。”为了孩子,梁永兴再一次走进了校园,站上了讲堂,翻开了课本,拿起了粉笔。他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让孩子们丢了教育。”

  漫步校园,可见孩子们欢喜地围绕在梁永兴的身边跟他说笑,时不时的还会有学生过来向他打打同学的“小报告”;他总是用温柔的语调,悉心地教导孩子们,轻轻地抚摸他们的小脑瓜。

  有人不禁会问:“41年的光阴,扎根在这大山之中。三返讲台,有过后悔和遗憾吗?”梁永兴回答说:“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不同的岔路口,面对很多的选择。但人若有一分光,就应该发出一分热。”

  大山之中,贫瘠之地。有人会离去,也有人在坚守。追求不同,选择不同。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这么多年,梁永兴对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学校里读书,一定要好好努力。”梁永兴选择了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让更多的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 贵州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