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道德的生产者 而不是消费者
发表时间:2012-06-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3岁女童琪琪悬挂4楼阳台,一“黄衣男”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足足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在女童获救后他默默离去——“托举哥”的默默离去,并没有阻止他的火。他的事迹在微博上被火爆转发后,媒体开始了一场寻找“托举哥”的活动。“托举哥”被找到了,虽然这个可爱的年轻人一直说“不要把我当英雄”,但那套已经运作起来的“英雄塑造机制”是停不下来的,“托举哥”不可阻挡地成为了英雄,媒体盛赞他,官员慰问他,政府奖励他,民众围观他,一直找不到工作的他收到了无数企业的橄榄枝。

  “托举哥”显然很不习惯突然成为焦点,疲于面对媒体采访的他说,“真没想到会这么累”,每天最想“能够早点回家睡觉”。面对这种“善意”的媒体轰炸,以及程式化的“英雄塑造仪式”,疲惫的不仅是“托举哥”,还有公众的道德审美。

  我能理解媒体扎堆追捧“托举哥”的善良初衷,是想通过赞美他来传播正气,重建社会道德,让因道德沉沦而悲观的公众看到社会的美好;同时,也给“做好事有风险,谁还敢做好人”的消极心态以纠偏——做好人是有好报的。这份善意固然可嘉,可是,这种扎堆赶集式的赞美如果缺乏节制,缺乏应有的道德反思和集体内省,而仅仅是围观、追捧、奖励,就会沦为一场对个人英雄的舆论消费,热闹之后,什么也留不下。

  中国当下社会的道德重建,最需要的是通过个体实践,为道德建设注入正能量,让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从别人的道德行为中获益的道德消费者。社会的道德建设最稀缺的不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而是行动者——扶起摔倒的老人、救起落水的儿童、托起悬空的孩子。我们都生活中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体制、道德的一部分,而不是置身事外的观赏者、围观者、鼓掌者。只有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道德的消费者、消耗者,这个社会才会形成一种健康的道德生态。

  做道德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每个人都应该去做有道德的人,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受益的良性循环,而不能只想搭道德的“便车”,享受着别人“做好事”带来的好处,自己却不愿贡献道德资源。如果每个人只想“搭便车”,都将责任推给别人,最终社会将成为一个“他人即是地狱”的可怕丛林。

  第二层,要积极用实践行动去生产道德,而不是以廉价的赞美和喧嚣的围观去消费别人,鼓掌和赞美是容易的——当然,对英雄的赞美是不可或缺的,“让好人得到好报”、“听到公众的掌声”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生产。可现实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太多了,而躬身践行者稀缺。对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社会从来不吝惜赞美、掌声,不缺感动,不缺各种形式的致敬,缺的是行动上的追随和精神上的信仰。

  近段时间,社会上涌现了很多让我们赞叹的英雄,不仅有“最美教师”、“最美孕妇”和“最美司机”,还有像“托举哥”这样的英雄。其实,让人感动的不只这些beplay2体育官网 ,有些人虽然没有成为舆论聚焦的英雄,但其行为一样让人感动。比如江苏一个叫仲丛贵的人,开车路过河边时听到有人落水呼救,便停车跳进湖中将落水者救上岸,因为着急救人,忘记关车窗。上岸之后,他看到车里的包不翼而飞,包里有给女儿婚礼购物的现金。尽管仲丛贵很气愤,但他说为救人即使丢十个包也值得,以后还是会救人。一句“以后还是会救人”让人肃然起敬,虽然他没有像“托举哥”那样赢得舆论的追捧,但向社会中输入了道德正能量,履行了道德生产者的责任,是否被关注已无关紧要。

  让我们带着敬仰之心,默默看着做好事者转身离去的背影,在以后的生活中想起他们“以后还会救人”,并像他们一样做一个负责任的路人。这个过程,虽然没有壮烈的牺牲,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喧嚣的赞美,静默无声中的道德感化,却更能触动我们的内心。(曹林)

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
责任编辑:王德伟
分享到:
4.55K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好人365
头条聚焦
中国好人榜
影像馆
091101.jpg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