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花多长时间刷‘朋友圈’?”虽然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尽相同,但“刷朋友圈”确实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低头族”“拇指族”很多也是因“朋友圈”而起。
微信“朋友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意外惊喜,带来了一份独特的生活体验。“朋友圈”最大的特点在于分享,既可以分享各自的心情和生活状态,也可以分享各种信息、文字及对生活的看法和见解等,当然,还可以相互点赞。这种精神层面的沟通,使现实生活得到了延伸,也大大丰富了信息量,拓展了我们的眼界。
更重要的是,“朋友圈”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社交环境,在这个半私密的空间里,既可以展示自己,也能够感知他人;既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交流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朋友圈”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一种“精神红利”。
有人说,相对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社会,现代人大多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社会”。如果是这样,那么微信的朋友圈重新构建起一个基于网络的、但并非完全虚拟的“熟人社会”。“朋友圈”里基本上都是彼此相识相知的人,在此可以实现即时沟通和交流。这对那些远离故土、忙于工作、疏于沟通亲情友情的人来说,是一种社交上的弥补。
当前,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每一个用户的“朋友圈”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按照“六度人脉”理论,一个人最多只要通过6个人,就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样说来,你的“朋友圈”或许装着整个世界,人人都可能是你的“朋友”。有时候,一条信息在短短几分钟即被转发几万次、几十万次甚至更多,“朋友圈”链式传播的巨大威力就此显现。
“朋友圈”是一面镜子,既照见自己,也照见了社会生活。
“朋友圈”是对自我的一种展示。这种展示,是通过“晒”来实现的。人们通过发布或者转发的信息,大体上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旨趣爱好等。尽管用户在发布时已经进行了一定遴选和考量,但这些“晒”所透露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来得更真实。“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来看一个人”,此话或许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朋友圈”也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网络并不完全是虚拟空间,微信“朋友圈”也是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呈现。“朋友圈”里聚集的信息,虽不尽真实,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对每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朋友圈”是观察社会的一扇窗口。
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朋友圈”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小环境,带给我们快乐心情,满足了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某些需求,但也会飘来一些“雾霾”:谣言、情绪宣泄、没有营养的心灵鸡汤和养生宝典,还有一些不知如何拒绝的微信营销和网络投票等。去除这样的“雾霾”,营造清新的空气,现实中的朋友圈需要精心维护,微信上的“朋友圈”同样也需要精心涵养。(汪晓东)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干部谈读书)读书 成就医者仁术
已是最后一篇
- (干部谈读书)读书 成就医者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