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进入第三阶段。9月17日,人民日报新媒体版对广东惠州“僵尸”政府网站“复活”不彻底等现象,进行了追踪报道(见图),引起网友热议。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基层政府网站仍然存在信息不更新、内容不准确、栏目空架子等问题。
便民栏目多“休眠”
9月29日,记者打开山西粮食局网站,点击“廉政建设”栏目,发现最新的文章还是2013年12月发布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规定实施办法》;“日常生活”栏目更新信息是2009年的《五谷杂粮也是药(2)》。记者打开广东省阳江市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网站的“园区文件”栏目,最新一篇消息为2011年4月发布。
记者发现,经过较长时间的政府网站普查和热心网友曝光,部分网站某些栏目,甚至整个网站的时间轴仍停留在过去,尤其是部分便民栏目处于“休眠”状态。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这些现象充分暴露出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对这次政府网站普查认识不到位。少数领导干部还以为是“雷声大、雨点小”,上级部门不会动真格,依然我行我素;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在“线下”工作中,常常抱有“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在“线上”还有惯性,自以为只要做好表面文章即可。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分析+群众监督”将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新常态,一定要做好时时被监督、事事被监督、线上线下被监督的思想准备。
同时也说明,普查成果还必须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予以巩固。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内外的监督考核考评体系外,还需要探索政府网站管理的质量标准体系,把政府网站服务标准作为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一部分。
改日期却不换内容
打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经信网,满屏都是当日的最新动态,各个栏目更新达几十条。但是记者点击“经信动态”栏目的文章《经信局五举措让“两个责任”落地生根》,却发现其发布时间是8月10日。9月29日的更新信息《经信局党委狠抓制度建设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也是将6月25日的内容重新发布,点开其他各个更新信息亦均如此。
这部分地方政府网站的共同点是“以旧充新”。比如:从其他地区网站上复制粘贴相关内容;将已离职的领导信息简单修改,套用在别的领导身上,甚至已离职领导信息仍挂在网上;将旧的文章刷新信息发布在网站上,充当更新内容。再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网站虽设置有英文版,其网站的英文水平却值得商榷,存在语法词汇等多种错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 需要反思的首要问题是,当前本区域本部门是否需要有独立的政府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和在线服务?这既关乎部门需要通过网站渠道向公众发布、与公众交互的信息量和频度,也关乎部门支撑网站内容运维和技术运维的能力。如果需要去别处“借”内容,那完全失去了网站作为政府部门联接公众窗口的意义。
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网站工作者不能以互联网思维思考政府网站问题。殊不知互联网时代不是哪个检查组或是哪个部门在监督,而是所有具备接入能力的公众都在监督,谁都有可能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希望更多地方部门领导能够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反思和风险评估,理性对待网站建设问题。
“空架子”掩耳盗铃
9月29日,记者浏览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水利局网站时,点击“领导简介”栏目,页面出现的是“领导简介领导简介领导简介”等4个字样,重复数十遍,页面上没有具体的领导简介,也没有具体的说明。
“空架子”信息也是部分基层网站存在的一大怪相。这些网站打开后首页显示多个导航栏,看似网站信息丰富、架构完整,但是挨个点击查看导航栏所设栏目,有的导航栏选项无法打开;有的打开后没有任何内容;有的打开后显示“更多”,点开“更多”却显示是空网页。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范柏乃:类似黄南水利局等花架子和空架子信息的网站不仅无法实现政府网站应有的基本功能,而且还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欺骗了社会公众,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成本,损害了政府形象和政府信用,进而降低了政府的凝聚力和动员力。
在网民和社会公众看来,类似这样政府网站背后的政府(或政府部门)很可能是一个对网民不负责、对公众不尽职、对企业不尽力的花架子政府。必须尽快建立政府网站的科学监管机制,探索政府网站的自我评价、上级评价、公众评价、第三方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提升政府网站的整体质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增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着力实现政府网站的基本功能。(王 琪 张富鼎)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别让预装应用制造“垃圾”手机(新媒观察)
已是最后一篇
- 别让预装应用制造“垃圾”手机(新媒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