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走出“信息孤岛”
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基本都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信息库。由于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和推进动力,于是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可以把这些“信息孤岛”连接起来,实现政府管理部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割裂、封闭的信息状态一旦打破,首先改善的就是行政效能。可以预见,“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将成为部门审批常态。这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企业审批负担,还能提升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权力寻租的机会少了,行政服务的效率高了,群众的满意率上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才会越来越活跃。
当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诚信体系,仅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还远远不够。在“信息孤岛”间架起连通桥后,还需要相关配套措施跟进保障。只有让信用成为市场经营活动中的最重要凭证,信用约束才能真正从竞争的“软实力”,成为彰显企业和个人品性的“硬通货”。(江苏扬州 李 政)
选择性“诚信”将失去市场
笔者所在部门,主要负责按土地出让合同收取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复垦费用。但是,如果用地单位或个人不按合同约定,恶意拖欠,由于现实中收回土地的可操作性不强,国土部门实际上除了发交款通知、上门催缴外,没有特别好的制约手段。
相比之下,因为偿还贷款、信用卡等信息会影响到征信记录,企业在对待金融诚信时会更加慎重。造成这种选择性“诚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用地单位意识到,拖欠土地出让金并不会对其征信记录产生多大影响,于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设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后,类似的选择性“诚信”将失去市场。如果用地单位仍旧恶意拖欠,其不良记录会记入统一平台,直接限制其今后申请银行贷款、行政审批事项等方面的申请。通过各种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能更有效地约束行政相对人,还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惩戒失信行为的机制问题,促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风尚。(云南陆良 许祥云)
失信者别想换个圈子混
现实生活中,常能看到这样的怪象:这边企业被曝偷税漏税、制假售假,在那边却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这边发现企业偷排污染物,那边却肯定它为发展经济做了贡献。信用信息的闭塞,导致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凸显了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迫切。
以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公安、金融、税务、财政、社保等系统大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了供内部使用的信用评价体系。由此形成的信用数据,碎片化现象十分严重,既不全面也难言准确,难以共享,还时常出现互相“打架”的情况,无形中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成本。
作为每个公民和法人组织的“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好比给企业和个人划了一个限制行为的圈子——原来的圈子很多,互相不通气,这个圈子混不下去了,换个圈子照样可以混得很滋润。现在有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一把尺子,谁不守规矩,经商、生活等各方面都会受到限制。到时候,看谁还敢越雷池一步?(河北涞源 杜明骏)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环评“红顶中介”摘帽只是第一把火
已是最后一篇
- 环评“红顶中介”摘帽只是第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