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记者接连接到江苏省邳州市市民孙先生的电话,称邳州市官湖镇孙家小学有老师在校外私自开办补习班,在课堂上只出问题不给答案,半强制地要求班里学生参加补习,高昂的补课费用让学生家长不堪重负。无独有偶,近日,江苏省昆山市红杨小区两名小孩不愿上补习班双双离家出走,安徽省怀宁县黄墩镇16岁的小亮不堪补习班的重负喝农药自杀……这些事件让人震惊,然而在这令人扼腕的悲剧发生后,补习歪风仍不见扭转。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学校与公办教师开办补习班,但教师抱团走穴办补习班、挂靠“正规”补习机构赚外快、学校利用休息日给学生“加餐”等现象依旧没有消退的迹象。为避免查处,补习班还变着法子和教育部门玩起“躲猫猫”,让学生、家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一堆文件管不住一个市场
“课外补习?有啊,经常上!”提到补习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小叶告诉记者,由于英语成绩不太理想,高中英语老师就找小叶爸爸谈话,说孩子英语需要补习,并介绍了一位开补习班的老师给他。“补习班每周六上一次课,一堂课两小时,一年差不多两千元学费。”小叶告诉记者,补习班就开在老师家里,老师来自名校,非常受欢迎,每次上课椅子都不够用。
就读于南京华电中学的小华也参加过课外补习。“补习班都是学校找好的。”小华说,刚升初二,全班同学就收到一张“自愿补习协议书”,内容为学生自愿参加一家名为“金色未来”补习机构的课程。“班主任说服学生签名,有学生不签,第二天家长就被找谈话,因此几乎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后来,小华发现,“金色未来”的老师就是本校老师,相当于挪了个地方上课,但每个学期要交4000元的补习费。“大家都在补,我不补就落后了。”小华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日益加重的升学压力下,尽管教育部门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补习班仍“高烧不退”,来自名牌学校的老师尤其吃香,他们大多有中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时短、收费高,招收学生往往还“名额有限”,让家长趋之若鹜。
“偏食”代替“正餐”现象亟待重视
补习班究竟能不能提高学习成绩?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和常规的学校课程相比,补习课内容多、时间少,且由于间隔时间长,课程内容难以系统地学习和消化,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收效甚微。
“我补习了一年,但高考数学还是没及格。”河海大学大一学生小崔告诉记者,他高三时一直在数学老师家补习,一周一节课,寒假还有“魔鬼训练”,费用多达5000元,但高考成绩还是不理想。“还是要在平时多用功,靠补习作用不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一位高二学生说,上补习班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很多东西只有补习班上才能学到。“老师会把抓分的题目和解题技巧放在补习班上讲,以此证明补习的效果。”他说,学校有点名气的老师都在家开补习班,数学、英语的补习班更是供不应求。当被问及是否在上补习班时,他坦言明年要高考了,肯定会上。
针对此类现象,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刘行芳指出,公办学校老师拿的是纳税人的钱,有保证教学质量的义务,这种老师故意“留一手”,鼓励学生吃“偏食”而忽视“正餐”的现象,是师德不端的表现,不仅让课堂质量大打折扣,也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更会让素质教育沦为“短视教育”。
三组矛盾诱发补习歪风
地下补习班的危害显而易见,那么歪风为何屡禁不止?记者采访多名专家后归纳出以下三组矛盾:
首先,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择校热’是地下补习班滋生的重要诱因。”南京瑞金路小学教师陈洁说,虽然规定小升初要按照学区就近入学,但为了让孩子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少家长依旧会绞尽脑汁“择校”。而大多数中学都会通过测验考察择校生的知识水平,测验内容并不都在小学授课范围之内,因此家长就会为孩子找补习。
其次,学校教师有限的工资与补习班高收入之间存在矛盾。“我每月工资才3000多块,可在外面代一天课就200块。”徐州某小学姓杨的老师表示,工作3年多了,工资不见涨,去年在同事介绍下她开始兼职带补习班,每月利用假期上8天班,收入近2000元。小杨还向记者透露,一些老教师靠办班每月收入上万,相比之下,工资倒成了小意思。
最后,市场需求与补习班禁令之间存在矛盾。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袁宗金认为,补习班久禁不绝不是单纯的令不行、禁不止的问题,因为有需求有市场,要“一刀切”禁止实在困难重重,如果不能深入剖析并解决内在矛盾,仅靠一纸禁令就想铲除地下补习班,很难见效。
矛盾究竟该如何化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飞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应实行素质教育,重在培育学生的个人素质。”殷飞表示,升学率不能成为评判学校的唯一杠杠,应该有统一的标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标准要由国家制定,才能改变一味追求把学生送进名牌学校的风气。
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仲伟俊教授认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是减弱补习之风的有力之举。对名校、名师的追求是补习班盛行的原因之一,只有最大限度释放、衍生和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学生拥有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才能使铲除地下补习班成为可能。(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龙謦泽)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校园长城”与爱国主义有何关系
已是最后一篇
- “校园长城”与爱国主义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