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湖南同行联袂奉献了一台脍炙人口的“好戏”——“廖厂长”这个寄托情怀和理想的名字,如汩汩温泉,润泽了亿万人的心田。 “这是岁末年初最温暖人心的‘现象级新闻’”“太感人了,衷心希望廖厂长不是我们时代的‘珍稀物种’”“廖厂长,你25年不改初心,是中国人的光荣”……众多读者和网友的点赞,在岁末的舆论场上汇成阵阵和煦的春风。 事实上,在湖南,廖厂长早已不是“新闻”。过去5个月,22期平面媒体报道,全程网络和新媒体专题,两次线下活动,一个公益基金的建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寻找廖厂长”系列报道,已经让几千万三湘百姓将廖厂长视为自己的骄傲、“中国好人”的象征。 主流媒体的历史使命,是站在历史的潮头引领时代风向,是通过挖掘正能量传递真善美,如同在横流的沧海点亮灯塔,在艰险的征途撒下花种,给人光亮和芬芳,而年轻人,更应担当这一使命。 人们欣喜地看到,廖厂长的故事,是25年前的一次心灵与理想的托付。而挖掘和记录这个闪光人物的一批年轻记者,也都出生于那个年代。80后记录“80年代”的故事,毫无障碍、完美叠合,这本身就是令人温暖的故事,也充分证明正能量本身,可以跨越年龄局限、代代相传。 湖南作为媒体大省,这两年佳作频现,《县委大院》《绝对忠诚》都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好产品。最近5个月来,湖南日报以“讲好故事、打组合拳、演连续剧”的方式,充分挖掘廖厂长身上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内涵,系列报道累计网络点击量达到2000万。 “廖厂长”系列的成功,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聚沙成塔,需要全社会凝聚向善的力量,需要新闻媒体传播向善的故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载体是好心、好人、好事。 行进的中国呼唤记录者,变革的时代需要有心人。主流媒体传播主流价值、担当起主流责任,我们就定能让理想光耀大地、爱心春暖人间。(单礼明) |
-
上一篇:
- 大学教育需“德”“法”并举
已是第一篇
- 大学教育需“德”“法”并举
-
下一篇:
- 捎点“精神年货”回家
已是最后一篇
- 捎点“精神年货”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