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一再失约的高考改革方案在万众期盼中问世,若干年后人们会如何评价它对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回溯30多年。1977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从此,“高考”与“改变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改变的是无数人以及整个国家的命运。作为为国选才的最重要方式,高考虽历经多次修补,但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方面,始终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次,中央大胆而审慎的对考试招生制度动一次大手术,希望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既是呼应民众的需求,更是着眼于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 此次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它为高考“指挥棒”纠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即引导学校更多地尊重和满足学生选择的权利。 归纳高考改革方案一些重要举措的特点,会发现“增加选择”是其共性。它允许失误,如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择其一计入总分;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如考生根据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它鼓励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学生的视野限制在教材上,如不再分文理科,探索不但看三天更要看三年的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它要确保更多弱势群体享受到教育公平正义的机会,如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它希望创造条件实现人尽其才,告别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局面,如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等等。 这些都表明,高考制度的新一轮改革,希望能引导教育从分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的本质。过去的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了教育的功能,一是迫使学校教育矮化成“为分数的教育”,严重挤压了学生选择的空间和权利,使得他们的个性、兴趣与创新的活力被扼杀;二是本应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变成了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 科学家和教育学者们的研究早已发现,每个人都是聪明的,只是聪明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擅长数理逻辑,有的人潜藏着绘画的天赋,教育应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并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因此,为学生们提供基于其自身特点和发展意愿的选择空间,对于创造适合的教育至关重要。而当下的学校的教育,却以分数来衡量成败,无法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尽管,我们不能把应试教育的恶果全都归罪于高考制度,但事实证明,什么样的考试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教育。即便是在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考试制度也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比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因强调考试评价,实施10多年来,并没有实现其增进教育公平的初衷,反而加剧了许多公立学校为考试而教的状况。可见,要发挥考试,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还得解决“考什么”的问题。 教育要为未来的国家社会培养人才,21世纪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如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能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等,只有在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中才会成为可能。 高考改革方案指明了学校未来努力的方向:从对分数的关注转为关注人的成长发展。过去30多年,因为人们有权利和机会选择生活与工作,社会的活力被激发。未来,“尊重选择”将如何改变教育?我们很期待。(李斌)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若批评不自由 则大学无魂魄
已是最后一篇
- 若批评不自由 则大学无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