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油、炸药、手枪和匕首的威胁下,她有着连丈夫都意想不到的沉着。当了40分钟人质,她成了52名学生与“恐怖分子”之间的稳压器。如果没有秦开美先期稳住劫持者,当地警方亦很难顺利展开布控和救援。此前,秦开美本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湖北省潜江市浩口第三小学语文代课教师。尽管教学出色,但两次被政策清退,后因学校缺人而被召回。(《新京报》6月17日) 据说,秦开美的转正问题目前正被当地政府讨论。但不得不说,要不是有了临危不惧的故事,教学再出色的秦开美,恐怕也难改变代课人员的身份。26年教学生涯里,秦开美错过了两次转正,一次是年龄太小,一次因年龄太大。甚至校领导也坦言,秦开美很少和其他同事说话,“也许是出于身份上的自卑”。没成英雄的时候,在福利与薪资面前,她只能是“代课教师”;而一旦义举惊天,赶场似的报告会上,她就成了“人民教师”。 其实,秦开美之前,还有不少“代课教师”的故事:2011年9月7日,彝良发生5.7级地震,角奎镇发达村云落小学坍塌,代课教师朱银全用手刨出7名学生,被称为“最美代课教师”;2012年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市十九中教师张丽莉在车祸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事后公众才知道她也没医保、没编制……更惊悚的是,去年9月,媒体曝云南昭通一代课教师疑因25年教龄不被认定而自杀,此事再度引发社会对代课教师这一群体生存现状的关注。 但很多时候,关注未必能改变什么。代课教师作为部分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一种历史现象,至少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地方政府怠于法定责任,不给转正。譬如不久前,河北沧州700名代课教师成“黑户”,引发罢课抗议。有人算了笔账,如以700人计算,一年为县财政“省”下的教师工资支出,为1505万元。 二是由于待遇及发展空间等客观因素,少数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优质师资。譬如去年《人民日报》消息称,“基于偏远农村师资力量匮乏等实际需要,云南仍然在岗的代课教师还有1万多人”。 制度设计对代课教师的认识,也经历了多次转身。2006年,教育部提出,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国余下的44.8万人的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其中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通过考试取得正式教师资格。此后,故事与事故不断。2010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未听说今年是清退全部代课教师的最后期限。”及至2011年,教育部等4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重视代课教师在历史上的贡献,对解决代课教师待遇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尽管不再提“清退”,但不少代课人员就像秦开美一样,清退了再召回,再清退了再再召回;更多人还不如秦开美,并不起眼的一点辞退费就打发了代课的青春。 秦开美的故事改变不了更多代课教师的命运,地方政策可以为一个秦开美“破格”,但更多同样秉性良善、教学尽心的“秦开美们”,其一生如何能等到这样见义勇为的机会?(邓海建)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医护人员被打”不应由舆论断案
已是最后一篇
- “医护人员被打”不应由舆论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