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乘公交了解民情,继而又通过清扫大街来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连续两天,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成了网友热议的对象。与当地媒体报道的乘客、出租车司机“偶遇”不同,有网友指出,无论从现场图片的拍摄角度还是连拍的方式来看,都出自专业摄影人士之手。网友调侃,无处不在的摄影师这回正好又出现了。(《南方都市报》3月25日) 市委书记低调出门,坐一坐公交车,扫一扫大马路,这样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做法,确实契合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宗旨,值得大大点赞。不料,原本完美的“微服私访”,却被网友发现若干蛛丝马迹,原来书记身边居然凑巧还有专业摄影人士跟随。若果真如此,则书记的体察民情之举是不是就打了折扣、减了成色呢? 上述质疑自有其合理成分。网友的直言,捅破了当地媒体精心营造的“私访”形象,公众当然会产生一些不适感,甚至还会对书记的走访意图产生某种怀疑。既然是体察民情,既然已高调宣称是“偶遇”,为什么身边还会出现专业的摄像人士?这些人士也是像一般民众一样“偶遇”书记吗? 不过,心平气和一点来看,在“书记坐公交”事件中,问题的焦点似乎并不在于有无摄影师陪同这一细节,还应以一种更开放、更宽容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其一,书记下基层,意在了解当地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信息,并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书记的行动只要能够满足这些要件,即为有效、积极的政务行为。以坐公交为例,从报道中可知,这是为了打造更为顺畅便捷的出行环境,一起行动的还有主管副市长,以及1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可以说,这次不过是一次现场办公会。 其二,从实际情况来看,作为市委书记,其出行也并非完全能够自行其是。为了尽量减少对地方、对基层的惊动,也为了能真正了解到实情,书记往往确实要求不打招呼、不扰民,但具体的办事人员则很难真正做到“不打招呼”。所不同者,只是尽可能缩小“打招呼”的范围而已。对此,不必太求全责备。 转变作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以前官员出行时的前呼后拥,到现在越来越多“私访”;从以前民众只能远远遥望,或干脆被交通管制,到现在每每能在街头巷尾“偶遇”官员,这中间的变化还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这至少表明,作风、政风的变化是可以期待的。而惟有官意与民意的交集之处多起来,良性互动、互通、互联才有可能实现。 至于摄影师的突入现场,完全可以理解为转变作风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折、小不适。毕竟,这样的转变牵涉甚广,方方面面都需要一个适应、跟上的过程。以前,只要身影能跟上领导就可以了,现在仅有亦步亦趋则远远不够,大家都应该来一个观念、意识的突变。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媒体报道方式的变化。是呀,领导下一次基层,了解一点情况,这本来就是分内之事、当理之政,正常报道即可,实在犯不着搞出一些神神秘秘的“偶遇”。(胡印斌)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
已是最后一篇
- 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