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信息不是杜撰的,公布总好过掩藏和沉默。如果没有权威信息滚动播放,只会有更多的谣言和小道消息滋生。 自从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之后,全世界的公众和媒体都在追逐各种“最新消息”,目前最新的“最新消息”是,昨天澳大利亚宣布发现疑似马航客机物件。但经历了几轮翻来覆去的信息轰炸之后,许多人对这则消息已不再感冒。近日网上流传这个段子颇能反映人们的新闻疲劳——“航班失联十来天,每天上午是造谣时间,下午是辟谣时间,晚上是竞猜时间。”不仅网友有这样的观感,还有媒体总结说马航事件在舆论空间陷入了谣言的“漩涡”。 这些轻巧的议论,忽略了这件事中发掘有效信息的真实难度,同时也是对搜救各方、信息发布方和媒体这些天表现的误读和贬低。 坦率而言,迄今为止公众能够看到的真相,与他们对这桩奇案的信息饥渴程度并不相称。从开始到现在,不只后方的媒体和“观众”,连前线的搜救者都多次受到信息的干扰。但平心而论,这些天推动新闻进展的主力,并不是谣言和阴谋论,而是不断流动的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并不代表真实信息,有些有效信息甚至后来被证实无效,但在未得到证实或证否之前,人们传播这些信息、推动的相关行动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前几天中国、越南等国在南海开展搜救,事后虽然被证明是没必要的,但以当时的信息掌握程度,各国第一时间派出力量在可疑地点搜救,这是对生命负责的表现。我们不能事后诸葛亮地否定人们当时的努力。 这次航班失联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搜救工作如此,对新闻传播也是如此。看了第二天的新闻再来嘲笑第一天的报道,这很容易。但第一天的新闻出现时,人们并不能预料第二天的进展,更无从根据未来的信息指导行动。 其实,人们之所以总有“信息不断被推翻、否认”的观感,正是各种信息及时公布的结果。试想,如果有关各方在找到航班之前一直不发布消息,等到拿出“完整的真相”,再来场一步到位的新闻发布会,这样大家就满意了吗?当然不会。 相反,权威信息的不及时只会诱导谣言的滋生和传播。事实上,这一事件的重要程度和蹊跷程度,早已决定了它的受关注程度。如果没有权威媒体动态滚动播报的“马来西亚方面消息”“越南方面消息”“美国方面消息”“澳大利亚方面消息”,人们也许只会传播更多的“匿名航空专家分析”“绝对靠谱的马航事件真相”“朋友的表妹在英国看到……” 只要所有信息不是杜撰的空穴来风,公布总好过掩藏和沉默,信息流动的过程,也是辨别正谬的过程。这次微博、微信上也有一些谣言接连出现,但随着权威信息的迭代披露,那些老的谣言早已失去市场,一些新的谣言也正丧失魅力,它们彻底失效只能等待真相进一步曝光。 当然,应该理解人们对真相的渴求、对生命的关注,但公众也应对各种信息的涌现有心理准备,对真相的逐渐浮出保持耐心。(西坡)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贫”穷不是病 贫起来真要命
已是最后一篇
- “贫”穷不是病 贫起来真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