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夜话”开启长沙市芙蓉区基层治理新平台
一口古井开启“夜话”探索
长沙城东,浏阳河畔,东沙古井清澈见底,前来打水的市民络绎不绝,护井员李明亮在一旁维持秩序。据当地老人讲,东沙古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
“这口井,差点没保住。”东沙古井所在的芙蓉区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告诉记者,由于缺乏保护,东沙古井一度破败不堪,周边杂草丛生,烂泥成潭。眼看承载着乡愁和记忆的古井状况一天比一天差,周边居民怨言很大。
“古井怎么修,修好后怎么管?”在对东沙古井的现场勘察和对周边居民的调查走访中,东湖街道的干部发现,有些居民熟悉当地乡土人情,在老百姓中比较有威望。如果他们站出来说话,很多社区治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刚准备召集部分“乡贤”开会,街道干部就遇到了难题。东湖街道位于城郊结合部,居民多是征地拆迁的农民,从事的工作各种各样,白天根本找不到人。无奈之下,东湖街道只得召集居民代表开“夜会”,共话古井保护方案。
没想到,首场“夜话”结束,大家意犹未尽,于是又有了第二场、第三场。居民代表、街道社区干部坐在一起,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大家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多,从修缮经费到菜土补偿,从负责人员到后期维护,从社区治安到街道发展,连续三场“夜话”聊下来,干部群众心里都有了底。
讨论完后,东湖街道拿出了11万元资金,在古井附近铺砌了大约20平方米麻石地面,修建了一条通往古井的水泥硬化便道,对古井周边其他设施进行了翻修。另外,街道还引导当地居民成立了护井队,制定了护井公约。
在对话中回应民生期待
东沙古井保护难题顺利解决,让芙蓉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对话沟通是了解民情、化解民怨、顺应民意的好办法。此后,“东湖夜话”活动在东湖街道逐渐常态化、制度化,并逐步发展成为芙蓉区畅通民意、汇集民智的平台。
“东湖夜话”的组织形式、参与人数不拘一格,每周举行一到两期,广场上、楼栋间、田地旁,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完全不用担心说错话。
“主题涵盖非常广泛,街巷琐事、邻里纠纷,街道发展、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但最多的还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曾多次参加“东湖夜话”的东湖村老村支部书记柳洪奇说,“夜话”讨论定下来的事情,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马上就会抓落实,极少“打折扣”,搞变通。
芙蓉区东部片区的几个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因为近年来拆迁建设力度大,原村民大多已经“洗脚上田”,一些年轻人拿到票子、买了新房子后,便开始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或者整日沉溺于玩牌打麻将。如何引导“新市民”改掉陋习?街道社区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时候,大伙儿又想到了“东湖夜话”。
经过一番热聊畅谈的“头脑风暴”后,解决办法就敲定了:街道、社区邀请德高望重的老人上门做年轻人思想工作,组织青壮年成立舞龙队;区beplay官网app 局提供健身器材、篮球架和乒乓球台,为街道群众文艺团队派出艺术指导。现在,这一带游手好闲的居民大大减少,社会风气也随之好转。
从前年开始,芙蓉区计划3年安排10亿元资金、推进全区136个老旧、农安小区改造。在东湖街道合平村安置小区改造方案出炉后,有居民在开进楼栋庭院的“夜话”中提出,小区绿化不错,但停车位过少,建设方虚心接受意见,经过现场勘验和调整,最终实现绿化和停车两不误。
在倾听中筑牢执政根基
记者了解到,“东湖夜话”自2014年7月推出第一期以来,在一年多时间内,总共已经举办93期,大约有上千条市民意见被采纳,700余个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开展“东湖夜话”以来,此前老百姓很少能在家门口见到的“大院干部”,也纷纷沉到街道社区,主动听取百姓心声。
“以前是说教、被动管理,现在是倾听、主动服务,不仅消除了干群隔阂,也筑牢了执政根基。”在芙蓉区委书记梁仲看来,“东湖夜话”将话筒和舞台交给群众、把担子和责任留给干部,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创新举措,让干部观念有提升、作风有转变,同时也让问题有解决、群众有感知。
在东湖街道,40岁出头的村民黄太天是出了名的“刺头”,以前经常带头闹事。自从街道邀请他参加了几次“东湖夜话”以后,他对拆迁安置方案有了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也对政府工作有了更多理解支持。
如今,黄太天等100名当地居民“变身”民情信息员,成了街道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做好基层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这些民情信息队员,不仅抢着参加每一期“东湖夜话”,还根据居民的需求主动“点菜”,为“夜话”提供“选题”。
芙蓉区区长于新凡告诉记者,一把蒲扇,两个话筒,几条板凳的“围桌夜话”模式,让干部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中践行“三严三实”,进一步严以修身、用权、律己,老老实实做人、谋事、创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