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外来人 都是一家人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科学发展两地行)
君住长江尾,我住珠江口。
恰如百川归海,全国各地务工人员源源向长三角、珠三角汇聚,由此也造就了两个流动人口大市——江苏苏州和广东东莞。苏州外来人口达637万,与本地人口持平;东莞外来人口650万,则是本地人口的4倍。
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考验着这两个地级市的社会管理能力。如何确保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和谐相处?怎样让异乡人早日融入城市,成为血脉相连的一分子?“要通过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苏州和东莞,这两个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各自结合实际不懈探索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之路。
苏州张家港市成立有新市民事务中心,最早的名字叫暂住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东莞则设有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其前身是出租屋管理办公室。名称之变,折射的是两地流动人口管理基本理念之变——
更新理念:从管理到服务
■苏州:
张家港,长江之滨的美丽小城,户籍人口90万,外来人口65万。“外来人口管理,过去就是人员登记、出租屋管理、计生、治安等几项工作,约束性强,人情味不足,虽然管理上有效,但毕竟感情上有隔阂。”张家港新市民事务中心负责人王树秋深有感触。
2009年起,张家港不断拓展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内涵:服务就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服务入学,新市民子女全部就近入学,其中6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
太仓市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也让人印象深刻。甫一抵达太仓汽车站,首先看到的是一块滚动发布用工信息的大屏幕;太仓人力资源市场,除了城区的中心市场,还有9个分市场散布城乡,每周开放4天;在155个村设有服务站,外来人员只要报名登记,就可就近获得劳动技能免费培训。
20岁的王正爱来自河南濮阳,在昆山开发区广兴电子公司上班,如今住在一个名为“永馨家园”的宿舍区内。“干干净净,像学校宿舍一样。还有配套的浴室楼、图书网络室,住着舒服,心里也踏实。”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为让流动人口住得放心、舒心,苏州通过政府投资、民间出资、企业集资等途径,建立了2.7万处集中住宿区,213万多流动人口实现了集中住宿,占流动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30%。
就业、就学、就医,围绕流动人口最关注的三大问题,苏州不断扩充服务的内涵。以就学为例,苏州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连续多年接近100%。
●东莞:
7月上旬,东莞市开始发放整合了社保、医保功能的新社会保障卡,市社会保障局局长梁冰介绍:“东莞的社保卡城乡一体,包括新莞人,只要参保,社保卡都是一样的。”
流动人口在东莞叫“新莞人”,2008年,东莞在全国率先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门机构——新莞人服务管理局,镇村则延伸成立32个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和621个服务站。
调查显示,新莞人有“三高”特征:公共服务期待高、社会融入愿望高、迁移程度高。在东莞,580个劳动服务站遍布城乡,免费为新莞人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服务,提供资助性培训。
2009年开始,东莞采取积分制接纳新莞人子女入学,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新莞人子女超过4.5万人。如今,在东莞接受义务教育的新莞人子女有56万多人。
近年来,东莞尝试在新莞人居住集中地建设新莞人综合服务管理小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目前,东莞已建、在建的新莞人综合服务小区已有64个。
记者点评:苏州东莞两市,产业结构、社会环境差异明显,面临流动人口管理的考验也明显不同。但在流动人口管理上,两市的观念异曲同工:传统的管理观念,重点是保障社会秩序规范有序,规避越轨行为;而如今强调“以人为本”,更多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变“不闻不问”为“零距离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
上一篇:
- (图说家乡)回迁生活好惬意
已是第一篇
- (图说家乡)回迁生活好惬意
-
下一篇:
- 驶上信息高速路
已是最后一篇
- 驶上信息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