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囧途”变“暖途”,记者踏上这趟返乡专列,发现“85”后、“90”后这些“新生代”务工人员有梦想、有追求、有目标,他们渴望知识、渴望融入、渴望创业,期待更广阔的成长舞台。
知识:期待“学习+”拓展技能
“我越想往上走就越觉得能力欠缺,特别渴望有更多时间和渠道获取知识,给自己充电。”24岁的邬能伟和记者聊得最多的不是收入,而是学习。
和众多外出打工人员一样,邬能伟最初只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名普工,靠体力吃饭,重复着单调、机械的生产程序。换过几家工厂后,他越发觉得这样的打工路只会越走越窄,“打工不可能一辈子,老了咋办!”他努力寻求改变,发现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积累知识。
目前,邬能伟是广州东莞一家具厂销售顾问,正努力学习英语,试图“啃下”公司分派的外贸业务。在他手机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学习软件。除了上班,他几乎每天都挤出时间看书,学习营销、理财等知识,并花钱参加英语培训。
他说:“很多打工人员都在参加各种自考、学习和培训,但由于获得的证书得不到承认,不少技术人才都被埋没,很受打击,也很可惜。”
【记者观察】渴望知识、渴望学习、渴望成长,是不少务工青年的心愿。很多当初因贫困被迫辍学打工,而后深刻体会到,知识和技能才是改变命运的金钥匙,他们盼望有更多的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升学历,并获得认证。以“学习+”技能或领域,拓展农民工技能运用空间,让农民工技术人才不再被文凭“卡住”。
创业:“少小弱”期待好政策点亮创业通道
“我在老家养鸡亏惨了才又出门打工,但我并不灰心,因为还年轻,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今年25岁的徐明龙说,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创业失败的原因:一是缺乏资金、技术,二是市场信息不畅、经营模式单一。
出门打工,对很多人而言是为了回家建房或娶妻生子。但类似于徐明龙这样的“新生代”农民工,打工不只是赚钱,更是寻求“实现自我”的机遇。
2013年5月,通过看新闻,喜欢养殖的徐明龙判断禽流感疫情之后,活鸡市场必然迎来销售旺季,决定从广州回家养鸡。当时,他揣着仅有的1万多元,又借了不少钱,找了个愿出资但不懂养鸡的人合伙创业。
起初还略有盈利,但在盲目扩大规模后,由于缺资金、没技术,面对上千只鸡发生疫情死亡,他束手无策。加之商户回款慢,养鸡场陷入绝境而破产。
比起在贵州老家,如今在深圳兴业的赵兴敏体会很深:“在外创业除了依靠朋友,似乎没有太多异地政策支持,有时真是一毛钱难倒英雄汉。”徐明龙说,缺政策扶持,个体经营犹如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稍有不慎就会倾覆。
【记者观察】当前,一些有积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愿望强烈,而创业与年轻务工人员追求自我的心理相契合,但都普遍存在资金少、规模小等“少小弱”的特点。目前,对农民工创业还缺乏精准、有效扶持,很多农民工盼望政府和金融机构能延伸触角,给他们创业提供更多支撑。
融入:“新市民”身份需要更多“同城待遇”
两年前,父母原本与赵兴敏一起在深圳生活。因母亲患尿毒症,高额的透析费用在异地就医不能享受新农合报销。最终,她不得不含泪把父母送回老家养病。
“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是不少打工人员的心理写照和生活现状。与当地人相比,他们极力想融入,获得“新市民”身份,但因缺乏同城待遇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随着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现象”日益严重。因入学难等原因,不少打工人员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
41岁的陈容是广东东莞一家工厂的普工,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出门打工10多年的她对孩子最深刻的记忆是在他们刚出生时。“早就想把他们接到身边读书,但无法解决入学。”她哽咽着说,打工为了孩子,但却又照顾不了,真的很矛盾。
【记者观察】异地就医难、异地入学难、异地办证难等仍是困扰农民工最现实的问题。因缺乏同城待遇,极力想融入而获得“新市民”的身份却成了他们的一个梦。由于地域差异,国家一些惠民政策难以落实,区域隔阂和制度壁垒亟待打破,让建设城市的务工人员更有归宿感。
-
上一篇:
- (春运)春运中的“隐身动姐”
已是第一篇
- (春运)春运中的“隐身动姐”
-
下一篇:
- “走下去”抓活新闻 “沉下来”见真情感
已是最后一篇
- “走下去”抓活新闻 “沉下来”见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