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孙绍旭(前排右三)在周宁县山头村议事众厅为村民解读《家规祖训》(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弘毅摄
新华社福州2月11日电(记者陈弘毅)正月初三,闽东大地还笼罩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天刚擦黑,在海拔近900米的周宁县礼门乡山头村的议事众厅里,村民们早已点上了一堆暖烘烘的篝火,满屋男女老少就着清脆的腌萝卜、冒着热气的大碗茶热闹围坐,一场别开生面的“篝火议事”开始了。
“去年,村里主要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村口的景观池一期投入36万元、新建路灯15盏共5.2万元……我们村去年项目支出154.9万元,账目明细已经在众厅贴出来了。欢迎各位乡贤对村里明年工作提建议,”村支书陈孙进代表村两委,向村民们大声宣读着2015年村里的点滴变化。
“这次回村,第一感觉就是村里面貌改变了很多,路宽了,灯亮了。”长期外出打工的村民陈龙助接过话茬:“除了外在的变化,一些细节问题也不能忽视。比如,平时村里就200多人,春节大家都回来,村里一下子有500多人,我们和邻村共用的唯一水源就根本不够了,这几天很多村民家里都吃不上水。”
“明天就去大家家里看看是水源不够还是水管太小,弄清原因马上就讨论解决方案争取资金。”陈孙进点头道。
66岁的村民陈孙寅说:“我建议在毛竹林里开一条机耕道。现在很多毛竹砍完只能靠人力拉出来,一天拉不了几根,竹林的经济效益发挥不出来。”
“如果村里有需要,我们外出的捐点钱修条机耕路也是应该的。”村民陈明海应声说道。
夜渐渐深了,几位老党员和乡贤围坐一起,每人手中拿着一份村规民约和家规组训讨论了起来。
“敦孝弟以重人伦,尚节俭以惜财用。这是老祖宗900多年前写下的,虽然表达方式变了,但是讲的意思都是大家在外一定要团结和睦,再富贵也不能铺张浪费。”乡贤孙绍旭说着,村里几个有兴趣的年轻人围坐旁听。
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在闽东周宁县大山里的山头、陈峭、溪山等村,村两委都会“雷打不动”地召集本村党员、乡贤和村民代表到祠堂或议事众厅升起篝火进行议事。据介绍,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为抗击北方民族南侵,中原百姓自发形成“民主议事”习俗并在南迁中完整地保留下来。
如今,有着900多年历史延续的山头村“篝火议事”成了维系外出乡贤情感,共话党务村务建设的重要机制。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村里每户都派代表参与议事,由村民集体讨论制定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禁毒禁赌等乡规民约,作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并由村党支部书记将一年来的村务工作总结暨次年工作计划向村民通报,接受大家的评议和监督,并征求意见建议。
“到了正月十六,我们还会召开村民大会,从大伙商议的事情中挑选出几件作为今年村两委的工作重点。”村主任陈华钦说,优良家风族风的历史传承,给古朴整洁、村民勤劳的山头村带来的是连续十几年零案发和零信访。
“通过弘扬民族传统beplay官网app ,匡正家规家风,打造‘众厅’beplay官网app ,可以促进基层组织民主议事能力,使干群关系更加和睦,乡村更加美丽。”周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包文俏说。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四川村民自办“春晚”闹新春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四川村民自办“春晚”闹新春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