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7月9日电(张宝印 张军友 王能才)天晴日朗,风平浪静。今天,安徽省郎溪迎来了久违的阳光。一大早,记者赶往受灾最为严重的郎溪县第一联合圩朱侯村段。
道路两边一片汪洋,车行堤坝,仿佛行驶在桥面上。到达朱侯村的圩堤,步行在被洪水冲得断裂的堤坝上,不时跨越和绕行,坍塌后形成的一个个滑坡体前,一队队臂带“党员突击队”红袖标的郎溪民兵,正在紧张地打桩加固滑坡。
现场指挥抢险的宣城军分区政委江伯友,已在圩堤上和官兵们奋战五昼夜了。他介绍说,今天的天气放晴,洪水退了20多厘米,现在正是抓紧时间修复加固圩堤的好时机,封堵堤坝渗漏刻不容缓,以应对可能再次来袭的洪水。
走近民兵抢险应急分队,发现有不少穿着迷彩服上衣的女队员正在装填沙石袋,细打听才知道她们是民兵突击队员的家属。家属王娟说:“民兵们在圩堤上连续抗洪五天了,我们今天过来给他们添把手。”
圩堤上,部队和民兵的旗帜交相辉映,有的分兵把口突击抢修,有的军民携手传递沙石袋。记者看到十几名民兵正和当地志愿者一道,为“临汾旅”救灾官兵铲沙石、装填袋。相互配合下,一个个沙石袋被官兵投放到圩堤滑坡处。
“哪里有险情,我就去哪里!”来自飞鲤镇的民兵抢险队员夏宏祥,在4日晚冒着暴雨支援第一联合圩抢险前,给妻子留下这句话。虽然家中饲养3000只鸡的养鸡场被洪水淹没,但大灾情来临,夏宏祥毅然上坝投入抗洪。此时,夏洪祥正在填装沙石袋,这位裤腿沾着泥巴、黝黑脸盘上满是汗水的汉子却不愿接受采访。“家里受灾不止我一户,个人受损又不止我一人。自己累点没啥。”与记者攀谈时,这位两眼布满血丝的“硬汉子”眼圈红红的,说完这些话,他把头扭向一边,将脸紧紧贴在身后的墙壁上:“圩堤不牢,不光我家不保,家家都要遭殃。”
“人在,圩堤在。”这是郎溪民兵应急抢险分队驰援第一联合圩救灾时的誓言。五天五夜抗洪不止,让带队的县人武部部长曹江感慨不已:“这支民兵应急抢险分队队员都是好样的!”民兵骆新在县城开了一个店面,灾情面前他歇业参加抢险救灾。民兵营长徐飞组织以建平镇退伍老兵为主的突击队,最早上大堤、坚持时间最久。他用微信调集在家的退伍老兵,最多时老兵突击队达151人。7月6日,徐飞冒着暴雨带领突击队决战管涌险情,在大堤上度过了33岁生日。
截至记者发稿时,6公里的险段长堤,经过500余军民奋力加固,共封堵管涌10余处,加固塌方圩堤30余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烈日下的坚守——武汉长江干堤巡堤记
已是最后一篇
- 烈日下的坚守——武汉长江干堤巡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