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龙
8年献血2万余毫升 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助陌生人重燃生命希望
助人为乐
安徽省
2019年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个人简介:陈梦龙,男,1989年6月出生,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人,退伍军人,安徽理士电池汽车电池车间一线职工。

  事迹简介:自2011年第一次献血以来,陈梦龙至今已累计献血2万余毫升。今年10月12日,陈梦龙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尽己所能帮助素不相识的危重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10月12日12时30分,在省城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室,198毫升造血干细胞从陈梦龙的骨髓中成功取出,被第一时间送至苏州。

  在千里之外的苏州,一名正在焦急等待——这些造血干细胞的成功移植,将帮助他摆脱病魔的煎熬,重新点燃生命之光。

  8年无偿献血2万余毫升

  今年10月7日9时许,淮北市红十字会。听闻陈梦龙即将启程,不少志愿者自发赶来,为他加油、打气。

  陈梦龙,男,1989年6月出生,家住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退伍军人,理士电池汽车电池车间一线职工。21岁那年,正在军营里的他第一次献血,从此,这项爱心事业他一直坚持至今,8年来已无偿捐献热血2万余毫升。

  2013年9月7日,时年24岁的陈梦龙,与来自淮北市各个行业的40名志愿者一起,在当地红十字会现场填写了“志愿捐献者同意书”。经过血液分型检验,他的资料被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安徽省分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8月初,29岁的陈梦龙接到上级市红十字会组织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询问是否愿意捐献,陈梦龙当时就表态愿意。

  “这等待的五年里,我一直坚信,无论早晚,我的造血干细胞一定能派上用场。”正式捐献前,陈梦龙介绍道。

  低调的他请了事假去捐献

  在部队的两年里,陈梦龙连年获评“优秀士兵”,铸就了自律、内敛的性格。

  “刚告诉家人时,大家担心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提出了反对意见。”陈梦龙介绍,他反复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终于,家人们从反对到默认,从默认到支持,态度愈发明朗。

  从决定捐献那一天起,身体素质一直很好的陈梦龙,给自己制定了更“苛刻”的规矩:只要没有夜班,每晚十点前准时休息,进一步加强体育锻炼;因体重偏轻,科学调整饮食习惯,一日多餐并增加高热量的食物。

  最终配型结果出来后,接到已经通过体检的通知,10月7日,刚才夜班的陈梦龙,就从淮北启程赶往合肥。

  素来低调的他,向单位请假时只是说临时有事,并未告知捐献事宜。

  只要能救人啥都能忍受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恶性贫血、淋巴瘤等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最佳手段: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将在患者体内繁殖,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对白血病的有效治愈率可达到65-75%。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少年儿童占50%以上。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合几率在兄弟姐妹间为25%左右,非亲缘基因配型的相合概率,在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之间,可谓微乎其微。只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才能帮助更多危重患者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为了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10月8日起,在安徽省立医院,医生每天为陈梦龙打两针动员剂。因对药物有反应,腰酸背痛的他有时要到凌晨才能入睡。在医院陪伴的妹妹心疼的直掉泪,他却反过来劝妹妹说:“只是有一点难受,完全能忍得住,不要担心我。”

  “和救人一命相比,这点小疼算什么?”

  只愿对方健康不图回报

  10月12日上午8时30分,在最后确认一遍的捐献志愿书上,陈梦龙毫不犹豫的签上自己的名字,躺在血细胞分离机的旁边。

  他说,他一直在盼望,这一天能够早一点到来。

  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分离机从他体内循环采集了11000毫升血液。最终提取到的198毫升造血干细胞,被第一时间送往苏州,注入那位病情危重的白血病患者体内。

  陈梦龙也成为继张秀丽、李虎之后,淮北市第三位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10月7日以来,省、市、县各级红十字会组织以及濉溪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多名志愿者纷纷赶到医院看望慰问陈梦龙,“我住的病房,简直成了花的海洋。”

  目前,陈梦龙已经平安回到家中。得知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所在单位安排人员致敬、慰问的同时,叮嘱他静心修养,“其他别考虑,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捐献受益人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陈梦龙至今仍不清楚,也没有兴趣打听。他说,只要对方能平安康复,比什么都好,“回报啥的咱也不图”。

来源: 安徽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