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云,女,1968年出生,苏州太仓人,中共党员,太仓市娄东街道陆渡社区居民,长富不锈钢中心(苏州)有限公司操作工。
模样秀气,讲话温柔,是魏晓云留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就是这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在2017年3月的一个雨夜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一名车祸伤者身前,用一条断腿的代价,换回了伤者的一条命。事后,伤者说,如果不是魏晓云挡在自己的前方,当时还躺在马路上的自己可能已经没命了。而魏晓云则说,用我的一条腿,换回别人的一条命,值了!
“一条腿换一条命,值得!”
2017年3月24日晚9点多,天正下着雨,道路湿滑,视线不良。
苏州太仓市339省道和东仓路交叉路口,身穿红色雨衣的电瓶车驾驶员朱冬梅不顾红色信号灯,直接转弯穿过马路,与另一辆正常左转的电瓶车重重地撞到了一起。另一辆电瓶车上身着蓝色雨衣的驾驶员似乎没受什么伤,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从地上爬了起来,那名驾驶员没有上前询问依然躺在地上的朱冬梅,而是选择驾驶电瓶车,直接离开了现场。
可能因为年龄偏大,伤得也重,朱冬梅始终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地上爬起来。车祸发生的路口处,来来往往的车辆不少,黑暗的雨夜中,危机四伏。
此时,刚下班的魏晓云正好骑车路过。看到躺在马路上的朱冬梅,魏晓云连忙停好车,穿过来往车流,上前试图扶她起身。连扶了几次,朱冬梅始终无法动弹。
“别扶我了,我起不了身,大姐,帮我打110报警吧。”
听到朱冬梅这句话,魏晓云二话不说拿出手机帮忙拨打110。为了护着依然躺在地上的朱冬梅,魏晓云一边打电话,一边站在朱冬梅身前,提醒过往车辆避让。打完110等待警察到来前,魏晓云又帮忙打电话,通知朱冬梅丈夫。
正在魏晓云给朱冬梅丈夫打电话时,意外发生了。一辆白色客车从远处疾驰而来,虽说司机看到站在路上的魏晓云时立刻踩下了刹车,但车辆依然在惯性作用下,撞倒了魏晓云,也再次撞上了朱冬梅。
几分钟后,警车与120急救车相继来到现场。接到报警电话的警察惊讶地看着倒在地上的朱冬梅和魏晓云,问:“不是说只有一个伤者吗?怎么变成了两个?”
剧痛中的魏晓云依然不忘告诉警察:“是我报的警,旁边那个大姐出车祸受伤了。”
然而,120急救车上的医生当场判断,魏晓云的伤比朱冬梅更严重。果不其然,送到医院后,魏晓云被诊断为腰椎、肋骨等多处骨折,右腿部股骨干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后,魏晓云伤口发炎化脓,一度面临截肢的危险。好在,善有善报,魏晓云的腿终是保住了,身体也逐渐康复起来。一年过去了,如今,魏晓云已能借助拐杖,在家中慢慢走动,只是依然没法长时间坐和站立,更无法正常上班和生活。
魏晓云和丈夫原是江苏盐城阜宁人,2000年来到苏州太仓打工,通过多年的拼搏,夫妻俩努力贷款买了房,供儿子读完大学。这些年一家人虽没积攒下多少存款,小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眼看着魏晓云马上就能退休享福了,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出了车祸。为了给魏晓云筹集医疗费,一家人花尽了原本就不多的积蓄。但魏晓云却说,这只是救人的一点小代价。
对于那个雨夜自己上前帮助朱冬梅的举动,魏晓云从未有过一丝后悔。她坚定地说:“就算我的腿残废了,毕竟挽回的是一条生命啊,一条腿换一条命,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能帮别人就去帮,这是我们家的家风”
事实上,这不是魏晓云第一次挺身而出相助他人。几年前,魏晓云还曾与同事一起,劝回了一名离家出走的少年。
“那天我和同事走在下班路上,碰到一个中年妇女,看起来特别着急地在找什么,问她,就说家里有个小男孩闹别扭,离家出走了,还说了孩子的相貌和穿的衣服。”魏晓云和同事了解情况后,也帮着女子一起找起来。巧的是,两人没走多远,就碰到了那个离家的孩子。魏晓云和同事跟在孩子身边,一边耐心与其沟通,一边报警求助。孩子一开始不愿听,试图甩开两人,魏晓云和同事紧紧跟着男孩,一刻不敢放松。在两人的开导下,最终,孩子解开了心结,跟着家人平安回到家中。
“我就是个普通的人,也没做过什么大事,只是想着做人要踏踏实实,遇到别人有困难,能帮就要帮一把,这也是我们家的家风。”魏晓云说,自己的父亲从小就教导几个子女,要与人为善,要助人为乐。“爸爸在我们那一带有个很有名的外号,叫‘大痴’,别人笑他傻,说他做人不精明,他一点都不介意,还是笑呵呵地去帮别人。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从小耳濡目染,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做人要做好人,能帮到别人的,就要帮一把,看到别人有难却装看不见,不是我们家的风格。”
心中有大爱的魏晓云,会耐心地跟着一个小男孩走上长长的一段路,劝说他与家人和解,也会在危难关头,选择站在车祸伤者的身前,尽己所能去挽救一条生命。凡人善举暖人心,魏晓云微笑说出的那句“一条腿换一条命,怎么算都是值得的”,让人心生暖意,亦心生敬意。
2017年4月2日苏州电视台苏州社会经济频道《社会传真》栏目对其见义勇为事迹进行报道。魏晓云先后获评2017年度苏州市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太仓市第十五届(2017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