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孝飞,男,汉族,1982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beplay官网app 程度,中共党员,亳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首批援鄂医生之一。
事迹简介:张孝飞从医十年,从当医生的第一刻起,他就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年初疫情爆发后,1 月 23 日开始,张孝飞每天与数不清的发热患者打交道,他坐诊的发热门诊成了医院危险的地方;1 月 26日,医院再次应召去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武汉市,张孝飞成为安徽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在武汉第一天下班,张孝飞是哭着回宾馆的。一位患者阿姨说:“老伴在监护室抢救,两个女儿也感染住进医院。”一位老大爷在弥留之际,让张孝飞帮忙给家属打电话,没想到他老伴在电话里说自己也在住院……他更加肯定自己来武汉的决定是对的,这里的人更需要他。作为安徽省最早一批去,最晚一批回的援鄂医疗队队员之一,张孝飞在武汉的65天里,分秒必争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期间他转战两所医院,救治一百多位患者。回到亳州后,他第一时间返回到工作岗位上,对待患者更加的热心体贴。同时,他还通过“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帮助年轻医生掌握各种诊疗技术。2020年3月张孝飞被评为“亳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工作先进个人”;4月荣获“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医学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会员”称号;5月获评“亳州市五四青年奖章”;6月荣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读书人有三不避:国家有难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共产党员就必须勇往直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位医生面对疫情时的战前宣言。他就是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一病区负责人张孝飞。
“我是党员,抗疫要走在前”
虽然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两个多月了,但还是经常有人问张孝飞,选择去武汉时怕不怕?他的回答“怕”。新冠肺炎是新型传染疾病,医学界对此知之甚少,没有特效药更没有可供参考的治疗方案。不夸张地说,接触新冠肺炎可能就是在接触死神。因为怕,去武汉支援抗疫时,张孝飞并没有告诉父母。
怕,为什么还要去武汉?张孝飞的回答是,“第一我是党员,党员干部走在前,抗疫工作就不难;第二我是医生,救死扶伤,捍卫生命,是我终身守护的誓言。”
虽然前途充满危险,但张孝飞却选择了逆行而上。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亳州市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接诊武汉返乡人员的发热门诊,在医院内部紧急招募医护人员。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张孝飞主动请缨,并凭借十年的从医经验,被选为首批发热门诊医生,冲在全市最危险的地方,用生命来守护城市的安全。
就在此时,1月26日,我省紧急组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张孝飞再次请缨,逆行武汉。
1月27日也就是大年初三的晚上,张孝飞抵达武汉,经过几天的培训后,被分到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第一天下班休息的时候,张孝飞是哭着回的宾馆。“武汉人民真坚强。习总书记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真是这样的。我也更加坚信自己来武汉的决定是对的,这里更需要我。”
从1月27日至3月31日, 65天的时间里,张孝飞先后转战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和武汉肺科医院,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治疗20多名新冠肺炎病人,为武汉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的形势在好转,越来越多的病人出院回家。张孝飞他们收到的感谢信多了。73岁的罗玉兰1月31日住院,病情并不重,但思想负担很重。在张孝飞和同事们的劝说下,罗玉兰放下了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2月14日治愈出院的当天,罗玉兰的家人就通过手机给张孝飞和同事们发来了感谢信,感谢他们“耐心的开导、细心的照料和精心的治疗,才能战胜新冠肺炎痊愈回家”。
“这是我们作为医护人员该做的事,实在受之有愧。”张孝飞又流泪了。
把分外事当分内事做
“老人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又需要吸痰了。”7月3日早上,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张孝飞来到30床,与患者贾桂芳的家属进行沟通。贾桂芳今年58岁,已是帕金森综合征后期患者,需用吸痰器排痰。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管子越深效果越好,病人的呼吸也会越顺畅。”张孝飞一边为贾桂芳吸痰,一边耐心教家属吸痰的技巧。因为贾桂芳出院后,还需要借助吸痰器排痰,家属必须要学会。“张医生真是热心肠。”贾桂芳的女儿在一旁说。
吸痰并不是医生的职责,但张孝飞却把这件分外事做得像分内事一样好。“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是医生应该做的事。”
去武汉之前,张孝飞就喜欢干分外事。从武汉回来后,张孝飞干的分外事就更多了。“因为我对党员的初心、医护人员的使命,有了更深刻认识。”
4月14日,张孝飞回到亳州,还没下车,他就看到已经分别70多天、刚刚7岁的女儿举着自制的画,上面写着“欢迎爸爸回家”,张孝飞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
从武汉返回亳州后,本来可以在家多休息休息,多陪陪家人,但休息了不到一周,张孝飞就返回工作岗位,变得对病人更热心更体贴。如果病人需要转院,他还帮助联系熟悉的医生。“病情如火情,尽快让病人得到专业、权威的治疗。”张孝飞说,他这是作为党员医生,对为人民服务内涵的理解。
“传帮带”助力年轻医生成长
38岁的张孝飞已经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了十年,他爱钻研勤学习,是科室公认的技术骨干。
一位老人因胸闷住院,病情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老人突然出现张力性胸闷,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正在查房的张孝飞立马采取非常规紧急措施,在老人胸腔置管引流,病情迅速得到缓解,最终老人转危为安。有人说,张孝飞是艺高人胆大。因为他的做法,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造成医疗纠纷。而按照常规程序,需要先给老人拍胸片,确定病情,然后再治疗。但这最快也要十几分钟,时间根本来不及。
“如果发生医疗纠纷,你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问题,张孝飞微笑着说:“当时根本没时间考虑这个,救人要紧。就是再遇到类似情况,我还是选择先救人。这不仅是救人,也是对年轻医生的言传身教。”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一病区负责人,张孝飞不仅自己医术精,还通过“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帮助年轻人成长。
采访时,张孝飞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不停地看手机。原来,今天有位年轻的医生独自开展气管镜检查,他有些放心不下。当得知年轻的医生顺利完成检查后,他终于露出了舒缓的笑容。
气管镜检查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学好这项技能却不容易,既要熟悉气管解剖结构,又要有足够的操作经验。
在“传帮带”中,张孝飞让年轻医生先观摩学习,再让他们上手实操,言传身教,帮助刚上班的医生不断掌握新的医疗技能。
2017年,王开勤进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在张孝飞的帮助下,她逐渐学会了气管镜检查技术,“张孝飞老师是我们科的‘技术大咖’,平时和我们相处得也很愉快,但一到学习技能时,他就会严肃起来,不放过学习中一丝半点错误,直到我们彻底学会,娴熟操作。”
国有征召,勇士出征。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白衣天使,张孝飞勇敢地站了出来,不辱使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他的任务,为抗疫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坚守的是天职,履行的是使命。功在平时方能用在“急”时。平时工作中,张孝飞爱钻研勤学习,练得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关键时刻救死扶伤,与死神争分夺秒。同时,他还毫无保留地向年轻医生传授医疗技术,为医院发展培养人才。在他身上,闪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医者的仁心。
“去了武汉之后,我的党性经历了一次洗礼。要把在武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入今后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捍卫生命,守护百姓健康。”张孝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