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邦珍
七旬村医拄拐丈量村路 守护疫情时期群众健康
敬业奉献
四川省
2020年2-7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彭邦珍,女,汉族,194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青锋村卫生室乡村医生。

  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在分水镇青锋村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每天行走着一个穿着防护服、背着药箱、拄着拐杖的老人。从朝霞满天直至暮色四合,她那佝偻着背的身影从未停歇。她每天上下午两次,拄拐去青锋村排查出的7户返乡人员家中监测,守护着青锋村384户村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拄拐走7公里山路 守护一方平安

  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青锋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彭邦珍,已经77岁高龄,在严峻的防控形势面前,她挺身而出,她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防控,又有几十年的防疫工作经验。”

  彭邦珍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畏疫情传播的风险,不辞早出晩归走家串户的辛苦,主动申请为村上村民测量体溫、检查身体、登记情况,为从村上384户村民中排查出的7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监测工作和村干部一起查实村上疫情防控第一手资料。

  青锋村有384户村民,排查出的这7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分散居住在青锋村。每天每户,彭邦珍要上门两次,忙到中午12点过,回家匆匆吃过午饭,又出发开始下午一轮的巡查。蜿蜒崎岖的山路,遇到雨天山路更加湿滑,跋山涉水7公里,老人天黑尽了才能到家,一刻也不能停。彭邦珍每次出门,她的老伴递给她的,除了她必须带的沉甸甸的药箱外,还有一根用竹竿做的简易拐棍,并叮嘱“你自己注意安全哈,我把饭煮好,等你回家。”老伴这句掏心窝的话,不仅让她心里暖暖的,还是她前行的动力。年近80岁的老伴不仅理解她,还用无声的行动支持她参与疫情防控。

  正月的一天,天下着细雨,天刚蒙蒙亮,彭邦珍没有因天寒地冻、雨天路滑而停下自己出门监测的脚步。她要去村民李建民家测量体温、检查身体。在7户外出返乡人员中,李建民是青锋村最后一名居家医学观察者。在去李建民家的路上,山路崎岖、雨天路滑,彭邦珍柱着老伴跟她的拐棍,小心翼翼地向李建民家走去。

  2月6日,彭邦珍通知李建民:解除居家医学观察。李建民听了,十分激动,他对彭邦珍说:“彭医生,感谢你,我居家医学观察的这些日子里,你每天两次来为我测量体温、检查身体。你辛苦了!”彭邦珍说:“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这是防控疫情必须做的。”

  李建民还高兴地对家里人说:“我自由了,我可以出去走动了。”彭邦珍提醒他说:“你居家医学观察解除了,但我们泸州市的疫情还没有解除。所以,你还不能倒处串门,走亲访友,聚众打牌喝酒,最好不要去赶场。一旦防控疫情形势好转。政府就要抓复工复产,你还要外出务工噻,注意休息,搞好身体,准备重返岗位。”

  青锋村最后一个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居家医学观察,青锋村党支部书记白远书十分高兴,他代表青锋村384户村民,向彭邦先深深鞠躬,他对彭邦先说:“感谢你,尽心尽力,为全村守护健康。”

  五十五年如一日 守护村民健康

  彭帮珍从疫情防控以来,白天,她每天跋山涉水7公里,为7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监测身体状况。晚上,她还要把一天收集的资料、图片归纳汇总,附上情况报告,及时上报村镇相关部门作防控参考。

  彭帮珍的眼睛看不太清楚那么多小小的数字,她鼻梁间挂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做着资料。她的老伴看着她白天在外忙,回到家里晩上忙,有时,甚至忙到夜深人静时。她的老伴心疼她,毕竟是靠近80岁的人了。她的老伴只有多干家务活来支持她的防控工作。

  由于彭帮珍的认真负责,她所上报的材料真实可信,对何时解除返乡人员居家医学观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村民李建说:“彭邦珍医生,已经77岁了,她还在起早探黑,早出晩归地保护着我们384户村民的安全。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们宅在家中,不串门、不聚众、不打牌,就是在为防控疫情作贡献,我们都是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这场防疫战,我们一定能打赢!”

  五十五年如一日。有着55年党龄的彭帮珍,在曾经缺医少药的青锋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她走家串户,为村民看病,她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分水岭这这片黄土地。她“捧着一颗奉献的心来,不带一根草去。”

  青山绿水间,彭帮珍那满头白发、满目沧桑的脸,那旧得发黄且不合身的白大褂,是防疫阻击战场上最美的画卷。

来源: 四川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