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常熟新画卷
发表时间:2023-08-25 来源: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聚焦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的一个具有牵引性的重点工作。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也是京剧《沙家浜》中描绘的“锦绣江南鱼米乡”。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常熟将着眼农村发展现状和群众现实需求,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实施“千村美居”工作,全方位系统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健全完善组织体系为支撑,凝聚乡村建设“新合力”

常熟农房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房屋比较破旧、设施相对落后,不少村庄环境“脏乱差”,群众对环境改善的意愿强烈。常熟深入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从2019年起启动“千村美居”工程,通过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全员发动,合力推动乡村面貌改善和社会治理提升。一是高位推动聚合力。成立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组建工作专班,出台《关于实施“千村美居”工程的工作意见》等政策文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通过定期组织实地调研、召开现场推进会,分析现状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推动工作落实,形成党政主导、高位推进的组织保障机制。二是上下联动提战力。加快建设市、镇、村三级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建立了市领导、市级部门、板块联动联促机制,市领导、市级部门分别挂钩联系镇村,常态化开展“人人参与,净美家园”专项行动。市级部门各司其职,镇级专班加强指导,村级负责具体实施,协同推进河道整治、污水收治、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共同助力“千村美居”工作。三是全员发动增效力。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乡贤、热心企业家一起建设美丽家园,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共同商定村庄怎么建、建什么、谁来建等问题,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宅前屋后环境治理,做到“集体的事集体举手,自己的事自己动手”。以镇为单位,组建工匠库,鼓励设计师、泥瓦匠、花草匠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村庄建设,提升村庄建设水平。

以强化公共空间治理为前提,优化乡村发展“新布局”

针对村庄内外违章搭建多、群租房屋多、安全隐患大的现状,加强公共空间治理,通过规划编制、拆违清障、农宅归并移位等举措,对村庄空间布局进行腾挪转换,对各类土地资源进行统筹利用,进一步提高村庄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在村庄建设前期,根据村庄区位、整体风貌、beplay官网app 历史等因素,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村庄规划类型,引导不同类型村庄差别化发展,通过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闲置宅基地等存量资产,明确村内空闲地块规划用途和翻建农房风貌,建设具有村落肌理、建筑形态、beplay官网app 内涵、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美美与共”的现代化新农村。二是坚持拆违先行。针对村庄内部零星危房、宅前屋后乱搭乱建及残垣断壁等,花大力气开展“重拳整治”,并作为实施“千村美居”工程的前提条件。拆除后的裸地按照面积大小、地理位置和地块性质等进行修复和升级改造,大地块用于补充耕地,小地块根据群众需求建设成健康游园、议事阵地、停车位等公共配套设施,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更满足了群众日常生活所需。三是探索移位归并。对新翻建农宅强化“带方案审批”“双签约管理”举措,加强风貌管控,将自然村农宅定位方案前置,根据村庄翻建率、村民建房意愿等因素,探索推行“组团式”翻建,针对犬牙交错、零星杂乱及紧小宅基地开展归并移位,进一步优化了村庄风貌和土地空间布局。

以统筹提升基础设施为重点,绘就乡村面貌“新图景”“千村美居”工作从农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从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到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再到统筹全局的片区化建设,不断丰富建设内涵,推动美丽乡村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转变。一是坚持系统化实施。统筹推进农房建设、村道改善、村庄绿化、污水收治、河湖提升、停车场建设、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强弱电线路整理、存量土地盘活、共享菜园等工作,打造出铜官山乡村乐园、小义村归城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同时,结合村庄周边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远看是风景,近看是公园,体验是农业,回味是乡愁”的“田美乡村”。二是坚持片区化推进。以“近城、近镇、近区”为原则,以规划建设协同、产业发展协同、富民增收协同、乡村治理协同和改革创新协同为路径,积极探索集中连片建设,规划“沙家浜渔文旅融合发展”等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将特色村庄串珠成链、连点成片,打造分类有别、布局有致、观赏有感的乡村线路,建设形态优美、特色鲜明、产业兴旺、带动力强的示范片区,促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三是坚持多元化保障。“千村美居”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在项目投向上优先布局,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服务上优先支持,在资金保障方面探索形成了“市级补、镇级配、村级投、乡贤捐”的多元投入机制,市级以每户3万—5万元进行补助,镇、村同步设立专项配套资金,鼓励乡贤通过捐资捐物、出智出力参与村庄建设。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捐资3000万元用于聚沙村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市首例企业资助整组翻建的成功案例。

以“五治融合”长效管理为抓手,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坚持建、管、治并重,探索创新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起“先锋领治、村民自治、履约法治、乡风德治、数字智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有效促进村庄长治久洁,村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不断融洽、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促成“时时美”。建立由市政协总牵头,职能部门、群团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全力参与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结合“有事好商量”品牌,开展常态化考评,运用“红黑榜”、限时整改制度,形成管理闭环,推动“一时美”变为“时时美”。二是构建“干部+群众”模式,引导“人人美”。将村庄长效管理与乡村治理相结合,探索“村干部+村民代表+乡贤”议事模式,依托村民代表大会等平台,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庄长效管理,村民将村庄环境问题建议反馈给村干部,由村干部安排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及时整改,进一步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营造形成“干部群众一起干”的新风尚。三是融合“传统+科技”手段,引领“处处美”。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国试点工作为契机,探索村规民约履约评议、文明家庭户评比等法治、德治手段,结合“积分有礼”“村庄管家”等自治模式,进一步丰富治理手段。同时,试点开展数字化治理,创新应用无人机,引入相关算力算法,对村庄内外违章建筑、垃圾倾倒等现象进行精准识别,实现村庄环境智慧化管理。

责任编辑:陆 怡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