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莲
10余年坚守 重庆村妇悉心照顾4位老人
孝老爱亲
重庆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个人简介.txt
人物故事:

  张吉莲,女,1973年12月生,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粉店村村民。1996年,张吉莲与仙龙镇张家村的凡时德结婚。在相继为父亲和奶奶养老送终后,张吉莲将3位年迈体弱的叔爷接到自己家里照顾。在这个特殊的家庭,张吉莲悉心照料3位叔爷和婆婆,共4位老人。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几位老人衣食富足,生活幸福。在张吉莲的孝心感染下,家中子女承继了母亲孝老爱亲的品德,周围邻居也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孝老爱亲的文明乡风。

叔爷们心中的好侄女

  走进永川区仙龙镇粉店村张吉莲的家,屋外干净整洁,屋内窗明几净。见到张吉莲时,她正和丈夫搀扶着一位肢残老人缓慢向屋外走去。院坝外,3位老人坐在板凳上,休闲地品尝着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柑橘。听到记者来采访,淳朴的张吉莲谦逊地说:“照顾老人是应该的,这是我的份内事。”赡养4位老人,对谁来说都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然而,心地善良的张吉莲从懂事时起,就选择挑起这副重担。谈及张吉莲,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说,她是叔爷眼中的好侄女,丈夫眼中的好媳妇,儿女眼中的好榜样。

  张吉莲是一位独生女,在她1岁半时母亲便过世了。父亲整日嗜酒,她不得不跟奶奶及其他3位叔爷一起生活。“当时由于家里条件很差,只有我父亲结了婚,其他3位叔爷都是单身汉。”张吉莲说,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很多媒婆都前来提亲,她唯一的要求就是结婚后男方必须到女方家生活。

  1996年,张吉莲与仙龙镇张家村的凡时德结婚。那时,她也想和丈夫一起到外面打工挣钱。但考虑到奶奶已年迈,父亲和其他3位叔爷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2007年,相继送走父亲和奶奶的张吉莲看到3个叔爷渐渐年迈体弱,决定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如今,二爷77岁,三爷73岁,幺爷65岁。有智力障碍的二爷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能帮张吉莲做点事的三爷时常腰疼,幺爷也常常胸疼。“这么多年了,张吉莲给叔爷洗被子、洗衣服、煮饭样样都做,病了带他们求医问药,从不吝惜。”对张吉莲的孝顺,村里人这样说。有人问张吉莲“除了孝敬父亲和奶奶,还要照顾3位叔爷,你觉得累不累。”张吉莲说“3位叔爷的情况比较特殊,都没有儿女,我是在他们的庇护下长大成人的。”在叔爷养老问题上,她和丈夫的态度是一致的:把3位叔爷当“亲老汉”看待。只要他们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几个叔爷饿着;只要他们在,就一定让3位叔爷安享晚年。

丈夫心中的好媳妇

  久病床前无孝子。2008年起,张吉莲用行动反驳了这句话。丈夫凡时德的母亲关银芳是一位二级肢残人士,加上有些智障,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了年纪后,婆婆每天的吃喝拉撒都要人盯着,稍不留神就会弄脏衣裤。2008年,在凡时德父亲过世后,张吉莲第一时间便把婆婆接到自己家中。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敬”生于情。这些年来,张吉莲每天为婆婆洗脸梳头,整理衣服,时常扶婆婆到院坝晒太阳,定期拆洗婆婆的被褥。每次有事出门,她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一晃13年过去了,75岁的婆婆仍面色红润。每当村里其他老人路过张吉莲院坝看到老人衣着整洁、身体健康,总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当别人问及关银芳其媳妇待她如何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关银芳使劲点头。虽然语言含糊不清,眼里全是幸福的味道。这时,凡时德就会自豪地说:“我妈能有今天,全靠我媳妇张吉莲的悉心照料。”

儿女们心中的好榜样

  这些年来,在这个特殊的家庭,张吉莲悉心照料4位老人,她的儿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次,张吉莲的一位远房亲戚看到张吉莲每天都在为老人的生活起居日夜操劳,便建议张吉莲送几个叔爷去养老院。不料,儿子凡鑫急了:“二阿公是憨的,出门都找不到路回来,送去养老院肯定过不好,你们要是送去了,我就去把他们一个个背回来。”如今,张吉莲的女儿凡欢结婚生了女儿,儿子凡鑫读大四。每当其他人问起凡欢、凡鑫关于母亲张吉莲照顾奶奶和3位叔公的事,姐弟俩说:“无非就是家里多了四双碗筷罢了。”在仙龙卫生院张家分院上班的凡欢时常会给叔公买些好吃的东西回来,给他们添置新衣,帮忙照顾叔公,减轻母亲的劳累。“行孝要趁早。”凡欢说,从记事起,就看到母亲细心照顾叔公,精心护理奶奶,是母亲对4位老人付出的爱影响了她。现在她公婆在外打工,丈夫的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也常常生病,凡欢端水送药跑前跑后从没有怨言。现如今,凡鑫还学会了理发、缝补衣服、钉纽扣等。每次从学校回家,凡鑫都要给几位叔公整理床铺。2022年1月,二叔公因肠梗阻到城区某医院住院治疗。在半个月的住院治疗期间,凡鑫一直守候在二叔公的病床前直至出院。

  提起对未来生活的心愿,朴实的张吉莲笑着说:“希望婆婆和3位叔爷健康长寿,孩子们家庭美满幸福。”(责任编辑:高晟寒 徐婷)

来源: 重庆市文明办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