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辉
乡村教师带着婆婆去教书 一人支撑起两个家庭
孝老爱亲
河北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个人简介.txt
人物故事:

  王燕辉,女,1975年2月生,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乡板桥中学教师。王燕辉的婆婆卧病在床20多年。2017年她把婆婆接到了学校宿舍,开始了带着婆婆上班的生活。晚上老人总是一小时一醒,王燕辉便起床照顾老人,一宿睡眠不足四五个小时。同年,自己的父亲瘫痪了,为了照顾父亲,她多次拒绝调入县城学校的机会,白天课间照顾婆婆,下班后就匆忙奔回娘家伺候父亲,晚上再回宿舍照料婆婆。她以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带上婆婆去教书

  王燕辉的婆婆早在20多年前就查出患有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每年为了治疗至少要住院四五次。为缓解老人病痛,家里咨询医生后配备了制氧机和呼吸机。老人24小时离不开制氧机,呼吸机也只有在吃饭喝水时才摘下来,如今制氧机已经用坏了4台,为了预防停电制氧机无法工作,家里还配备了氧气罐。公公本来身体很硬朗,不幸于2017年初突发疾病去世。婆婆承受不了打击,几度昏迷,在重症监室住了5天,之后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医生才把老人从死神手中抢救了回来。出院后老人的身体更加虚弱,身边根本离不开人照顾。

  王燕辉的丈夫有5个姐姐,但各有难处,都无法承担长期伺候老人的责任。丈夫任板桥学区副校长,负责整个学区的教务和安全,工作繁忙,经常不在家。为了不耽误工作,又能照顾老人,王燕辉和丈夫商量,向学校提出申请,把家从县城搬到了位于农村的学校,开始了带着婆婆上班的生活。

  白天上课怕婆婆无聊,王燕辉就给她在智能手机上搜河北梆子看;晚上为了方便照顾,王燕辉就和婆婆睡在一个屋里,婆婆睡不着觉,就陪她斗老牌解闷;婆婆心情郁闷时,王燕辉就讲笑话,说说村里的新鲜事。晚上婆婆戴着呼吸机睡觉,几乎是一小时就醒一次,婆婆一醒,她就得起床帮婆婆摘戴呼吸机、喝水,伺候婆婆上厕所。多年下来,她已形成了习惯,只要老人一翻身她就跟着醒,睡眠一宿不足四五个小时。由于长期熬夜,她开始大量脱发,脸上色斑、眼袋都很严重,看上去比同龄人老了许多。在王燕辉上课期间,婆婆经常排泄在裤子里,王燕辉下课以后就赶紧为老人换洗。王燕辉认为,孝敬要尽己所能,要在当下,不给自己留遗憾。她还经常开玩笑地说:“辛苦我一个,幸福五六家。”几个大姑姐抽空也来伺候两天,但是对老人起居、饮食、吃药都不熟悉,特别是晚上,她们都不习惯半夜起床为老人摘戴呼吸机。于是老人逢人就说,谁离开都行,只要儿媳妇在身边她就感觉到踏实。

两个家庭的好闺女

  婆婆每年都有两三个月需要在县医院治疗,每次都是王燕辉和三姐轮流陪同照料。王燕辉与医院的医护人员、清洁工,甚至一些老病友都比较熟悉,知道情况的人都很钦佩她。每次住院,她都事无巨细地照顾老人,眼里充满了关切。输液时,总要问有没有不舒服;吃饭时,总要问饭菜是不是可口;上厕所时,总要看有没有渗漏。如果同屋的病人需要帮助,她也不辞辛苦,跑前跑后。一天晚上,她又和平时一样端来一盆温水,给婆婆泡脚按摩。刚住进病房的病人看到后说:“你看你这闺女多孝顺啊,还给你洗脚按摩。”她婆婆自豪地说:“这是儿媳妇,不是闺女。”病友夸赞:“你这儿媳妇比闺女都贴心,你可真有福气!”一旁家属都投来羡慕的眼光,为她竖起大拇指。

  2017年夏天,王燕辉的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体重近190斤,母亲一人难以照料,弟弟妹妹又都不在身边,于是她白天上课,利用课余时间照顾病床上的婆婆,下班后就匆忙奔向娘家,给老父亲按摩做康复治疗。出太阳了,她就和母亲合力把父亲抬到轮椅上,推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由于长期卧床,父亲的前列腺出了问题,排尿困难,做了膀胱造瘘的手后需要一个月换一次尿管。为了减少父亲去医院换尿管上下车的痛苦,她特意请教医生自学换尿管的方法。王燕辉有多次调入城区学校的机会,但是她都没有离开距离县城30里地的板桥中学,原因就是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有人问王燕辉累不累,她总是微笑着说不累,每当看到父亲期盼的眼神,每当听到婆婆说:“路上慢点、早点回来”的叮嘱,她身上就充满了力量,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因为她就是两个家庭的主心骨。

  王燕辉用一颗孝心托起了两位老人的幸福晚年,用一颗爱心撑起了两个家庭的温馨港湾,用一颗热心奉献着教育事业。她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责任编辑:贺子桓 刘广宇)

来源: 河北省文明办
Baidu